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靠修破爛兒我成了首富 57: 第三十章:基业初成,风起南方一
0%
墨書 Inktalez
南下歸來後的這一年多時間裡,江濤的事業真正駛入了快車道。 0
與廣東陳老闆的零件批發生意異常順利。憑藉着遠超市場平均水平的質量和相對公道的價格,「江記特供」的高硬度滾珠、長壽命電容、優化碳刷等零件,通過陳老闆的渠道,迅速在南方幾個省份的維修行業內打響了名氣。訂單如同雪片般飛來,讓江濤那個隱藏在市郊車間裡的「精密製造區」幾乎是連軸轉。幸好他發現了異能可以通過吸收電能緩慢補充,並且在多次極限嘗試後,對能量的掌控和「打印」效率都有了顯著提升,這才勉強跟上了訂單的增長速度。零件批發業務帶來的豐厚利潤和穩定的現金流,讓他有了更足的底氣進行下一步布局。 0
與此同時,他和市紡織廠張總工合作的舊設備技術改造項目也大獲成功。第一批改造後的瑞士絡筒機性能穩定、效率甚至超過了部分國產新機器,讓紡織廠嘗到了甜頭。李廠長和張總工在全市的工業系統會議上大力推廣這次合作經驗,將「江記實業」的技術實力捧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很快,市里好幾家擁有類似老舊進口設備的工廠都主動找上門來,尋求技術改造合作。江濤忙得不亦樂乎,但他並沒有被沖昏頭腦,而是有選擇地承接項目,並堅持要求對方提供場地、人員配合,自己只輸出核心技術方案和關鍵的「修復/製造」環節,既保證了利潤,又最大程度地保護了自己的核心秘密。 0
有了老劉師傅坐鎮維修部,王浩負責翻新車間和零件生產調度,江濤終於可以將自己從日常瑣事中解放出來,更多地扮演一個戰略決策者和資源整合者的角色。他還聽從林薇的建議,正式註冊成立了「江海實業有限公司」,雖然目前還是個「夫妻店+老師傅+幾個徒弟」的草台班子,但總算有了更正規的名頭,方便與大單位、大工廠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為了穩定軍心,他還拿出部分利潤,給老劉和王浩這兩個左膀右臂發了超出他們想象的大額獎金,並許諾了未來公司發展的「原始股」。 0
相比之下,當初那個來勢洶洶的「南方電器行」卻漸漸沒了聲音。他們雖然靠着新潮的進口貨和氣派的門面吸引了不少眼球,但在核心的維修技術和服務深度上,終究無法與擁有異能和工程師靈魂的江濤相比。尤其是在高端維修和「疑難雜症」方面,屢屢碰壁,甚至出現過幾次把顧客東西修壞而被投訴的事情。再加上他們的經營成本遠高於「江記」,又缺乏江濤這樣穩定的、高質量的零件來源,最終只能收縮戰線,放棄了維修業務,徹底變成了一個純粹的進口家電銷售店。來自南方的「強龍」,最終還是沒能壓過江濤這條根植於本地、技術過硬的「地頭蛇」。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