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靠修破烂儿我成了首富 47: 第二十五章:政策东风,未雨绸缪一
0%
墨書 Inktalez
自从上次遭遇抢劫的风波之后,江涛心里那根关于“安全”和“长远”的弦就一直没有真正松下来过。虽然马国强已经锒铛入狱,红星维修部也彻底烟消云散,但谁能保证以后不会出现新的“马国强”或者别的麻烦? 0
他的“江海电子服务有限公司”现在看起来是本地行业的翘楚,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但他心里清楚,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自己“异能”这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之上的。万一哪天异能消失了?或者使用过度出了问题?再或者,随着科技发展,自己这点维修翻新的“绝活”不再吃香了? 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江涛不止一次在夜深人静、看着熟睡的妻儿时这样告诫自己。 0
仅仅依靠维修、翻新和零件批发这“三驾马车”,根基还是太薄弱了。他需要为自己、为这个家,建立起更稳固、更多元、更能抵御风险的保障。 0
这种“未雨绸缪”的想法,在进入1989年后变得更加迫切起来。 0
因为,他敏锐地感觉到,“风向”又变了。 0
无论是官方的报纸广播,还是他通过各种人脉渠道了解到的信息,都在传递着一个明确的信号: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是空前的。 0
新闻里,“商品经济”、“市场调节”、“搞活企业”这些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报纸上,关于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飞速发展、吸引外资、鼓励私营经济的报道连篇累牍;甚至本市,也开始频繁召开各种“解放思想”、“招商引资”的会议,规划着新的开发区,讨论着旧城改造的方案。 0
“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这些以前多少带点“投机倒把”意味的称呼,如今正被“先进生产者”、“改革弄潮儿”这样的光环所取代。 0
一阵强劲的“政策东风”显然已经吹起,而且越吹越猛! 0
这天晚上,江涛又在新闻里看到一条关于南方某城市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试点的新闻,他心中一动,立刻找到了正在灯下给孩子们织毛衣的林薇。 0
“薇薇,你过来看看这个。” 0
林薇放下毛线针,凑过来看了看电视屏幕上模糊的画面和记者激动的报道。 0
“土地使用权出让?这是什么意思?”林薇有些不解。 0
“意思就是,以前属于国家的土地,以后可能允许私人或者企业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一定年限的使用权,可以在上面盖房子、建工厂!”江涛解释道,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虽然现在只是试点,而且是在南方,但这个口子一旦打开,早晚会推行到全国!你想想,这意味着什么?” 0
林薇冰雪聪明,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这意味着……土地和房产,以后会越来越值钱?” 0
“没错!”江涛肯定地点头,“比咱们辛辛苦苦修电器、倒腾零件可值钱多了!而且,这东西是实实在在的资产,看得见摸得着,不像生意有赚有赔,风险大。咱们之前不是一直想买几处房产留着吗?我看……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下手!” 0
上次被抢劫的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现金流和单一产业的脆弱性。而投资房地产,在他看来,是这个时代背景下最稳妥、也最符合政策走向的“未雨绸缪”之策。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