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東宮嘉德殿內,楊廣凝眉聽著眾人說話,一文錢判死這樣的重刑苛政還未解決,陛下又下達了新政令。
邊糧者,一鬥已上皆死,家口沒官,行署取一錢已上,聞見不告言者,坐至死。
不僅是政策上,皇帝猜疑到已經開始派人拿著銀錢裝作求官辦事的樣子,去主動賄賂各級官員,隻要敢收,第二天立刻推出去斬首。
朝中人人自危,散朝後絕不見外客,看到誰掏出銀錢珍寶,立刻撲上去就是撕咬扯打,宛若對待死敵一般。
誰也不知道那往日還能堪稱聖明的雄主怎麽了,而朝中的硬骨頭,多半都已經因為保太子而被貶出京去,留下的這些看著陛下手邊那杆小兒手臂粗細的禦杖,還有陛下雄壯的體魄都沉默了。
誰也不覺得,自己的身體能比昔日那些被錘殺的同僚硬朗幾分。
因而哪怕是都深受其苦,卻不敢主動諫言皇帝,隻能被迫吹捧起陛下用重典治亂世遂成如今的開皇盛世。
誰的家產誰心疼,臣子們可以不管不顧,但楊廣卻不能接受,費盡心思是為了接手這繁華天下,然後成就一番大業,而不是想要接手一攤破爛。
但無論是楊廣還是楊素,地位都說不上太穩固,廢太子還活著,高熲也還活著,隻要權柄在握的皇帝一聲令下,頃刻間便是乾坤逆轉了。
就如蜀王不敢造反一樣,楊廣也不敢,而且也沒那個實力,這時候,誰也違逆不了皇帝的意誌,隻能是想方設法的規勸。
說來說去,還是要靠皇後娘娘,宇文述和楊素默契的又推薦了李建成去辦成這件事,左右成了有他們的一份功勞,不成便是李建成小兒無能。
李建成很有身為棋子的覺悟,自家勢弱,當然是要被指派幹些髒活兒苦活兒了,但話說回來,沒功勞沒苦勞憑什麽起家呢,總不會白白得來。
好在楊廣目前還是很能擔責的,不滿的開口敲打了幾下楊素和宇文述,然後讓李建成隨他一起去拜見皇後娘娘。
路上李建成對著神色不太好的楊廣道:“越國公和褒國公能有今日殊為不易,想為現在保留實力,不願在朝會上勸諫陛下也情有可原。”
楊廣當然能聽出來李建成是明褒暗貶那兩人,但奈不過他心中也是這樣想的,收臣下是為了讓他們分憂解難,而不是為了養幾尊佛供著。
李建成知道話已經被聽進去,更知道楊廣目前還離不開楊素宇文述,便不再多說什麽,隻當是小小埋了點刺兒吧。
很快兩人到了皇後宮前,等宮女通稟後入內,等見到皇後的時候,李建成心頭一驚,才不過幾個月,獨孤伽羅竟仿佛老了十歲不止。
原先還能看出是儀態端莊肅穆威嚴的皇後,而今卻如一介尋常老婦一般,殿內明明點燃著熏香,可卻讓人嗅出腐朽來。
不隻是李建成,楊廣都是被驚住,連行禮都忘了,呆呆地注視著自己母親,皇後許久不曾召見任何人,他除了在冊封太子時來此匆匆拜見過一次外,也已經有許久沒能私下來見過了。
“嗬嗬。”獨孤伽羅平淡的摸了摸自己的臉道:“阿娘老的是不是太快了些,我兒都要不認識了吧。”
楊廣顧不得禮儀,流著淚上前握住皇後的手哀泣道:“這…這是怎麽了,阿娘怎麽會如此,是有人膽敢折辱您嗎,定是宮中奴婢不盡心照顧,兒要將這些狗奴都殺了!”
李建成不敢再看,跪伏在地大聲哭了幾下,然後就不抬頭了。
獨孤伽羅伸手抹去了兒子的眼淚道:“沒有人敢慢怠我,隻是近來吃不好睡不下,整日也沒什麽精神。”
楊廣也猜出了她鬱結之處但也隻能哄道:“兒子有空便來陪您,其餘時候讓蕭氏領著昭兒暕兒來陪您。”
獨孤伽羅笑笑看了眼遠處的李建成道:“是為了陛下的苛政來的吧。”
楊廣搖頭道:“這些不勞阿娘費心了,兒子已經是太子了,自會去處理這件事。”
這話說的很有擔當,是楊勇說不出來的,獨孤伽羅很欣慰自己沒有為大隋的基業選錯接班人。
她搖搖頭:“你勸不住他的,你父皇簡樸刻板了一輩子,如今年老卻是性情大變,往後恐怕愈甚,我隻盼著他不要將自己一生的功績散盡,白費了我們許多人的心血。”
“去吧,請你父皇過來。”
李建成跟著楊廣出去,然後就告辭了,這種天家家事,不是功勞苦勞,看到什麽或是聽到什麽,最後都是百害而無一利。
楊廣也沒心思管他,隨意點頭便讓他離去了,李建成如逃過一劫般,他如今想的便是要換個職位,在楊堅性情愈發極端的情況下,千牛備身風險太大了。
…………
第二天皇帝主動將那些苛政廢除,滿朝文武雖然感覺鬆了一口氣,但也感覺朝廷總是這般朝令夕改,可不是什麽好事。
但讓人意外的,皇帝不知怎麽了,突然又正常了起來,一項項政令舉措,都如前幾年一樣公允平穩,讓朝野都逐漸穩定了。
李建成也在之後,以病疾之由,請辭了千牛備身之職,楊堅本來也不願意看他,很痛快的同意了。
雖然沒了實職,但好在還有個從五品的散騎侍郎的散官,能領朝廷百五十石的俸祿,不算白身。
短短近一年的仕途浮沉,李建成便與往先大不同了,任誰見他都不在當成小輩孩童般對待,而是當作已經頂門立戶的李家少主。
雖然與朝中炙手可熱的楊玄感尚有些差距,但誰都不會再拿楊積善之流與他相提並論了,東宮宴席可是從來沒有缺過他,總是有那一席之地。
李建成恢複了往日的習慣,大手大腳的宴賓待客,身邊慢慢聚集了李家竇家蕭家獨孤家元家等諸多姻親故舊家的同輩小輩,整日領著他們吃喝玩樂吟詩作畫馴馬獵獸好不歡樂。
若是唐朝之後,李建成不敢說自己多會寫詩,但在唐前,那可就不好意思了,文武雙全還不缺錢,楊素捧起來的名聲便被李建成慢慢的頂起來了。
……………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