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大唐 268: 第269章
0%
墨書 Inktalez
    第269章 武举 0
 
    罗艺看了看他们道:“武举,可也是要考策问和兵书墨义的。” 0
 
    霎时一大半的人都歇了心思,他们能写自己名姓就算了不得了,兵书里面没几个字是他们能认识的。 0
 
    “嗨,咱不看兵书也照样打仗,那这武举于科举也没什么差别,都不是咱能掺合的。” 0
 
    张忽峍开口道:“策问和兵书墨义不通也不妨事,若能在长垛、马射、马枪、步射穿扎、翘关负重都得上上,也可当上武状元,可直入锦衣卫。” 0
 
    诸将赶忙将目光投向张忽峍,纵然他们与罗艺更亲近,但也知道,只要这位在,罗将军便还不能算真当了辽东的主。 0
 
    锦衣卫的大名,纵然他们在辽东也是听闻过的,传闻比当官作宰还快活,想杀谁就杀谁。 0
 
    “平国公,这都如何算是上上?” 0
 
    长垛便是用帛布制作的箭靶,箭靶绘有五个同心圆,在箭靶外约百馀步挽弓而射,每人十箭,若都不出四环,就算是合格,十支箭都射中最内一环的为上上。 0
 
    众将面面相觑,这合格倒还有点希望,想要上上就难了,他们没有一人有把握。 0
 
    有人奉承道:“恐怕也只有两位将军才有本事得上上,我等是差得远呢。” 0
 
    李世民皱眉反驳道:“帅才罕见,若卫国公是想通过武举选拔帅才,那可真是要担心选出些只懂得纸上谈兵的赵括了。 0
 
    赵括也没什么不好,起码天资可鉴,只要一开始不委托其大权,让他在阵中观摩,将所学与战事相结合,璞玉再好,也需雕琢打磨。” 0
 
    ………… 0
 
    ………… 0
 
    最后两人不欢而散,事情到最后只能是李密操办武举事宜,卫国公和秦王再也没见过。 0
 
    不过他们俩都已经这个地位了,再去争什么武状元,未免有以大欺小之嫌,徒惹人笑。 0
 
    还是当考教最显真才实学的才好,善将亦可为帅,便是在没有为帅的天赋,起码也是一员悍将,弓射马战总做不得假。” 0
 
    “悍勇者,自可在军中一步一步立功上升,武举设立,还是应当选出朝廷最缺乏的帅才。 0
 
    “秦王殿下,若只是想挑些匹夫,那在军中选拔就是,何必设武举取才呢? 0
 
    夫决胜之策者,在科察将之材能,审敌之强弱,断地之形势,观时之宜利,先胜而后战,守地而不失,是谓必胜之道也!” 0
 
    卫国公无疑更看中兵法韬略,而秦王更希望通过武举选拔骁勇善战的武将。 0
 
    但李靖态度坚决:“倘若为将者不谋而战,则无异于驱苍生而赴汤火,驱牛羊而啖狼虎。 0
 
    李靖坚持认为,武举不该变成比武大会,只选取出来一群武艺高强的莽夫。 0
 
    罗艺没说话,他自问在马枪、步射穿扎、翘关负重还有些把握,长垛和马射可就完全没把握了,张忽峍倒是最善弓射,且马枪也有一手。 0
 
    长安,按照皇帝陛下的旨意,武举由卫国公李靖主持,秦王李世民和阳都郡公李密为辅,他们聚在一起精细著武举的内容。 0
 
    李世民继续反驳,他自己就是天生的帅才,自然知晓同类有多罕见,他不明白李靖为什么妄想会有那么多璞玉。 0
 
    入住洛阳皇宫的李建成感慨万千,这座城也算是他眼瞧著建起来的,那时候杨素等人尚在。 0
 
    皇帝领著皇后去见了前朝皇后,其与几个孙女住在洛阳城外的一处别官之中,虽不复荣华富贵,倒也安乐自在。 0
 
    毕竟她的两个孙儿至今都还活著,可见皇帝有容人之量,那么她与孙女们,更是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0
 
    <div class="contentadv"> 0
 
    对她这种遭逢过大变的人来说,这已经是极好的情况了,萧氏对帝后甚是恭敬,帝后也以子侄晚辈自居。 0
 
    等落座后,萧氏郑重的行大礼,谢过皇帝以大礼迁葬自己的夫君。 0
 
    相谈一个多时辰后,帝后告辞离去,留下了众多从江南带来的礼物。 0
 
    对皇后而言,这是她的亲姑姑,没有她,萧氏在亡国入隋后,岂能有那般的好日子过。 0
 
    而对皇帝来说,萧氏曾经数次在杨广面前说他的好话,尽可能的安排他的前程,这份恩情他并没有忘记。 0
 
    回到洛阳皇宫后,皇帝便下旨让酅国公杨侑携妻儿赶来探望照顾其祖母。 0
 
    皇后对此欣然,于是狠狠的犒劳了陛下。 0
 
    第二天朝会,皇帝刚坐下,谏议大夫就出列上谏道:“陛下,长安乃是国都,武举一开,常数百千人,持挟弓矢持剑跨刀,出入皇城间,恐非所宜!” 0
 
    长孙无忌出列:“臣附议,明年改在其他地方举行武举考试为妥当。” 0
 
    李建成倒是不觉得千百人能闹出什么乱子来,毕竟他们没有甲,但臣子们所言也有道理。 0
 
    他现在对长安的掌控很深,没有什么可以瞒得过他,更别说是甲胄这种最犯忌讳的东西。 0
 
    不过往后儿孙未必就能如此了,上千悍勇精锐,若是突然得甲大开杀戒,还真就不好轻易镇压了。 0
 
    皇帝点头应允,兵部尚书房玄龄提议:“涿郡乃是陛下潜龙之地,臣以为… 0
 
    “陛下,雁门…” 0
 
    “朕决定往后武举就设在江都,江南天下文气之所在,但未免稍欠武德,文武若能并举,上马杀敌,下马治国,,方才是真英雄。” 0
 
    群臣还能说什么呢,这也不是商量,这是下旨。 0
 
    “吾皇圣明!” 0
 
    不过由此大家也知道了陛下所喜欢的,原来是文武全才,那么是要往这个方向去培养有天赋的子弟了。 0
 
    散朝后,不少世家子弟,都被迫多了一项功课,洛阳弓马都涨价不少。 0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如此了。 0
 
    而皇帝也逐渐恢复到了逼宫前的状态,对群臣没有那般严苛了,偶尔也会赐宴,或者对某位表现不错的臣子加以赏赐。 0
 
    朝廷紧绷了许久的神经终于缓缓松弛下来,随著年节将近,以及各地赶考士子到达洛阳,终于有了昔年那般热闹的光景。 0
 
    皇帝对此自然是乐于见成的,他已经狠狠立威过了,继续施行高压政策,与己与朝,都不是好事。 0
 
    ……………… 0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