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變化
高句麗國王疲憊的散朝回來,他的弟弟高建武跟在後麵陰沉著臉,等高元坐下後高建武就忍不住道:“皇兄,為何要忍耐那幾個老匹夫!”
“那你想怎麽樣?”
“殺雞儆猴,隻要皇兄一道旨意,臣弟這就去拿下陳釋白柘,若是他們膽敢違抗,就立斬之,奪回兵權!”
“然後呢?”
高建武一愣有些磕巴道:“當…當然是領兵據守,他們大軍都已經退了,隻要…隻要在打退平壤城外的這支隋軍…”
“明年呢?若是楊廣明年還要繼續發兵征討我們呢?”
高建武沉默片刻:“隋朝是要我們大些,但再大的家業,憑那隋帝這般勞師遠征,必不能長久,現在就是看我們誰更能撐住,兄長,我們已經堅持這麽久了,不怕再來兩年!”
高元欣慰的笑了笑,自己這個弟弟對外人陰狠毒辣,但這麽多年對他這個兄長是忠心耿耿。
“我們撐不住了,內憂外患一起湧上來,想保住我高句麗的國祚,那就必須我死,既平外患又解內憂。”
高健武麵色大變:“不可,皇兄,還不至此!”
“在外,新羅百濟靺鞨契丹室韋,這些我們原本希望蠶食的國家,瞧見我們虛弱,已經開始有了發兵反擊我們的想法。
而在內,世家百姓都傷亡慘重,總要有個交代,否則也不必等外人來,他們便要推翻我們高氏。”
高建武在皇兄期待的目光下問出了那一句:“外患何以解?“
這就是默認高元要去死了,高元欣然道:“和光同塵,隋朝征討我等,並非什麽我不敬隋帝,若是我敬隋帝,便可解此事,我可比昔日的突厥啟民可汗更加卑微,為了我高氏的大業,便是效仿勾踐又如何呢?
隋朝征討我們,隻是我們太強了而已,已經影響到了隋朝的地位,因而必須打的我們稱臣受束,既然我們確實打不過也耗不過,那便示弱臣服吧。
隻要如此,那麽隋朝就不可能坐視我們被吞並,讓另一個高句麗崛起,隻要不想麵對那瘋狂的隋帝,無論是靺鞨契丹室韋都不敢對我們如何了。”
高建武麵露哀色:“我高句麗就不能有雄霸天下的運數嗎?”
高元很坦然:“試過了,不成,祖宗兒孫也怪不得我們,當下,保全我們高氏的宗廟社稷才是最重要的。
“建武,你去遼東城,我們在大隋也要有貴戚為我等說話才行,為兄這顆大好頭顱,你可要好好掂量著賣個高價才行。”
……………
遼東城外,張忽峍也率兵馬趕來,領著心腹入了李建成的大營,在營外,羅藝糾結遲疑,單雄信秦叔寶都進去了,可沒有人叫他。
但貌似也沒人阻攔他入帳,原本熟悉的帥帳,現在給他的感覺就如龍潭虎穴一般,裏麵有珍寶,但也有巨大的危險。
羅藝想了很多很多,不斷的提醒自己,安分守己,總不會有錯,可腿腳卻如有了自己的想法一般,直直的走了進去。
不出意外的接受了所有人的注目禮,鴉雀無聲的情況下,羅藝想隨便找個軍務匯報,但卻說不出口。
李建成看了一會兒道:“好了,都是自己人,子延,坐下吧。”
<div class="contentadv">
子延便是羅藝的字,他還是頭一次聽李建成直呼他的表字,心中頓時踏實了下來。
張忽峍繼續說道:“高句麗大輔白柘,希望我們能夠退兵,讓他調遼東城內的兵馬回平壤,他願意獻出高元的首級,並接受皇帝冊封臣服納貢。”
一來就聽到了好消息,不管是不是要與那什麽大輔達成協議,都不妨礙先虛以委蛇,占了遼東城再說!
李建成搖搖頭:“緩兵之計,據我所知,遼東城的守將,是高句麗的宗室,對高元忠心耿耿,並非白柘的人。”
“不妨試試,放出口子讓遼東守軍走。”
昔日齊王的謀士王頍道:“不妥,我們隻有三萬兵馬,就是將張將軍的兵馬也算上,六七萬人,是不少,但騎兵居多,不擅攻城守城。
若放走的遼東城守兵不是回平壤誅高元,而是背擊來護兒,那麽唇亡齒寒,我們也就隻能退兵了。”
李建成擺擺手示意先不必談論了,眾人紛紛閉上嘴默默等待著他的吩咐。
等了許久也隻等來一句:“再等等看吧。”
……………
皇帝回長安調遣兵馬,對張須陀等人加官晉爵,勒令他們盡快掃平天下群盜。
但皇帝是真的不喜歡長安,而李建成來護兒這邊又沒有什麽捷報,每天傳來的都是各郡縣的求兵求糧的奏報。
皇帝心煩意亂,決定在次出巡東都,並順便如當年一般,帶著大軍去突厥一趟,讓不太安分也不太恭敬的新可汗知道知道什麽叫做天子威儀。
皇帝再三要求始畢可汗出兵討伐高句麗,但他竟然連匹馬都沒有派出,對待朝廷的使臣極為不敬。
因而楊廣覺得高句麗既然已經解決了,那麽他要在震懾突厥,如此才能安心穩定內患。
但朝臣卻是受不了,也不顧的宇文述等人的威脅,泣血勸諫:“比歲伐遼,民實勞弊,陛下宜鎮撫關內,使百姓盡力農桑,三五年間,四海稍豐實,然後巡省,於事為宜!”
但皇帝如果能體諒朝臣和百姓的不易,那天下也就不至於到如今這個局麵了,在皇帝的授意下,宇文述等人又掀起大獄。
以前都是在京為官才算顯赫,如今卻是變了,所有人都在謀求外放,便是低個一二品都行,但求離皇帝越遠越好,最好此生不必再見。
皇帝如願的回到了他的東都,享受著楊素等人為他建造的西苑,他越發喜歡喝酒,喝到不省人事才肯罷休,誰敢阻攔都要受到懲罰。
也隻有蕭皇後還能有些體麵,可漸漸的,皇帝也不願見她了。
皇帝那原本俊美若天人的臉龐,也漸漸被酒色所侵蝕,如寶玉蒙塵一般晦暗起來,有些一兩年沒見到皇帝的官員從外地趕來奉旨覲見,幾乎都認不出來他了。
……………
新年快樂呀o(^▽^)o
希望大家健康平安都發大財!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