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是说,这次的任命背后,还有梁群峰的手笔?”何舟神色一凛。
在永兴呼风唤雨两个多月,让他差点忘了自己还有梁家这个生死大敌。
“我怀疑你的这次职位调动,可能是被梁书记算准了,顺水推舟了一把,否则还不至于一位副书记、一位副市长联合反对我。”
林州市政法大院里,高育良长长地叹了口气,看着窗外的浓云,眉头紧蹙,“同伟啊,要是对于这份工作,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大胆的说出来。
我再想想办法,为你再活动活动。”
上任以来的第一项人事任命,就遇到了这样巨大的阻碍,这让高育良深刻地意识到,政坛的复杂程度,远远在学校之上。
而且,梁群蜂在背后推动这一切,到底有什么用意?
“老师,既然领导班子碰头会上已经做出了最后的决定,那我选择服从组织的命令。”何舟头低了低,不让高育良看到自己眸子里的神色。
和高育良说话,你得时刻认真揣摩他的一字一句,这个城府极深的男人说的每一句话,都需要翻来覆去地琢磨。
是,高育良的确是承诺了不喜欢可以换,但前脚高育良的提议刚被驳倒,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自己又让他为难,怕是以后再也难以得到他的支持了。
而且对于何舟本人来说,从县上来到市里工作,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一旦错过,想要从林业局这个跳板,跳到其他更重要、更能发挥才干的部门,也相当不容易,至少也得熬两三年时间。
与其如此,他还不如先答应下来,两三年时间,说不定他已经在刑警大队队长的位置上做出一番成绩,再往上爬一个台阶呢!
再说了,高育良再怎么说也是林州市的政法委高官,有限的几位巨头人物之一,梁群蜂的手伸得再长,也很难越过高育良去。
除非他有机会离开汉东,否则在高育良眼皮子底下做事,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一旦离开汉东,他可能走的道路就会与侯亮平的路子重合,缺乏治理一方的机会。
成为要害部门的一把手有可能,可想要成为权势滔天的封疆大吏,却基本不可能。
组织上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你能想明白,自己走出来,老师很高兴。”
高育良对何舟的回答很满意,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同伟啊,你这么机灵,老师相信你,即便是在刑警大队队长的位子上,也能干得很好。”
何舟心下一个咯噔。
果然,‘但是’或许会迟到,却永远也不会缺席。
高育良盯着何舟,眸光闪烁,“但是,在新岗位上,你不能玩在永兴林业局的那一套。
到了新岗位之后,也不要急于表现,要多看多想多问,少说话,先了解林州公安系统的真实情况之后,然后再对症下药,将某些顽疾、枝杈,连根拔起!!”
嘶!
何舟深吸了口气,似乎他明白了为何高育良似乎正在遭受常副书记、钱副市长的联合威逼,但在电视剧里却毫无疑问地取得了最终胜利了。
高育良在示敌以弱!
就像是一条毒蛇一样,惯于伪装自己,只为出手时的那雷霆一击。
坦白说,高育良初来乍到,又是刚从学校步入政坛,在林州缺乏根基,能在两位主要领导的攻势下勉强站稳脚跟,可以说是手腕相当老辣了,但谁能猜到,他居然还是故意示敌以弱,在下一盘谁都看不懂的大棋。
难怪电视剧里高育良在十几年时间里,步步高升,最终坐稳省政法高官的位子,还试图对省委一把手的位子发起冲击!
如果不是恰逢反腐败的大背景下,沙瑞金手持尚方宝剑空降,谁敢保证高育良就一定不会成功?
看来,高育良之所以能走到那一步,赵立春的支持只是一方面,他本人的老谋深算,老成谋国,才是重中之重。
念及此,何舟身形微震,点了点头,算是把高育良的话听进去了。
他已经听明白了高育良话中的线外之音。
他的情况,其实与跟高育良本人有些类似,那就是初来乍到,是个十足的外行,专业素养不足,往往多说多错。
一旦祁同伟贸然插手具体的工作,很可能忙中出错,被人抓住痛脚进行攻击,得不偿失。
最好,还是先沉淀下来,先学习积累相关的刑侦调查知识,再或暗中或明里收复一套可靠的班底,然后凭借着这个班底,逐步地开展相关工作。
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而不是一上任,就急不可耐地彰显权威。
只不过,何舟虽然面上一副俯首帖耳的姿态,但心里其实并不完全赞同。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行事作风。
高育良性情稳重,老谋深算,自然是看三步走一步,只是永远向前,在黑夜中摩梭着前行,不问速度。
这就是高育良心目中最真实的想法。
他与我们印象中的长辈人物的想法别无二致,正因为走过的桥、走过的路足够多,栽过跟头,这才时时提醒我们要小心翼翼,谨言慎行,以防跌倒,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但从何舟的立场上看,他本人的性格,就决定了他不可能亦步亦趋地跟着高育良的节奏。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换作是政坛也一样,不想升官的政界人物,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员。
电视剧里的祁同伟,其实也只是在大方向上与高育良保持一致,可在具体细节上,他同样有着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对于高育良的耳提面命,他会认真听,会记在心里认真学习揣摩,但却不一定会采纳。
祁同伟从来都不是别人的影子,它也从来都没想过一辈子都做别人的影子人物。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