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闹!”
端王府正堂中,一面相清隽,眉眼风流的中年男子居中而坐,怒声斥道。
化名王桓的赵桓,如同一只小鹌鹑般缩着脖子,低头不语。
他旁边陪坐着两名女子,一个长相端严秀丽,另一个却是长得极为美艳。
那秀丽女子板着脸,斥道:“你这个当大哥的,就这么照顾妹妹的?”
那美艳女子脸色也是不好,但却没做声。
那中年人正是端王赵佶,面相端严的女子则是端王妃王氏,也是赵桓的生母,另一长相美艳的女子却是小丫头赵福金的生母刘氏。
赵桓屈膝跪下,低声道:“母后教训的是,孩儿甘领责罚。”
“母后,不怪大哥,是我缠着他要去的。”
小丫头赵福金不知道什么时候溜了进来,抢着跪在赵桓身旁。
一直没吭声的刘妃此时终于出声道:“你这个惹事精,怕不又是皮痒了!”
小丫头身子一哆嗦,端王妃虽不是她的生母,但性格温和,对她却是极为宠爱,反倒是她的生母刘妃对她颇为严厉。
那中年人原本怒气勃勃,此时见小丫头两眼含泪,可怜巴巴的跪着,心中便是一软。
嗔道:“你吓她作甚。”
说着起身上前拉起小丫头,顺手抱了起来。
“福金,吓坏了吧?”
小丫头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父王,饶了大哥吧。”
中年人按了她鼻子一下,说道:“你倒是讲义气。”
小丫头皱了皱鼻子,道:“咱们行走江湖,自然是义气当先,那才是好汉子。”
中年人闻言愣了下,随即哈哈大笑,端王妃也是莞尔,刘妃嗔道:“什么乱七八糟的,哪听来的。”
“是那个耍棒的夸史大哥的。”小丫头说道。
“哦,是那个叫史进的少年吗?”赵佶笑眯眯的问道。
小丫头点了点头,看三人脸色缓了下来,小丫头也活跃了起来。
“父王,你不知道,史大哥可厉害了。当时我只眨了下眼,那铜锣就飞过来了,那铜锣离我的眼睛就只有一根头发丝那么近。但史大哥两根手指这么一捏,便像捏苍蝇一般夹住了它,然后史大哥把那铜锣随后一甩,“啪”那铜锣就扣在了那泼皮的脸上,把他打了个满脸花,不过史大哥的手也被划伤了,流了好多血......”小丫头小脸通红,已经开始编故事了。
虽然之前赵桓已经说过了,但此刻由小丫头嘴中再说出来,赵佶仍感到一阵后怕。
这可是他最宠的女儿,没想到竟然差一点就天人永隔。
刘妃更是心惊胆战,她受宠于赵佶,除了自身条件出众外,倒有一大半的原因在子女身上,如果赵福金真有个三长两短,那可真的是要了她的命。
端王妃见赵佶脸色又沉了下来,忙插口道:“嘿,左一个史大哥,右一个史大哥,叫你大哥都没这么亲。”
小丫头难得的羞红了脸,搂着中年人的脖子,埋在他的肩头。
赵佶脸色稍缓,见赵桓还跪着,脸一板道:“起来吧。”
果然女儿和儿子的待遇不一样。
经过小丫头这么一打岔,赵佶也冷静了下来,他倒是对事后赵桓的处理甚为满意。
当时如果赵桓让人出手,搞不好落在有心人眼中,便是祸端。
“那个史进,是哪家的子弟。”赵佶沉吟了下问道。
“孩儿已让人调查过了,与苏学士府上沾些亲,祖上据说是汉杜陵侯史恭那一支。”
“哦,想不到还是王族之后,家世倒也不俗。”刘妃听了倒是有些意外,原本以为只是一普通的江湖少年,没想到居然还是世家子弟。
不要小看这个出身,传承千年的世家大族,自有其底蕴,哪怕只是个农人,也高人一等。
要不刘备都穷的卖草鞋了,介绍自己时,为什么总是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呢,这就是人的名树的影,出身的重要性。
“这史进可有功名在身?”端王妃听赵桓这么说,也是好奇的问道。
“听闻他爱武成痴,不喜读书。”赵桓规规矩矩的答道。
“哦,那倒是有点可惜了。”赵佶皱了皱眉,他虽然也喜欢一些运动,但只是嬉戏而已。
更何况大宋一贯以文御武,武人地位不高。
赵桓犹豫了下,方说道:“儿臣观他谈吐文雅,倒不像个粗鲁武夫,或许传言有误。”
小丫头听几人说起史进,便竖起耳朵听着。
听赵桓如此说,忙道:“对啊对啊,史大哥可斯文了,我几次讽刺他,他都不生气,而且他心地特别好,还自己掏腰包给那个耍棒的看病......”
至于那些钱有一半是史进搜刮那些泼皮的,小丫头自然是选择性无视了。
端王妃听了微笑点头,道:“这少年倒是心善。”
“对了,史大哥还会看病,那人胳膊掉了,史大哥用手一提一拉,那人的胳膊就好了,那个王教头都赞他医术高明呢!阿娘,你不是有腰痛的毛病吗?可以让史大哥给你看看啊,说不定一下就好了。”
小丫头一说起史进便是眉飞色舞。
刘妃唇角带笑,虽然是孩子话,但仍心中一暖。
她生小丫头的时候伤了身子,腰部总是隐隐作痛,阴天下雨更是难受,没想到小丫头倒是惦记着这一点。
她对史进自是极有好感,但却不相信他医术有多高明,她这个毛病请宫里的御医看了几次也不见好,只是开些调养的药慢慢吃着调理罢了。
“这少年倒不失赤子之心,说得我啊,都想见见你的这个史大哥了。”赵佶笑着捏了捏赵福金的鼻子。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