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太子萧天明的不喜由来已久,其根源便是那深植于心中的一抹白月光当今皇后。
因为皇后的关系,皇帝对二皇子萧逸尘的宠溺远超太子,内心深处也更希望自己和皇后的儿子二皇子能继承大统。
只是当初朝堂局势动荡不安,为了稳固朝纲,皇帝才无奈立了长子萧天明为太子,以安众臣之心。
如今,朝堂局势平稳,皇帝那颗本就偏袒的心也开始蠢蠢欲动。
不久前,他以太子玩忽职守为由,下旨将太子软禁在东宫反省,并且严令没有他的命令,太子不得踏出东宫半步。
这道旨意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宫廷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各方势力或明或暗地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站位,朝中气氛也随之变得愈发凝重而微妙。
东宫之中,一片死寂沉沉。
只剩下弥漫在空气中的压抑与凝重。
侍从们个个低垂着头,小心翼翼地穿梭于庭院回廊之间,生怕一个不小心便触怒了这位被软禁的太子殿下。
然而,太子却似置身事外,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镇定与从容。
他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袍,面容平静如水,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一种让人难以捉摸的深邃与沉稳。
在东宫禁足的日子,他或静坐在书房之中,手捧古籍,或于庭院内悠然踱步,或抬头仰望那片湛蓝的天空沉思,仿佛这东宫之外的风云变幻、权力倾轧皆与他无关。
太子心中早已如明镜一般。
深知此次被软禁背后,皆是皇帝的默许乃至主导,二皇子不过是皇帝手中用以试探和打压自己的一枚棋子罢了。
早在局势初现端倪之时,太子便已不动声色地开始布局。
只等一个恰当的时机到来。
二皇子萧逸尘听闻太子被软禁,心中的得意之情瞬间如汹涌的潮水般泛滥开来。
他迫不及待地赶来东宫,身着一袭绣满金线龙纹的紫色锦袍,头戴一顶八宝琉璃冠,腰束一条镶嵌着祖母绿的玉带,在一群的随从的簇拥下,趾高气扬地朝着东宫走去。
脸上更是毫不掩饰的狂妄。
“太子殿下,”
二皇子来到东宫,如入无人之境,直接推开东宫书房,故意拖长了音调,声音尖锐而刺耳,在这寂静的书房内显得格外突兀。
“瞧瞧您这失势的狼狈模样,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父皇已经对您彻底失望,这东宫怕是您也住不了多久了。”
言罢,他肆意地放声大笑起来,那笑声中充满了张狂与傲慢,狂妄的笑声在书房里久久回荡。
太子缓缓放下手中的书卷,抬起头来,眼神平静地望向二皇子,仿若在看一个无理取闹的孩童。
他站起身,不急不缓地说道。
“二皇弟,如此兴高采烈地赶来,不会就是想要嘲讽本王几句吧?你这般行径,莫说有失皇子的风度与体面,恐怕就连市井无赖见了,都会嗤笑不已吧。”
二皇子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萧天明,你少在这里故作镇定!你已被父皇厌弃,这储君之位迟早是我的。你若识趣,就识趣,莫要做那些无谓的挣扎,否则,休怪我不念兄弟之情!”
太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二皇子,你以为这太子之位你以为是你囊中之物了吗?你与皇后的那些小动作,以为能瞒天过海?这朝堂之上,忠君爱国之士众多,岂容你等肆意妄为、颠倒黑白?”
二皇子心中一紧,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他仍强装镇定,冷哼一声道。
“哼,萧天明,你就嘴硬吧!我倒要看看,你还能如何垂死挣扎。”
说罢,他一甩衣袖,带着侍卫们离去。
太子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他深知,二皇子此番前来,既是炫耀示威,亦是试探虚,想要看看自己还有没有其他后手。
10
二皇子在东宫对萧天明一番挑衅后,局势愈发紧张。
皇帝废太子的心意就和箭在弦上一般,朝堂之上众人皆噤若寒蝉,生怕卷入这场夺嫡风波之中。
东宫之中,太子依旧淡定从容,仿若一切尽在掌握。
一夜之间,东宫却陷入了一片喧哗太子失踪了。
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宫廷中炸开,皇帝龙颜大怒,下令严查太子的下落,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了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
原来,太子在被软禁之初,已已经预料到会这般,早早与东宫之中一位忠心耿耿且出身江湖的贴身侍卫暗中谋划。
这位贴身侍卫曾是江湖上的奇人异士,擅长易容、机关之术以及奇门遁甲。
他利用自己的专长,在东宫的一处隐秘角落悄悄挖掘了一条通往外界的地道,这条地道蜿蜒曲折,巧妙地避开了禁卫的巡逻路线,出口则位于京城郊外一处极为隐蔽的山林之中。
太子与老仆利用早已准备好的内应,成功引开了部分守卫,随后通过地道悄然离开了东宫。
他们乔装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混在人群之中,几经辗转,终于抵达了太子府。
太子府已经站满了被二皇子和皇后迫害的不愿与其狼狈为奸的大臣,还有武将。
众大臣见到萧天明过来,纷纷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如今奸佞当道,皇后与二皇子狼狈为奸,皇上被蒙蔽,这天下已是乌烟瘴气,臣等愿虽殿下一同,清君侧,诛杀妖后,还我朝纲朗朗乾坤!”
太子面色冷峻,微微点头。
“诸位快快请起,本王知道你们一片忠心。此次行动,关乎我朝之命运,我们务必小心谨慎,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此时的太子,心中激动,他知道,自己等待这一天已经太久太久。
随着萧天明一声令下,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向着皇宫进发。
士兵们士气高昂,喊杀声震天动地。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