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大唐 127: 第128章
0%
墨書 Inktalez
    第128章 三策 0
 
    宫中,代王杨侑在刑部尚书卫文升等的辅佐下,勉强处理著一些简单的政务,其实也就是看过后点点头。 0
 
    虽然杨侑天生就很聪慧,但毕竟小小年纪,直接处理国政,还是有点太难为人了。 0
 
    但这是皇帝的吩咐,卫文升等人也不敢含糊,皇子中齐王杨暕已经是废了,齐王府的幕僚皆是老弱病残,这不是要被立储的规制。 0
 
    而年仅七岁的赵王杨杲,非嫡非长,是在不是好人选,陛下虽然也很宠爱,但并未委任其留守长安或者洛阳。 0
 
    可见皇帝还是属意在先太子的子嗣中立储,代王杨侑上面虽然有两个兄长,但毕竟是继太子妃韦氏所出的嫡子,燕王杨倓越王杨侗都只是良娣所出。 0
 
    虽未占长,但一个嫡字,有时候就是正统天意。 0
 
    何况太子妃也是出身显贵,京兆韦氏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0
 
    因而处理完诸事,虽然因为代王看字慢而耽误了许久,但诸大臣都没有丝毫抱怨,恭恭敬敬的对待著杨侑。 0
 
    众人退下,只留下了刑部侍郎韦义节,他是太子妃的弟弟,也就是代王的亲舅舅。 0
 
    “殿下辛苦了。” 0
 
    杨侑摇摇头:“是我太慢,拖延了政务。” 0
 
    韦义节道:“这怎么能怪到殿下身上,您年纪尚小,这是常理之中的事情,只要您能从诸位大臣处理政务的过程学到些东西,便足矣。” 0
 
    这时候宦官过来禀报,代王杨侑接过礼单后看了看,然后交给舅舅:“是…” 0
 
    李建成现在无官无职,杨侑一时还真不知道怎么称呼了,叫叔叔太亲近,叫李世子或者直呼名姓又太疏远。 0
 
    韦义节看过后笑道:“虽然不是太贵重,但很有心意,李建成曾是先太子的宗卫,先太子在世时对其很是亲近,平日以兄弟相称,您私下见到他可称一声叔父。 0
 
    殿下,李建成不是寻常人,交友遍天下知己布四海,陛下还对其格外宠信,视为心腹子侄,他若肯全力帮您,很多事便不成问题了,这也是先太子留给您的恩泽。” 0
 
    代王杨侑皱眉道:“那他以前怎么没与我联系过。” 0
 
    “他也没与旁人联系过,甚至还与齐王有过正面冲突。”韦义节缓缓教诲道:“许多事不需要细究,您只要记住,这个人现在对您有大用处,远非寻常贵戚可比的,对待这样的人,要尊荣相待。” 0
 
    杨侑乖巧的点点头:“好,那舅舅,我是不是也该回礼才对。” 0
 
    韦义节满意的点头:“李建成还在丁忧守孝,不必送什么贵重东西,他这人素来好吟诗作赋,颇有文名,便送些孤本典籍即可。” 0
 
    ………… 0
 
    李建成接到代王杨侑的赏赐不禁笑了笑,他已经知道了是韦氏出力了,这世上哪有几个人做好事还不图回报的。 0
 
    面对韦氏的示好李建成毫不犹豫的表示承情,将来必有厚报。 0
 
    欠人情怕什么,欠的人情多了,别人还生怕你死了,人死账消呢,若是可以,李建成恨不得欠下天下所有世家大族的人情。 0
 
    这样估计也就不用努力了,他们抬都会把他抬到皇帝的龙椅上。 0
 
    只是被人抬上去,终究是不如自己坐上去来的稳当可靠。 0
 
    <div class="contentadv"> 0
 
    李建成还是安心谋划著自己的事情,他不能总是在这府中丁忧守孝,这三年正是关键时期,不容他懈怠。 0
 
    但没有皇帝的夺情,他自己是不能说不守孝就不守孝了。那样会遭天下抨击,十几年积累下的名望也会一朝丧尽。 0
 
    “玄感兄,汝当勉励之!” 0
 
    ……… 0
 
    “是时候了。” 0
 
    讨伐来护儿的名头已经瞒不住了,毕竟他们办事也没什么遮掩,这次就是正式造反前的最后一次商议了。 0
 
    许多事都要定,但最难的无疑是路线问题,杨玄感平素最看不起的就是汉王杨晾,认为若不是他举棋不定,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0
 
    而今他也是面临了杨晾当年类似的问题,天下如此之大,到底先往那边打呢? 0
 
    众人没个头绪,或者说都不足以服众,杨玄感被吵的头痛,便将目光落在了李密身上:“法主,你平素常以济物为己任,今其时矣,计将安出?” 0
 
    一句计将安出,让李密心神舒畅,他不得志多年了,一直期望能如诸葛孔明一般,得遇贤主一展智谋,出将入相名留青史。 0
 
    李密笑道:“吾已为公准备好上中下三策,待公择之。” 0
 
    “好啊!吾就知欲成大业,非有法主兄不可。” 0
 
    李密欣然站起身挥斥方裘:“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去幽州犹隔千里,南有巨海,北有强胡,中间一道,理极艰危。 0
 
    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据临渝之险,扼其咽喉,归路既绝,高句丽闻之,必蹑其后,不过旬月,资粮皆尽,其众不降则溃,可不战而擒,此上计也。” 0
 
    也就是要直扑涿郡,截断杨广的归路,与高句丽前后夹击。 0
 
    听到此策的众人有不少欢呼称赞,但杨玄感并没有欣喜,他默默在心中盘算了一下。 0
 
    此策听著是可行的,但他手上真正可战之兵不过万人,其馀不过是强征而来的男丁,连青壮都算不上,杨广实在没给民间留下多少青壮。 0
 
    如此兵力自黎阳奔袭千里,路上难道不会遇到阻击,就算能顺利到达涿郡,真的还能有馀力攻下涿郡,并阻截暴怒班师回返的杨广吗? 0
 
    杨玄感没有说出不足之处,李密对他而言还是很重要的,是除了他外目前家世最显贵的,不能在这时候便离心离德。 0
 
    “此策上佳,但法主既然有三策,还是都说来商议吧,毕竟是大事。” 0
 
    李密自然清楚所谓上策不能施行,但不这样说,如何能显得他智谋非凡,如此大业若成,他才好凭功重振家声做到位极人臣的位子上。 0
 
    “关中四塞,天府之国,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今帅众鼓行而西,经城勿攻,直取长安,收其豪杰,抚其士民,据险而守之。天子虽还,失其根本,可徐图也。” 0
 
    这是要直取长安的意思,不谈同样是极远,长安是何等雄城,杨广四十万大军攻打一个辽东城都久攻不下,长安城比辽东更坚固上数倍不止,凭他麾下这点人马,拼光了也上不了城头。 0
 
    …………… 0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