从那天起,卡特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不,再说准确点,他变得比最初更加麻木,更加无所谓。
雷恩的话语再也无法触动他,他不再因为对方的承诺而感到兴奋,也不再因为对方的谎言而感到愤怒,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像是一具行走的躯壳,履行著自己的职责,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不再多问,也不再多想。
每天清晨,他从床上醒来,望向窗外,天空依旧是灰的,城市依旧是肮脏的,一切都与过去没有分别。
——但现在,他看这座城市的眼神,却充满了厌恶。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丑陋的,他只是现在才完全接受了这个事实。
他身上的伤口正在愈合,皮肉之伤不过是时间问题,但心里的裂缝却像是一种潜伏的毒素,不会消失,只会慢慢扩散,渗透进他的每一个角落。
他继续为雷恩工作,待遇不错,比以前当个普通保全要好得多,薪水丰厚,地位也体面。
——如果他愿意,他完全可以把这当作是一次“人生的翻身”,像雷恩的那些亲信一样,享受这个体制内的甜头,成为权力的一部分。
但卡特心里清楚,他的存在,对雷恩来说只是个摆设,一个象征性的“庶民代表”,一个为选民提供幻想的道具。
他没有选择离开,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离开,也许……至少,还有凯莎。
虽然两人聚少离多,但她至少还在那里,还在这个肮脏体制里,依然保持著某种纯粹的希望。
卡特无数次想要告诉她,想要撕碎她对雷恩的幻想,想要告诉她这个男人根本不是她以为的那种人。
但他没有说,他选择了沉默。
因为他知道,自己曾经也和她一样,也曾经满怀希望,也曾经相信这世界能够变好。
他不忍心亲手毁掉那份希望,即便他自己已经对这一切彻底绝望了。
但每当他看见凯莎依然在为未来努力,依然满怀信心地规划著,依然为雷恩的“承诺”而感到振奋时——
他依旧会感到愤怒。
不只是对雷恩的愤怒,还有对自己,对自己曾经的天真,对这世界让人感到无能为力的一切。
——现在,他终于明白,那股无处发泄的愤怒,才是这世界唯一真实的东西。
卡特依旧没有回到他的朋友身旁。
他知道自己应该去见马尔科和杰克,应该回到那间熟悉的酒吧,听他们发牢骚,和他们一起耍老千,应该装作一切都没有变,继续做那个愤世嫉俗、对世界毫无期待的混蛋。
但他做不到。
他不愿意在他们面前承认自己的愚蠢。
——承认自己曾经相信了一个政客,承认自己曾经觉得能改变什么,承认自己像个白痴一样,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比谁都肮脏的人身上。
他知道,马尔科不会说什么,但会用那种“我早就警告过你”的眼神看著他;
他知道,杰克会毫不留情地冷笑著说“我就知道,所有政客都是骗子”,然后再来一段他那没完没了的阴谋论;
他知道,汤米会醉醺醺地拍拍他的肩,嘴里嘟囔著一些没人听得懂的话,最后把酒瓶塞到他手里,说“来,喝吧”。
这一切都太可怕了,他承受不了。
至少现在,还不想。
所以,他选择继续待在雷恩身边,继续做他该做的事,让时间像一条无声的河流,把他的羞辱感慢慢冲淡。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雷恩的民调断崖式领先,所有的竞争对手都被他远远甩在身后。
他所到之处,犹如天王降临,支持者们疯狂地高喊他的名字,像是在迎接某种救世主。
这也让卡特的工作变得愈发繁重。
随著选举日越来越近,造势活动变得越发激烈,群众的狂热也达到了顶点,每一场演讲,每一场街头宣传,都像是一场小型战争,而卡特,站在最前线,负责保护“这个世界的希望”。
他的身份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不再只是雷恩的直属保全,而是被晋升为“保全队长”,全面负责雷恩的安全。
这意味著他掌握著更多的资源,意味著他的权力更大,意味著他的影响力更强,但同时,也意味著,他与雷恩的羁绊更深,想抽身而退,就更加困难。
卡特清楚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
但他现在已经无所谓了。
他的怒火已经冷却成灰烬,而他的灵魂,也正在这场政治游戏中,逐渐变得麻木不仁。
投票日终于来了,这场漫长的战争进入了最后的决战时刻。
市中心的大公园被雷恩的竞选团队改造成了一座临时的战场,一场巨大的政治狂欢。
整个会场灯火通明,宛如一座不夜城,广场中央搭建起一个巨大的舞台,四周挂满了雷恩的竞选标语与党徽,标语上印著他的竞选口号:“让人民重新掌权!”字体粗大鲜明,像是一道绝对的宣告,无所不在地提醒著所有人——雷恩的胜利不可动摇。
然而,真正吸引所有人目光的,是舞台上方那座高悬的巨大投影幕。
投影幕如一座数据圣坛,正实时更新著各个地区的开票数字,蓝色的数字代表雷恩,红色则代表他的主要对手,每当蓝色的数字跳动一次,现场便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就像是在为一场势不可挡的攻势呐喊助威。
群众挥舞著旗帜,高声喊著雷恩的名字,像是在见证一场神圣的仪式。
人潮汹涌,广场中挤满了来自各行各业的支持者,有年轻的学生、戴著工地帽的蓝领工人、穿著衬衫的办公室职员、还有满头白发的退休人士。
他们全都神情亢奋,像是在等待一场历史性的时刻,仿佛今天将决定未来的命运。
但这不只是一场政治活动,它更像是一场宗教仪式,信仰者们聚集在一起,狂热地崇拜著他们的领袖,而雷恩,就是那个将带来新世界的救世主。
然而,真正推动这场“圣战”的,并不只是这些普通选民。
在这片欢腾的浪潮之中,还潜藏著一群更具影响力的“幕后推手”。
党工们穿梭在人群中,时刻确保现场气氛不会冷却,他们带著一张张写著“雷恩必胜”的标语卡,与支持者合照,不停地发送即时更新的战报,确保每个人都沉浸在胜利的氛围里。
网红与记者们站在不同的角落,手中的直播镜头对准投影幕与雷恩的支持者们,他们用渲染性的语气形容这场选战的激烈,煽动著线上观看的群众,让这场战争不仅发生在现场,也发生在数百万个萤幕前。
每当雷恩的数据大幅度上升时,现场就像被点燃了一样,支持者们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气氛狂热得令人窒息。
而这一切,都是被精心安排的。
在舞台区的最前排,坐著一群来自政界、商界的“重量级人物”。
党内高层、地方政客、企业家、甚至在选战期间与雷恩竞争过的对手——他们此刻全都带著职业性的笑容,轮番上台发表简短的讲话,一边赞扬雷恩,一边强调这次选举的“历史性意义”。
他们知道,这是一场权力的洗牌。
即使有些人曾经反对过雷恩,但此刻,他们选择站在他身边,因为政坛里的规则很简单——今天的敌人,可能就是明天的盟友。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支持者的热情不会消退,确保这场狂欢会持续到最后一刻,确保雷恩的胜利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卡特站在人群边缘,静静地看著这一切,像是一个局外人。
他没有挥舞旗帜,也没有跟著呐喊,甚至连兴奋的表情都没有。
他只是沉默地看著这场狂热的戏码,看著那些高喊著“人民的胜利”的人们,看著这个舞台如何巧妙地操纵著每一个人。
他曾经站在这个舞台上,被雷恩的话语感染过,被这些群众的狂热所鼓舞过,他曾经相信自己是这场“革命”的一部分。
——但现在,他只是个旁观者。
一个站在边缘,冷眼旁观著这场荒谬闹剧的旁观者。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