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軍心
雖然傷亡不小,但戰略目的已經達成了,隻要能保持住這樣的攻勢,突厥便別想撤兵,一撤便會潰敗。
但保持這樣的攻勢可不容易,今日是靠著杜伏威這個先鋒驍勇無比,且還拚上了性命,才能振奮全軍。
還是要靠重賞嚴罰,就在徐世勣準備召集諸將傳令三軍時,單雄信和運糧餉官員就到了,帶來了許多賞銀絹帛牲畜。
畢竟是就在眼皮子底下,徐世勣麵臨的狀況皇帝一清二楚,這次特意打開府庫,來激勵將士奮力。
空口許諾和實賞立發是完全不一樣的效果,徐世勣毫不猶豫的就將近乎半數的糧餉絹帛賞賜給了今日出戰的將士們,並代朝廷許諾,傷亡撫恤將以倍給。
這是相當的厚賞了,再次振奮了全軍士氣,將士們大多時候不怕敵人強大,最怕就是拚死而戰,卻得不到應有的獎賞。
第二天一早,皇帝的旨意就又到了,晉封杜伏威為章丘郡公輔國大將軍,致果校尉王雄誕晉昭武副尉,致果校尉闞棱晉備身左右…
自古就沒見過這麽快的封賞,將士們這下都明確的感受到了,陛下時刻都在注視著他們。
功名利祿錢財田舍,想要什麽都可憑此戰而得!
於是不需要徐世勣再多做什麽,隻需要照實封賞,便可維持士氣旺盛,於是徐世勣毫不猶豫的再次命單雄信薛萬徹領兵出戰。
又是鏖戰一日,突厥這次有了準備,精銳戰精銳,沒誰占據上風,但徐世勣一點都沒在意,隻是命監軍等統計戰功,然後以最快的速度給予賞賜並晉其職位。
與此同時,不斷的派人回長安向陛下求要更多的糧草餉銀絹帛等物,皇帝徹底將自己的府庫打開,任憑搬取,民部也是加緊從地方調籌。
憑此,唐軍幾乎日日出戰,就算偶爾中計或是因為冒進而敗,也絲毫不影響第二日的出戰。
畢竟背靠長安,朝廷也在源源不斷的派遣援兵,顯然皇帝是將全部都押上來了。
突厥對此沒有什麽辦法,若他們隻有一個統帥,或許還能幹脆的舍棄一部分兵馬,斷尾而逃。
但這是兩部突厥,而且還是前不久才停戰的仇敵,誰甘心讓自己的兵馬斷後呢,難道不怕半路被對方趁機吞並嗎?
不過唐軍這邊也開始出現一點問題,李密看著跟隨自己多年的心腹:“你什麽時候成了他們的人?”
李槎躬身道:“仆下從來都是您的人。”
“那你便不應該來陷我於不忠不義!”
李槎勸道:“陛下如今愈發獨斷專行,與煬帝幾無差別了,公昔年能察,今為何不早謀之?”
李密深深的歎了口氣:“你敢來,想必族中也有這個意思了。”
“是,倒行逆施者,自無天助之。”
“李公,隻要放突厥歸去,陛下便必威嚴掃地,倒時我等奮力,無論是另立新主還是改朝換代,皆可再令家族顯赫啊。”
李密嗤笑一聲:“改天換地之事,在爾等眼中,便是如此簡單?”
“宇文氏可以,楊氏可以,李氏可以,這天下不向來都是如此?”
李密歎了口氣:“怪不得陛下不願再容忍世家了,爾等皆做此念,視天下為何?”
李槎很是意外:“李公,您當年…”
“當年是當年,現在是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且吾反揚廣尚不能成,而今又豈敢反聖主明君。
<div class="contentadv">
來人,將此僚押至主帥行帳!”
那人當即叩首:“不可啊,您三思,仆性命是小,若是牽連族中,豈不…”
李密蔑視的看了他一眼:“我之宗親,多半在隨楊玄感起兵後被煬帝所誅,留下的視我如仇寇,我為何要顧念他們的死活?”
很快李密這邊毫不掩飾的動靜,就引發了連鎖反應,不少將領官員的帳中,都有人被拖拽到了徐世勣大帳前。
眾人等候了片刻,隻見徐世勣提著一個頭顱走了出來:“動搖軍心者,殺無赦!”
眾人聽見主將下令,便命親衛動手,很快地上就又多了十幾具無頭死屍,首級被割下要送往京中。
“不…不要殺我,阿弟,讓弟,伱不能殺我,我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翟讓,他擋在已經屎尿齊出的親兄長身前欲哭無淚:“某…某這是至親手足,請容我領他回京向陛下請罪。”
翟讓向著徐世勣拜倒哀求,他實在沒想到會如此幹脆,還以為隻要都押送回長安發落呢。
若早知如此,寧肯冒著危險,將兄長藏匿起來好了。
徐世勣歎了一口氣,翟讓與他經營瓦崗多年,彼此間雖常有分歧,但交情還是有的。
但這時候卻是一步都不能錯啊,難道他就願意親手殺了自己的叔父嘛?
難道房玄齡杜如晦不知道如此一來,家族必然要遭受一番情洗嗎?
陛下押下如此重大的賭注,怎麽可能不防備他們反複,單雄信這時候不在長安護持陛下親臨此地為的還能是什麽呢。
“來人,將翟讓拖下去,押送回長安!”
翟讓早年也不算什麽勇武之輩,何況現在大腹便便,很快便被拖拽下去,而其兄長自然是被斬首了。
之後眾人都沒有說什麽,紛紛回去休息了,但夜裏並不平靜,濟陰郡公左武衛大將軍單雄信抓了不少人。
但沒有斬首,隻是統統都押送回了長安,所有人都清楚,昨夜死了,遠比現在不死要好。
但大軍中的不穩定因素大部分已經除去了,眾將也都略微放鬆了些。
李密笑道:“他們啊,還是不了解陛下,沒見識過陛下的手段,跟著陛下順風順水的得了天下,還以為都是自家的功勞。”
不少將領跟著點頭,從軍的才明白,跟著陛下意味著什麽。
房玄齡則是有些擔憂:“雖不至擾亂社稷,但長此以往,必然是人禍不斷,對朝廷也不是好事。”
聰明人終歸是少的,真正了解當今皇帝的更是少之又少,總會有在眾多世家的誘導下謀反的蠢貨。
何況皇帝還惡了僧道,這群人也不是逆來順受的。
………………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