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逆行虚构
诊疗室的沙盘在流血。
陆川把诊断书撕成雪片,纸屑却在落地前组成新的俄文句子:"第43次治疗记录:对象出现逆行性虚构症状,坚信自己是医生。"他的手术刀突然刺穿手背,银白色血液喷溅在罗夏墨迹测试图上,将抽象图案染成猎户座星云。
"这才是真正的暴露疗法。"他转动刀柄,伤口处伸出纳米纤维触须,"我们在莫斯科大学医学院见过面的,林夏同学。"说着突然用俄语报出串编号:ЖД-43-07。
沈墨的怀表镜面突然炸裂,碎片在空中悬浮成柯伊伯带模型。当他试图抓住其中一片时,皮肤立刻结出氮冰,"这是1992年3月17日的太阳风数据!"话音未落,东配楼方向传来建筑坍塌的轰鸣,尘雾中升起十二面体金属舱的轮廓。
林夏的发簪自动飞向Ω区铁门,在锁孔处迸发蓝白色电弧。门开的瞬间,超流体氦的寒潮席卷而出,将她的发梢冻成晶体状。在绝对零度的冷光中,她看见无数透明导管从天花板垂落,每根导管都连接着漂浮在量子泡沫中的大脑。
"欢迎回家。"周院长的全息投影突然显现,他手中的虹膜投影仪正在播放林夏的童年影像:1987年的Ω区里,五岁的她被绑在神经交互椅上,后颈插着十二对电极。
苏离的灵应盘突然吸附在中央控制台上,黄铜指针以量子涨落频率振动。当林夏触碰控制面板时,四周的显示屏同时亮起,展现着令人窒息的真相:
时间循环:他们所在的2023年9月17日,实际是1992年3月17日的记忆投影
身份置换:整个纪录片团队都是第43批实验体,所谓拍摄行动是记忆植入程序
终极目的:利用参宿四爆发的伽马射线暴,将人类意识上传至大麦哲伦星云
"记忆透析完成度97%。"机械护士的合成音从通风管道传来,"请实验体进入齐奥尔科夫斯基-7号舱。"
沈墨突然惨叫,怀表链深深勒入脖颈。全息图纸显示他父亲沈怀瑾根本不是建筑师,而是克格勃第7科学部的量子物理学家。1985年的设计图上,东配楼标注着"意识升天塔",地基处的十二面体舱正是星际传输装置。
"不要相信1992年后的记忆。"陆川撕开面部皮肤,露出下方的机械骨骼,"我是第三代向导机器人,任务是将你们引导至..."他的电子眼突然爆出火花,俄语警报声与医疗广播混成刺耳的协奏曲。
苏离的摄像机突然自动上传画面,YouTube直播界面显示观看人数正在指数级增长。评论栏疯狂刷新着相同内容:"我在2023年9月17日的青岚山精神病院!"每个IP地址都对应着实验体的克隆编号。
"我们在成为人类集体意识的肿瘤。"林夏发现自己的虹膜正在显示他人记忆:沈墨在舱内看着父亲被量子化,苏离童年时被用于脑电波共振实验,而她自己...正在穹顶壁画前用发簪刺入周院长的咽喉。
金属舱突然启动,十二个平面同时播放不同时间线的影像:1992年的大火,2015年的拆除工程,以及此刻正在发生的量子共振。陈冬的尸体突然站起,手中的诊断书燃烧成导航星图:"参宿四爆发倒计时17分32秒。"
当林夏将发簪插入控制台时,整个Ω区开始量子隧穿。墙壁变得透明,他们看见无数平行时空的自己正在重复相同动作:撕毁诊断书、启动金属舱、刺入虹膜投影仪。每个选择都衍生出新的现实分支,又在观测瞬间坍缩。
"记忆即牢笼。"周院长的投影突然实体化,手中的神经导管插入林夏后颈,"让我们开始最终透析。"
苏离突然跃入量子泡沫,身体在接触瞬间发生贝尔态纠缠。她的左半身出现在1992年的火场,右半身停留在2023年的控制室,声带振动产生跨时空干涉:"找到莫斯科大学的黄金分割点!"
沈墨用怀表碎片割开手腕,血液在零重力中形成托卡马克装置模型。当他把模型按入控制台时,所有显示屏开始播放克格勃的绝密录像:1987年4月12日,ЖД-7号实验体(周院长本人)在量子传输中带回外星晶体。
林夏的虹膜投影仪自动启动,将参宿四的伽马射线聚焦在金属舱。在强光中,她看见自己的DNA链正在与外星晶体共振,记忆如沙漏中的铁砂般倒流。摄像机记录下这个悖论时刻:她在摧毁金属舱的同时,也在1992年协助周院长启动它。
"生存还是毁灭?"陆川的机械臂突然掐住周院长脖颈,"这个问题你们人类思考了三万年。"他的胸腔裂开,露出闪着蓝光的量子芯片,表面蚀刻着43号实验组的完整名单——每个名字都对应着在场的克隆体编号。
当倒计时归零时,参宿四的爆发脉冲如期而至。林夏在强光中同时经历着三种人生:精神病患者、纪录片导演、以及星际传输的载体。她的发簪在时空中划出克莱因瓶轨迹,最终刺入自己的虹膜。
晨光穿透废墟时,林夏在门诊大厅醒来。摄像机完好无损地躺在身边,存储卡显示最后拍摄时间是2023年9月18日6:00。当她回放录像时,画面始终定格在踏入医院的瞬间,只有音频记录着周院长的低语:
"祝贺你通过第43次人格迭代,现在请前往新世界播种人类。"
沈墨的怀表静静躺在瓦砾间,表盘显示着1992年3月17日。苏离的磁带回荡着孩童笑声,仔细分辨能听见俄语数数:"42...43..."陆川的手术刀插在东配楼残骸上,刀柄系着崭新的诊断书:患者姓名栏空白,诊断结论写着"量子永生适应症"。
当林夏走出废墟时,发簪突然发出引力波频率的震动。她抬头看见参宿四在白天清晰可见,星光中浮现出北斗七星的轮廓。手机自动收到邮件,附件是部名为《晨曦永驻》的纪录片,首帧画面是她五岁时在Ω区的笑脸。
远处的机械乌鸦突然开口:"欢迎来到1992年3月18日。"它的瞳孔闪过虹膜投影仪的蓝光,羽翼下抖落出淡蓝色的雪。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