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錦繡研山
老人微微一笑,道:“這隻雞嘛,就是普通的雞,關鍵在於佐料。那是我無意中在一本古中發現的,裏麵記載了很多奇妙的事情。其中有《食》這一篇,但裏麵好多佐料我找不到,也不知道是什麽。這個雞是我能找到的佐料最全的,不過還缺幾樣。但僅是如此,就已經非常美味了。”
張秋不由得連連驚歎,當初從趙平川口中,隻知道他爺爺對於星象八卦很有了解,恰好張秋又對這些神秘的東西感興趣,才有了這趟旅行。今日一見,趙平川爺爺果然是一位奇人。
張秋笑問:“那爺爺,這條魚,有沒有什麽特殊的地方呢?”
“你嚐嚐不就知道了?”
張秋用筷子夾起一塊,放到嘴裏細細嚐,江雪,劉芳菲,蕊蕊全都停下筷子看著張秋,等待著他的反饋。張秋眉頭凝起,又夾起一塊放到嘴裏,細細咀嚼。許久,張秋才道:“很平常。”
老人笑了,道:“很平常就對了,這條就是普通的魚,燉法也是普通的燉法。隻有這隻雞,算是老夫給你們的一個驚喜。”
老人的幽默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張秋又趁機和老人問了一些星象啊,八卦之類的東西。老人微眯起依舊明亮的眼睛,看著張秋道:“想了解這些,現在不是時候,等晚上。”
“好!”張秋爽快地答應。
一餐飯結束,張秋帶著三女收拾碗筷,老人神秘兮兮地叫走了趙平川。江雪看著外麵,好奇道:“你,爺爺叫走趙平川,會什麽呢?”
“我也不知道。”
蕊蕊也湊進來道:“你們覺得,會不會,爺爺不歡迎咱們住下呢?”
劉芳菲搖著頭道:“不會吧……我感覺爺爺人挺好的。”
“好是好,可咱們,畢竟人太多了。爺爺看起來,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蕊蕊在酒吧裏工作了三年,形形*的人見過不少,對於人的性格,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張秋也猶豫起來,不會真像蕊蕊的這樣吧,要真是這樣的話,住在趙平川家裏就不合適了。仔細想想又覺得是多慮了,老爺子明明和自己,要問這個問題,等晚上。要是自己走了,還怎麽問呢。
正在張秋思索之際,老人已經走回來了,笑嗬嗬地看著他們,笑道:“孩子們,爺爺還給你們準備了好東西呢。”
老人話音一落,趙平川就抱著個大西瓜從屋外走進來。放在吃飯的桌子上,拿刀切開,湯汁立刻沿著底部流出來。趙平川切成月牙形狀的塊,招呼眾人道:“剛吃完飯,吃點水果解解渴。”
張秋不客氣地接過一塊,頓時愣在當場,在屋子裏左看右看,問趙平川:“這個西瓜,怎是從哪裏來的?”
趙平川笑了:“外麵啊。”
江雪等人不知道張秋的話什麽意思,也紛紛去拿西瓜,等指尖觸碰到西瓜的一刹那,她們頓時明白了張秋的意思。屋裏沒有冰箱,院子裏更不可能有,那這西瓜,怎麽可能是冰的呢。難不成像雞一樣,也有什麽秘術?見過老人神奇的蕊蕊心裏這樣嚇唬自己。
老人也拿起一邊,在頂部咬了一大口,吐出兩粒黑晶晶的西瓜子,邊吃邊笑道:“平川,別逗你朋友了,告訴他們吧。”
趙平川笑道:“你們跟我過來。”
張秋等人跟著趙平川走到院子裏,往西一走,在一棵粗壯的柿子樹下,有一口六角形的青磚水井,水井上架著轆轤,一隻木桶吊在上麵晃來晃去。由於柿子樹幹的遮擋,來的時候眾人並沒有注意到院子裏還有一口水井。
“西瓜是在裏麵冰的,這可比冰箱好用多了。這也是為什麽,我屋裏有電視電腦,卻沒有冰箱的原因。”
張秋一麵感歎大自然的神奇,一麵走到井邊。俯到井邊,立刻便有一股寒氣撲麵而來,像把人直接置在數九寒冬。張秋往裏看去,黑漆漆的一片,什麽也看不清楚,就連波動的水紋都難以看見。
“你家真有意思。”眾人一致得出這個結論。
午飯後,老人照例去午休,和眾人打聲招呼就躺在一條竹躺椅上,烈日當空,知了開始鳴叫,沒一會兒,老人的呼嚕聲也跟著響起來。
張秋等人歇了一會兒,把所有行李放下,組團去爬研山。依舊是趙平川找來三輪,幾人上車,沿著大壩走有二十分鍾,一座山峰的形狀便越來越明晰。等上了柏油馬路,已經到了山腳上。隻不過,還要繞半圈才能到達開發出的山路。
張秋,江雪,蕊蕊和劉芳菲站在山腳下,抬頭仰望,一座並不算高聳的山峰矗立在麵前。彎彎曲曲的石梯盤旋而上,一旁的木欄杆上係滿了祈福用的紅緞子。在山的最高處,一座玲瓏寶塔顯示出它的寶相*。
趙平川指著前麵向大家介紹:“這裏,就是南灤縣最有名的研山,你們看山頂那一片岩石,像不像一隻臥著的老虎。”
經趙平川這一介紹,那片岩石遠遠望去,可不就是一頭臥著打鼾的老虎嘛,倒也正應了這火辣辣的氣。
“走吧,咱們上山。”趙平川前麵帶路,沿著修建的山路一路向上,中途張秋和趙平川還比賽誰先跑到山頂,結果兩個人就真的你追我趕跑上了山頂。兩人累的氣喘籲籲,紛紛坐在石頭上。好在山頂風大,吹起來特別舒服。
女生們也不甘示弱,雖然不跑,走也走到了山頂,其實多半要歸功於這座山並不高。在南灤縣境內,有很多大山,有些都被挖了取礦,隻有研山比較出名。上麵的文峰塔建於遼代,之後多次毀於戰火,清代曾經過兩次大修,但在76年的大地震中被震毀。現在的文峰塔是010年重建,才建成兩年不到,塔高1層,遠遠望去蔚為壯觀。
趁著休息,張秋去買了五瓶飲用水,普普通通的冰露在這裏一瓶賣到五元。張秋感歎,可以理解,畢竟把水弄上山很不容易。結果下山的時候就在另一側看到一條車道,別是人了,汽車都能直接開到山頂。
歇了一會兒,眾人又登上幾級石階到達文峰塔,高聳的寶塔正前方擺放著一座青銅大鼎,裏麵燃著一米多高的祭香。文峰塔周圍青煙嫋嫋,無數人買了香走到正麵祭拜,周圍的石欄上也係滿了祈福的紅緞。
張秋走到一旁買下一條,親手寫下江雪,一生摯愛,隨後掛到最近的欄杆。帶著祝福的紅緞帶在風中搖曳,忽然帶子鬆開,紅緞帶漂浮幾下便被卷到空中,隨風不知飛向哪裏去了。張秋抱著江雪,一直看著紅緞帶消失在際,才喃喃道:“我們的祝福飛向了遠方。”
張秋和江雪在這裏大撒狗糧,劉芳菲倒是無所謂,趙平川也見怪不該,唯獨蕊蕊覺得別扭,也去買來一根紅緞帶,神神秘秘地寫上祝福後,直接拋向了空中,消失在際。
劉芳菲問蕊蕊:“妹妹,你寫的什麽?”
蕊蕊嘿嘿一笑,道:“保密!”
文峰塔隻能圍著看上一圈,進塔的木門緊閉,一把銅鎖牢牢地插在上麵。趙平川指著一旁的院子推薦:“那裏是碧霞元君祠,每一個來研山的人,都要先到文峰塔燒香,再去元君祠祈禱,咱們也過去看看吧。”
江雪低聲問張秋:“這個碧霞元君,是何方神聖,我怎麽從沒有聽人起過。”
張秋搖搖頭,看著紅牆灰瓦的亭台樓閣道:“可能是道教的什麽神仙吧,我也不了解。”
“那咱們要祈禱一下嗎?”
“可以呀,心誠則靈嘛,討個吉利唄。”
張秋拉著江雪的手邁過高高的門檻走進去。迎麵就是一座披著紅袍的金身,給人一種*肅穆的感覺。整個大殿寬敞明亮,金身下的貢台上擺放著香爐和果盤。兩個手拿拂塵的道人侍立兩旁,目視前方,絲毫不受往來信徒及遊客的影響。
在大殿繞了一圈來到後院,一口直徑足有兩米的巨井展現在眼前。井邊長滿了青苔,從上往下看去,由灰到綠逐漸到黑,在井壁上,甚至長出了一顆碗口粗細的楊樹。趙平川爺爺家那口井和這個比起來,那可真是巫見大巫了。更加不可思議的是,這麽一口井,竟在山頂。這是人為,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呢?
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解答,趙平川也不清這口井的來曆。巨井旁圍滿了拍照的人,每一個見到這口巨井的人無不嘖嘖稱奇,甚至有一對抱著孩的夫婦,孩一直在懷裏哭鬧,媽媽抱著孩來到井邊時,孩都停止了哭鬧,睜著一雙好奇的眼睛打量著這個黑漆漆的洞口。意識深處的某種記憶似乎被喚醒,一口黑洞在自己麵前,自己遊啊遊,終於遊出黑洞,瞬間一股刺眼的亮光晃傷了自己的眼睛,自己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認準以下網址其他均為仿冒↓
()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