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養寇
大業十年八月,大雨傾盆,李建成也不得不開始縮減大軍的糧食,雖然現在還沒到緊缺的地步,但雨季一到,糧草供應多少都會出些問題。
好在皇帝的大軍退去,留在這兒的不過數萬人,糧草供給或許會有延誤,但不至於徹底斷絕。
“值守的將士備足飯食,供給薑湯水,絕不需懈怠,雄信,你親自去巡營,玩忽職守者,斬。”
“諾。”
李建成不覺得這種天氣遼東城守軍會敢出城襲營,但規矩是不能免的,若是讓他們養成了鬆懈的習慣,早晚便會壞事。
單雄信下去後,秦叔寶給李建成倒了一杯茶:“雨季還能忍受,但入冬之前,必須撤軍,我們還要繼續等嗎?”
王頍笑道:“行步九九,焉能差一,今日入城的騎兵雖少,但看那氣勢便非尋常,依我看,郎君要等人來了。”
李建成也是鬆了一口氣,兩國交戰結仇甚深,他的手伸不到高句麗,因而成事,還需要幾分運氣,若是再拖一兩個月,他也隻能撤軍重新擬定計劃。
果不其然,第二天就有使臣前來,約在遼東城前交談,李建成沒有立刻答應,隻是不斷重申皇帝的要求,要高元的人頭才可商談。
如此僵持了兩日,直到高建武言明了自己的身份,李建成才勉強答應,帶了羅藝和張忽峍護衛,在大營外數裏的地方與高建武麵談。
簡單的寒暄了幾句,畢竟到了這個身份,總不能張口就是你死我活,真若如此也不必浪費時間相見了。
高建武沉默片刻問道:“我皇兄死後,你們便可立即退兵?”
“按理說是如此,我們陛下想紓解心頭之恨,非貴國主死不可。”
李建成對著高建武道:“我倒是頗為佩服貴國主,螻蟻尚且偷生,何況如此身份,當真是不易啊。”
高建武很想保持風度,但還是忍不住冷哼道:“都是拜了伱們隋朝所賜!”
“說這些便無趣了,成王殿下,來護兒就在平壤城外,你舍近求遠特意趕來見我,應該不是隻為了說這些吧。”
高建武很不想陷入對方的節奏,但他現在能選的實在太少:“我皇兄駕崩後,我會對隋帝獻表稱臣,你立刻撤軍,將來護兒也帶走。”
李建成直言道:“那我的好處在哪裏?”
高建武厭憎道:“這些就已經足夠你去討你們皇帝的歡心從而加官晉爵了,不要太貪得無厭!”
“哈哈。”李建成笑道:“成王殿下看來是不太了解我,我這個年歲已經是升無可升了,爵位也有家傳的國公之爵,實不差這點功勞。”
“那你想要什麽?”
“我想要遼東城,並親自攻入平壤!”
高建武直直的看著李建成:“癡心妄想,恬不知恥,既如此,我便去見來護兒,你可以走了。”
李建成安撫道:“殿下莫要激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有了我的好處,自然也有殿下的好處。”
高建武卻是不想再說什麽了,轉身便要離去,李建成不急不緩的開口道:“為何要舍近求遠而來,想來是因為來護兒更加的貪得無厭吧,也對,什麽功勞能比得過滅國之功呢?”
見高建武停步,李建成就知道自己猜對了:“內憂外患,高句麗就在存亡絕續之間了,我隻想要個虛名,而來護兒可是真想要滅了高氏的宗廟社稷。”
其實也不難猜,來護兒水師那點兵馬,按理說是不可能攻入平壤的,但一直也沒要求李建成趕去與他匯合,隻是希望他能拖住遼東城的守軍。
<div class="contentadv">
那必然是與平壤中的世家官員達成了一致,他們開城門,來護兒親自斬下高元首級誅盡宗室,然後再由皇帝從投降過來的世家中挑幾個扶立為王分割高句麗現有的國土。
如此,不僅是蒸蒸日上的高句麗徹底覆滅,周遭的國家必然更敬畏大隋,就連突厥應當都會收斂爪牙,大隋的威望得以彰顯。
而對皇帝而言,那更是真正的一雪前恥。
當然,這隻是來護兒的計劃,胃口是很大,貌似也可行,但顯然是不太現實的,高元並非一個沒有能力的君主。
他沒有敗給楊廣,隻是敗給自己國小民稀,耗不過隋文帝留下的豐厚家底罷了。
“殿下,來護兒功成,我沒有什麽好處,但殿下更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丟了遼東城,又被你攻入平壤,這還有什麽差別嗎?”
李建成誠懇的說道:“當然是有的,來護兒是想滅了高句麗宗室,改朝換代,而我入城便隻是為名,倒沒有什麽非要殺的人,當然,若殿下有所需,我亦願為君解憂。”
這就話讓高建武有些心動,他很清楚,便是守住平壤去了外患,皇兄死後,他也要麵對陳釋白柘等人,還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徹底收回大權。
若是能借刀殺人,除去陳釋白柘,那樣…
李建成知道還差一點了:“殿下不久之後就要登基為王了,我欲送殿下一道賀禮。”
“什麽?”
“來護兒的首級。”
這就是要彌補高建武的威望了,又幫他去除內患,又要幫他立威,高建武越來越心動,可心中也越來越發虛。
高建武看著比自己小很多的李建成道:“我是在與虎謀皮對嗎?”
李建成與來護兒沒有什麽仇怨,但水師是他真的想要的,可來護兒活著,他就碰不得。
因而來護兒得死,如此人物,死也不能浪費,應當多途用之。
“殿下這是什麽話,建成不過是想為家族謀個後路罷了,中原大亂漸起,說不得將來要投效到殿下麾下,還望殿下莫要忘記今日之誼。”
高建武很想拒絕,真的很想,可張嘴卻說不出話來,李建成,來護兒,都是虎豹豺狼之流,可又總得挑一個。
“我…我怎麽知道你與來護兒打的不是一個主意?”
“看來殿下是真不太清楚中原的消息。”李建成笑道:“那我便直言了,高句麗若亡,我便必須班師回朝交出兵權,而高句麗還在,我便可在遼東據守相抗。”
原來是要養寇自重,高建武心中略微安心。
……………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