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渡橋
李建成讓張忽峍到下麵坐下:“因為突厥是遊牧之民,壯大到一定程度,隻要略施小計,他們便會分裂對峙,強也隻是強在一時。”
“而高句麗則是與我們大隋一樣,躬耕之國,立國以來驅禁靺鞨、固禁契丹,北平夫餘,南侵百濟和新羅,西接突厥共抗我朝,同時乘隙向遼西侵占原屬於大隋郡縣。
這是所圖甚大之意啊,早年還派人撩撥齊國的亡國餘孽,鼓動他們複國,另外派人到江南的陳朝朝貢,企圖讓中原保持分裂之勢。”
李建成總結道:“皇帝窮兵黷武濫用民力,但大方向上確實沒錯過,這也是滿朝文武雖然有意見,但還是遵奉旨意的緣故,高句麗確實到了必須打壓的時候了。”
“但兄長貌似並不看好陛下能此戰能勝。”李孝恭道:“百萬大軍,糧草充足,怎麽也不至於輸吧。”
“若陛下不在,那便能勝,但陛下親征,那便必輸無疑,皇帝不是兵仙,他能將數萬軍便是極限了,百萬大軍任其指揮,沒等傷敵必先內損。”
…………
來護兒引四萬精兵至平壤城下,乙支文德命裨將領萬人出城迎敵,毫無疑問的敗了,但好在有城池依靠,上麵還有弓手護援。
隋軍叫陣,並派人在此宣讀了皇帝的旨意,隻誅元凶,而且寬宏大量,便是元凶願意叩首請罪,也可赦免之。
乙支文德再次命人出城迎敵,同樣敗逃而歸,隋軍陣中秦叔寶皺眉道:“屢敗屢戰,一觸即潰,恐怕是有詐啊。”
單雄信是員猛將,但在戰陣之上顯然沒有秦叔寶的眼力,聽完後隻是道:“其等本就是弱兵,若還有疑慮,不如去告知將軍。”
秦叔寶點頭就要策馬去見來護兒,但還未等他到,敗退的敵軍竟然發生了兵變,平壤城門竟然就這麽大開了。
秦叔寶顧不得什麽隻能朝著來護兒大喊:“將軍,謹防有詐!”
來護兒身旁的參軍也勸道:“可能是誘敵深入之策,明公慎之!
“便是有詐,隻要留兵守住城門,老夫這四萬精兵也可來去自如!”
一聲令下,隋軍山呼萬勝,冒著箭雨撞入平壤中,剛剛奪下城門的掌控權,來護兒引兵就要直奔王宮而去,欲要一舉定乾坤。
但入城之後,所見的不是敵軍,而是滿地的金銀財寶,玉石錦緞絲綢鋪地延伸到街道盡頭,金銀的光澤在陽光下閃爍,沒有人看管,就等著人伸手去撿拾。
不用多,幾件就是刀頭舔血三輩子也換不來的財富,能置業買田收養奴仆納美妾,兒孫可以讀書識字,將來為官做宰…
來護兒心神一震,比看到千軍萬馬還要驚恐,立刻勒令:“誰敢亂動,立斬之!所有金銀,戰後均分之!”
但軍陣已經紛亂了起來,前麵的驚呼引得後麵的向前湧動,破城本就是為了燒殺劫掠,他們心底的火早就燒起來了。
但隻有身邊的將領們應諾,還沒等去傳令,前軍就有人動了,一人動周邊的人就唯恐落人後頭,一群人動,後麵的自然也就跟上。
“殺!”
<div class="contentadv">
來護兒的親衛彎弓射箭,一眨眼的功夫近百人後背中間,死的死傷的傷,哀嚎不絕,但並沒有震懾住他們,傷的輕的紅著眼睛攀爬前進,用手圈住金銀就往懷裏塞、然後被人一腳踩踏在腦袋上帶著對未來美好的願景死去了…
當然也有些將領有足夠生威的,還能鎮住自己的屬下,沒有衝去搶奪金銀,比如秦叔寶來整費青奴等,但亂了就是亂了。
參軍立馬勸道:“將軍,約束不住,撤吧。”
但已經晚了,伏兵出現,他們也是同樣紅著眼睛死死望著地上的金銀財寶,但他們刀口上的鮮血卻讓他們不敢妄動,因為敢伸手的都已經死了,已經死了好幾批了。
一夥兒是陣容完備的,一夥兒是前後都已經分不清,步卒丟下了兵器,騎兵都跳下了馬在撿拾財寶的,結果不言而喻。
來護兒都險些折在城中,幸好城門還在他們手中,秦叔寶單雄信等悍勇,但也隻有數千人逃出來,而且還在被追殺。
好在周法尚領兵前來,總算是嚇退了追兵,眾人退回到舟船附近,他們已經孤軍至此,折損了如此兵力,無力再戰了,隨時都要登船撤退。
來護兒羞愧的欲要自盡,但被眾將攔下,單雄信在遠處看著,心中隻感覺原來名揚天下的榮國公竟然隻是如此。
來護兒的敗績很快就傳到了皇帝耳中,得聞詳細後,楊廣並沒有過多怪罪自己的心腹愛將,主要也是想著,水師不能建功便罷了,朕這裏還有百萬大軍,何足畏之。
皇帝滿懷壯誌率兵至遼河,而對岸則是高麗王親自率兵倚河據守,隻等隋軍兵半渡而擊之。
皇帝也知道其中凶險,便命宇文愷搭建三座浮橋,也就是拆分成幾段的做工,等造好後合起來,用河水的浮力直接連接對岸。
在皇帝的催促下,大橋倉促完工,但因丈量不準,離著岸邊還差四五步之遙,但皇帝早已經下令,浮橋落水之時,便要猛攻,誰也不的退縮。
而右屯衛大將軍麥鐵杖自入遼後,便身體虛弱,但此時卻是一馬當先,並對周圍的將士呼喊道:“大丈夫的性命自有所在,豈能去用艾炷燙鼻梁,用瓜蒂噴鼻孔,治黃不差,而死在兒女懷裏呢?
麥鐵杖不負神勇,眼見浮橋沒有到頭,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大喝一聲縱馬躍去,而高麗軍卒已經高高的舉起了長槍。
在半空之時,麥鐵杖腳踏馬背挑起,可憐駿馬被數根長槍貫穿,但它自己也算報了仇,狠狠的砸死了數人,就在這空地上麥鐵杖揮舞大刀生生砍出一片空地來。
隻可惜轉瞬間便被左右兩根長槍刺入肋下,哀嚎一聲奮力廝殺,在斬一人後隻感覺氣力消散,低頭才見又是四五根長槍入體了。
今日報答陛下之恩矣!隻可惜尚欠李郎君數年酒資未還,來世且做馬牛報償…
…………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