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靠修破烂儿我成了首富 43: 第二十三章:零件批发,初显成效一
0%
墨書 Inktalez
“江记实业”通过一系列的服务升级和质量把控,成功稳住了阵脚,顶住了“南方电器行”开业初期的猛烈冲击。虽然高端进口新品的维修业务确实被分流了一部分,但在常规维修、翻新业务以及“疑难杂症”处理方面,“江记”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良好的口碑,依旧是市民和单位的首选。 0
然而,江涛心里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南方电器财大气粗,营销手段灵活,而且他们主打的新品和进口货,确实代表了未来的消费趋势。光靠防守,迟早会被慢慢蚕食掉市场份额。 0
“必须得有自己的‘护城河’,得有别人无法轻易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江涛不止一次地在夜深人静时思考。 0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零件”上。 0
无论是日常维修还是翻新业务,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零配件。而在这个时代,零件的短缺和质量低下,是所有维修店共同的痛点。即使是南方电器行,江涛观察过,他们在维修时也常常因为缺少某个特定零件而建议顾客更换整个模块甚至购买新机。 0
“如果……我能稳定地提供高质量、甚至性能优于原厂的常用替换零件呢?”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江涛脑海中逐渐成型。 0
他拥有空间异能,虽然制造像纺织机齿轮那样复杂的精密部件代价巨大、难以量产,但制造一些结构相对简单、用量又大、市面上质量普遍不高的常用零件,比如特定规格的高强度螺丝、耐磨的自行车轴承滚珠、容量精准寿命更长的电容器、不易烧毁的保险管、甚至是他自己优化设计过的风扇电机碳刷……似乎并非不可能! 0
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件的精神力消耗,使其具备商业化的可行性。 0
接下来的日子里,江涛再次一头扎进了后仓库的“实验室”。他将店铺的日常运营更多地交给老刘和王浩,自己则开始专注于零件制造的“技术攻关”。 0
他不再追求制造多么复杂的零件,而是选择了市面上用量最大、但质量痛点最明显的几种基础零件作为突破口。 0
比如自行车中轴里最容易磨损的滚珠。市面上的滚珠硬度普遍不高,用不了多久就会失圆,导致中轴异响、骑行费力。江涛尝试用意念引导空间能量,将收集来的废钢料进行提纯,并按照标准尺寸进行能量“压缩”和“塑形”,同时在能量场中模拟进行“淬火”处理,制造出硬度远超普通滚珠、表面极其光滑的“特种钢滚珠”。这个过程他反复试验,不断调整能量输出的强度、频率和作用方式,寻找最节能、效率最高的“配方”。 0
又比如收音机、风扇里经常烧坏的保险管和劣质电容。他解析了其内部结构,尝试用更优质的材料,结合能量场的精准控制,制造出熔断电流更精准、抗浪涌能力更强、容量更稳定、寿命更长的“强化版”保险管和电容。 0
他还将自己之前优化电风扇扇叶和电机碳刷的设计思路付诸实践,尝试“打印”出经过改良的、噪音更小、效率更高的风扇配件。 0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失败,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巨大的精神力消耗。江涛经常累得头晕眼花,脸色苍白。林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劝他不要太拼命,但看到丈夫眼中那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工程师特有的执拗和光芒,她最终还是选择了默默地支持,每天给他准备好补充营养的饭菜,在他疲惫时递上一杯热茶。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