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太平
肅清吏治、屯田邊疆、掃清群盜、勸賊歸鄉、以農為本、抬舉工商,開源節流、休養生息、複興文教、完善科舉。
李建成在宣政殿定下了大唐近十年的主調,前朝老臣們都是鬆了一口氣,生怕當今陛下也有超越秦皇漢武的遠大抱負。
他們可是被煬帝的大業給嚇怕了,不怕皇帝奢靡享樂一點,就怕皇帝喜歡東征西討。
尤其怕皇帝想要征討高句麗去,遼東城才發來奏報受襲,雖然對方沒打旗號,但顯然就是高句麗,這幾年間,高句麗國王高騰總算是解決了內部問題。
不談什麽外拓疆土的雄圖偉業,自家的門戶總是應該奪回來的,因而發兵襲擊試探,主要還是想看看唐皇,是否如隋帝一樣的瘋狂無忌。
有官員道:“遼東城實乃飛地,宛若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若國力富強,那麽倒也不在乎那點損耗,可現在民生凋零,是不值得在一塊飛地上損耗太多的。
聖上,臣以為可以用遼東城,換取高句麗稱臣朝貢,既免戰事又得了實惠。”
李建成沒說話,秦王李世民立刻道:“不可!高句麗性若豺狼,得寸便要進尺,現在不僅不應當談和讓城,反而應當派遣使臣問罪,告誡高句麗,若膽敢覬覦我大唐城池,便莫怪百萬天兵再度壓境!”
這話能不能嚇住高句麗上下還不得而知,反正是先嚇住了不少老臣,但也贏得了不少武將的支持,滅國之功都饞得厲害。
老東西們是被嚇壞了,但他們可不怕,何況有不少將領都曾隨陛下攻入過平壤,都很清楚高句麗在當年的戰事中元氣虧損的有多嚴重。
若是還有昔年的國力,他們早就興兵奪回遼東城,怎麽還會多此一舉的試探。
尚書左仆射裴寂開口道:“秦王所言有理,依臣看高句麗也需敲打,而遼東城也不可輕易讓出,但臣憂慮的唯有這其中,是否還有突厥的挑唆。
若是再度征討高句麗,內憂外患必使好不容易穩定的局勢再度崩壞,那些現在就對朝廷政令陰奉陽違的郡縣,又怎麽可能安分呢,這是臣所憂慮的。”
李建成高坐在上,一身赤黃色的袍衫頭戴冠冕,聽完群臣的意見後開口:“左仆射所言實為老成謀國之言,但秦王所言也有道理,遼東城攻取不易,更是時刻遏製住了高句麗的野心,不能輕棄。
因而朕決意派遣使臣前往高句麗通傳朕的旨意。”
皇帝沒說如果高句麗不接旨該如何,也沒有下令整軍備糧,顯然是並不準備憤而開戰,最多是命遼東城將卒們固守。
如此是穩定了,但天子的威嚴呢?
一些感性熟讀經史的文臣已經想到了漢文帝,並非完全沒有實力反擊,而是為了大局韜光養晦。
韜光養晦,韜指的是弓箭的套子;光意味著鋒芒;養是藏蓄;晦代表昏暗。
收起刀兵,在黑暗中默默發展,如此必然要忍受非議。
陛下可並非什麽文弱君王,那可是東征攻入平壤斬首了高句麗先王首級,北戰突厥逼始畢可汗簽下榆林之盟的統帥。
如此一來就連最反對與高句麗交惡開戰的老臣們心中都有些不舒服了。
區區高句麗,若非煬帝頻頻失誤,早就該被滅的小國。
<div class="contentadv">
衛國公李靖吐出一口濁氣,出列便要請戰,不需要百萬大軍,甚至連二十萬十萬都不用,隻需精兵五萬,在加上遼東城的將卒,他便要為君上,滅了高句麗!
但皇帝擺擺手示意衛國公退回去:“高句麗之主乃是朕親手扶立,狠毒有餘膽魄不足,多半是會接朕旨意的。
太平太平,朕現在唯盼太平,能與民以修養生息,餘者皆可暫讓,諸卿亦當明朕心意,輔佐朕安定天下。”
皇帝最重要的任務絕不是逞個人英雄,強迫所有人去服從自己的夢想,而是要把自己的夢想、官員的夢想和老百姓的夢想整合到一起,帶領所有人一起去實現這個夢想。
現在天下人的夢想,是太平。
………
李建成放棄對外作戰,並提拔了關隴人物為宰相執掌尚書省,為的便是維持內部穩定,集合關隴的力量對不受控製的郡縣官員進行清理整頓。
另外就是讓十六衛大將軍,統籌兵馬進行剿匪,保證百姓的安全及商路的暢通。
尤其是先保證對長安洛陽江都及蜀郡、宣城、毗陵、吳郡、會稽、餘杭、東陽、南海、豫章、荊州、蔡州、岐州等地官道暢通。
不僅是忍下了高句麗的試探,也放任吐穀渾可汗慕容伏允將煬帝好不容易打下的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收複。
皇帝的一係列行政方針,讓一些官員心悅誠服,但也讓一些官員將領覺得皇帝軟弱。
獨孤懷恩聯絡了宣威將軍元君實中大夫裴粟等人,這些人多是關隴貴戚但在朝中地位隻能說是不上不下。
最頂層的官職都被關隴宿老占據,而後麵排隊等著接替的都是皇帝心腹,例如王頍杜如晦房玄齡劉文靜等人,根本沒有他們的機會。
因而平日就願意在私下抨擊皇帝的政令,而有獨孤懷恩扯頭後,他們便更加振奮了。
他們憂愁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師出何名。
有人提議以助遜帝楊侑複國大隋為名,但很快就被眾人否決,現在的百姓可還沒忘記煬帝的罪過,對大隋絕沒有半點眷戀。
又有人提議以皇帝威逼太上皇為由起兵,偏遠地方的百姓對關中之事知之甚少,以子囚父天理難容。
但又被人否決,太上皇身康體健的,你到外麵以太上皇的名義舉兵,太上皇得知後憤然親征,豈不是都自尋死路了。
還有人想從皇帝身上找重大的道德缺點,但苦思冥想也沒想出一個來,甚至想到最後,他們有些都覺得是不是不該造這等聖仁之主的反了。
但獨孤懷恩堅持,並道:“諸郡從龍功臣惶恐難安,這便是皇帝苛待功臣,李氏宗親多未封王,可見皇帝寡恩,他還重用蕭琮王頍房玄齡等江南山東士人,打壓關隴士人,忘了他的天下,多是我關隴出力得來的!”
……………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