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大唐 198: 第199章
0%
墨書 Inktalez
    第199章 江都 0
 
    西秦不戰而降,關中後方徹底安穩了,唐王聲威大振,關中子弟盡皆踴躍參軍,力圖功業。 0
 
    李建成負手看著懸掛在武德殿的天下地勢圖,他已經完全掌握了北方諸郡,哪怕沒有其餘諸多布置,憑此也足以募兵南征,而得天下了。 0
 
    曆史上的李唐,此時麵臨的局麵乃是洛陽有王世充,關東有李密,河東有劉武周,河北有竇建德,隴西有薛舉,北地還有梁師都,可以說是四麵受敵。 0
 
    而現在,薛舉領隴西等地歸附,蜀地蕭銑迫於家族也必然會臣服,秦皇漢高北武諸帝,仗之一統天下的基業就此而成。 0
 
    劉武周梁師都已經被打的逃竄到了巴蜀,李密從未逃出過李建成的手心,王世充被困在洛陽待死,城下就有翟讓的十萬兵馬。 0
 
    李世民被他安排在江都,李靖李孝恭秦叔寶羅藝等諸將也已經開始東征南討,什麽竇建德之流,都是烏合之眾,根本不值一提了。 0
 
    而隨著薛舉降唐王的消息傳遍天下,地方豪傑再次開始爭先恐後的響應唐王諭令,例如左翊衛大將軍郭子和河間王琮涼州李軌,甚至還有突厥曷娑那可汗入長安降唐王,始畢可汗送胞妹朝賀。 0
 
    唐王因有涼州之地,麾下又多了數萬突厥騎兵可用,但唐王除了主持朝會外,開始甚少現身人前,許多原本對他熟悉的故舊也開始愈發敬畏起來。 0
 
    李建成此時,並不擔心天下殘餘的群雄豪傑,他手中的劍已經是所向披靡,但真龍天子,都必須一手持劍、一手布道。 0
 
    勸服被統治者相信他代表的是神聖的力量、是曆史的趨勢、是正義的方向,是天命所鍾! 0
 
    他先冊封了入朝的薛舉為汾國公因為他祖籍是河東汾陰,並委任兵部尚書之職,薛舉大禮參拜唐王,口呼聖德! 0
 
    然後進封立下大功的蕭瑀為宋國公,任民部尚書。 0
 
    六月,王通門人陸續入京,唐王特征他們為文德殿學士,議“帝王之道其暗而不明乎”終得結論,國家的興衰要依靠各種人才,而人才的養成必經學校的培養,有了合格的人才王道才能倡明,儒學才能振興。 0
 
    還不等眾人反應,唐王又命人議“三教於是乎可一矣”長安高僧名道盡皆大驚失色,紛紛湧入文德殿共議。 0
 
    ………… 0
 
    “吾儕受先帝厚恩,今俯首事仇,受其驅帥,何麵目視息世間哉,吾必欲殺之,死無所恨!” 0
 
    沈光看著眼前的青壯們,其中有麥鐵杖的兒子麥孟才,給使營統領錢傑,這些人就是最後還忠心於楊廣的將領們了。 0
 
    還差一點,沈光目光望去,江都太守府中,李世民正在與左武衛將軍陳稜喝茶,訴說著自己的苦悶,一身的本事,卻眼看著亂世而不能建功立業。 0
 
    陳稜也沒有聽他說什麽,隻是一直在思慮,最後還是點頭:“便如二郎君而言,我等將宇文化及趕出江都。” 0
 
    雖然不趕宇文化及最後也得走,但這其中的區別可就大了,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可以憑此截獲驍果軍和禁軍的兵權。 0
 
    此時的宇文化及正在收斂江都的財寶,並拖延西歸關中的時間,毫無疑問,宇文化及當然是不想回去的,但他憑此而弑君篡位,若不滿足關中將士們歸鄉的願望,豈有命在。 0
 
    他對宇文智及道:“關中已經被李建成占據,我們這回去,豈不正是送羊入虎口?” 0
 
    <div class="contentadv"> 0
 
    宇文智及安撫道:“驍果軍乃天下精銳,思鄉情切誰都不可阻擋,憑此或許可以戰勝李建成,奪回關中,以成大業! 0
 
    宇文化及還是不太信,實在是十幾年了,他從沒在李建成手上討得什麽好處,而且還是在他有父親宇文述作為依靠的前提下。 0
 
    宇文智及其實也知道他們沒多大可能打敗李建成,但好在與其有仇怨的是兄長,下令弑君的也是兄長。 0
 
    真若是事不可為,那就隻能獻兄自保了。 0
 
    心中有些愧疚的宇文智及安撫兄長,並讓他去尋楊廣後宮妃嬪玩樂,宇文化及貪婪好色遠超楊廣,此時也就將擔憂甩到了身後,自顧自的去玩樂了。 0
 
    就在宇文化及以為還能享帝王之樂一段時間的時候,吳興郡守沈法興突然起兵,要為皇帝報仇,誅殺弑君賊逆。 0
 
    其以郡兵及族中青壯為骨幹合八千兵馬,起兵直奔江都,一路下餘杭郡,進烏程攻毗陵,領著為君報仇的名義,聚兵六萬。 0
 
    而江都城中,李世民沈光陳稜光明正大的現身,斥責宇文化及等人謀逆弑君,揚言要淩遲了宇文化及。 0
 
    宇文化及得知後趕忙命司馬德戡領兵去殺了他們,但沒想到,驍果軍竟然有半數直接臨陣倒戈,而另外一半也不敢動手,誰不知道關中已經是唐王的天下。 0
 
    殺了唐王的弟弟,莫說自己還能不能回關中,就是關中的家小族人都要受到牽連,如此一想,又有一半倒戈過去。 0
 
    宇文智及趕忙命人撤軍,然後也顧不得其他,與兄長商議,外有沈法興,內有李世民,江都是守不住了,當即決定舍棄江都,領著剩餘的六七萬兵馬逃奔,免得最後一兵一卒都沒了。 0
 
    李世民領著兵馬截救下蕭皇後等人,然後就任由宇文化及出逃,李世民沈光陳稜挖出皇帝的遺體重新裝殮,按照天子禮數,開始舉喪。 0
 
    江都城中的百姓,竟然自發的出來恭送皇帝,皇帝對作為亡國之民的江南百姓,從沒有粗暴的對待,反而一直尊重他們的文化成果,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江南百姓對此還是頗為感念的。 0
 
    安葬了楊廣後,李世民自然的執掌了江都,他對驍果軍許諾,如有願返者,即刻便可回關中,若希望取功名而榮歸者,則可留下。 0
 
    有些人以妻兒老母為念,當即就要回去,這些人是阻攔不得的,李世民安排了家將帶領他們回關中。 0
 
    而還有些人,就沒有那麽急迫了,他們主動加入驍果軍,本就是為了建功立業,跟隨唐王的親弟弟,必能榮歸故裏。 0
 
    ……………… 0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