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烽火义途》 63: 第六十三章
0%
墨書 Inktalez
董卓出了郿坞,浩浩荡荡的队伍直奔长安。前有旗帜引路,后有护卫簇拥,车队行进间尘土飞扬,气势颇为壮观。董卓坐在华丽的车厢内,面露得意,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加冕为帝,万民朝拜的景象。 0
 
然而,车队行至三十里处,忽然传来“咔嚓”一声巨响,董卓所乘的马车猛地一震,随即向一侧倾斜,车轮竟然折断了。护卫立刻上前扶住车厢,喧哗声中,董卓被搀扶下车,脸上满是惊讶与不满。 0
 
“怎么回事?”董卓皱眉喝问,目光中带著一丝不耐。 0
 
护卫战战兢兢地回答:“太师,车轮突然断了,恐怕无法继续前行。” 0
 
董卓脸色阴沉,冷哼一声:“罢了,备马来!” 0
 
片刻后,一匹骏马牵到董卓面前,他翻身上马,继续向前行进。然而,不过十里路,那匹马突然狂躁不安,嘶鸣声刺破寂静,随即挣断辔头,前蹄高高扬起,几乎将董卓掀下马背。 0
 
护卫们慌忙上前安抚烈马,董卓稳住身形,脸上浮现一丝不安的阴云。他转头看向身旁的李肃,语气中透著试探与疑惑:“车折轮,马断辔,这些异象是何兆头?” 0
 
李肃神色未变,拱手上前,语气恭敬而镇定:“太师,这正是天意的显现。车轮断裂,象征太师即将告别旧日繁琐;辔头断裂,象征太师将换乘新的玉辇金鞍,象征天命归心!这一切,正是太师受禅的吉兆。” 0
 
董卓听罢,阴沉的脸色瞬间缓和,随即露出满意的笑容,点了点头:“果然是天命不可违。很好,快些启程,莫要耽搁我登基的大事!” 0
 
李肃微微低头,掩去眼中一闪而过的寒光,嘴角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0
 
翌日,董卓的车队继续向长安进发。行至半途,天气骤变,原本晴朗的天空被昏暗的雾气覆盖,狂风四起,夹杂著枯叶与尘土,将整个队伍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马匹受惊,嘶鸣声此起彼伏,士兵们纷纷停步,眼中透著不安。 0
 
董卓坐在车中,掀开帘幕,皱眉望向外面的异象,脸色沉沉:“这是什么情况?莫非有什么不祥之兆?” 0
 
李肃紧跟在车旁,听到这话,立刻策马靠近,拱手道:“太师勿忧!此乃天象异动,昭示太师即将登龙位,自然有红光紫雾来彰显天威。这正是大吉之兆,请太师放心。” 0
 
董卓的眉头舒展了些许,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哈哈,果然是天意不可违!加速前进,莫让天命久等!” 0
 
队伍继续向前,终于抵达长安城外。城门大开,百官早已列队迎接。旌旗招展,鸣锣声震天,众人伏地叩拜,口呼“恭迎太师”。然而,众人之中,唯独不见董卓的心腹谋士李儒。 0
 
董卓扫视人群,眉头微皱,问身旁护卫:“李儒何在?” 0
 
护卫低声回报:“太师,李儒大人因病重在府,未能前来迎接。” 0
 
董卓略一思索,随即挥手示意:“罢了,这些小事不足挂怀。” 0
 
 
入得相府,吕布亲自前来贺喜。他身著甲胄,步履铿锵,拱手跪拜道:“恭喜太师即将登基,成就万世之业!” 0
 
董卓满面笑容,语气中满是宠溺与骄傲:“奉先,我登九五之尊,你当总督天下兵马,助我守护这大好江山!” 0
 
吕布跪地叩首,声音铿锵:“布必不负太师所托,竭力辅佐,护卫朝廷!”随后退至帐前歇宿。 0
 
入夜,长安郊外寒风呼啸,远处传来一阵稚嫩的歌声,随著风声断断续续飘入董卓的帐中。歌声清亮却透著诡异,唱道: 0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 0
 
董卓眉头紧皱,脸色阴沉,招手唤来李肃,沉声问:“这些童谣,听来悲切,是否不祥?” 0
 
李肃站在帐外,深吸一口气,随即进入帐中,神情镇定:“太师勿需多虑。童谣不过是世人愚见,并无实质意义。依臣之见,这诗意喻刘氏气数已尽,而董氏必兴,正是天命归顺的象征!” 0
 
董卓眉头稍展,面色缓和,露出一丝轻笑:“果然如此!这些庸人俗语,倒也有几分趣味。” 0
 
他转身坐下,端起酒盏,似乎将所有的不安抛之脑后,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中。 0
 
黎明时分,董卓车队整装待发,仪仗队列成排,旌旗招展,甲士森严。董卓身著华服,坐在豪华的车中,满脸得意,眼神中透著势在必得的狂妄。他身边的李肃手握宝剑,紧随其后,目光不动声色,暗藏杀机。 0
 
车队刚行不远,忽见一道人出现在道旁,身穿青袍,头裹白巾,手中举著一根长竿。竿上缚著一丈白布,两端各写著一个“口”字,随风招展,分外醒目。众人见此异象,议论纷纷。 0
 
董卓掀开车帘,眉头一皱,冷冷问道:“这道人是何来历?他手中的布意图为何?” 0
 
李肃立刻上前,压低声音回道:“太师勿虑。这道人乃妄想之徒,所谓‘心恙之人’,多是心中有疾,无需放在心上。” 0
 
董卓冷哼一声,挥手道:“驱走他!莫要影响仪仗威仪!” 0
 
随即,几名护卫上前喝斥,道士被驱赶而去。车队继续向皇宫行进,城中百官早已在路旁列队,身著朝服,跪伏迎接。仪仗队的鼓乐声与百官的颂声相辉映,董卓看在眼里,心情愈发得意,嘴角微微上扬。 0
 
李肃策马靠近,手握宝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语气恭敬:“太师,前方已至北掖门。” 0
 
董卓点头,车队进入北掖门,护卫的甲士忽然被拦在门外,只剩下御车前后的二十馀人得以随行。董卓未加在意,继续向殿内进发。 0
 
进入皇宫正门时,董卓忽然瞥见前方殿门外,王允等群臣已然列队而立,每人手中皆持一柄宝剑,目光如炬,神色凝重。这不寻常的一幕令董卓心中一凛,他猛地坐直身体,转头低声问李肃:“王允等人为何持剑而立?这是何意?” 0
 
 
董卓尚未等到李肃回答,便感到车辇猛然一震,李肃一声不吭,手扶车沿,推车直入正殿。董卓皱眉,隐隐感到不对,刚想开口,却听见殿外一声高呼: 0
 
“反贼董卓已至!护卫何在?” 0
 
声音如雷,回荡在大殿之中。董卓大惊,猛地坐起,转头向四周望去,却见两侧的屏风后忽然杀气腾腾,转出百馀名甲士,手持长戟利槊,目光凌厉,直逼而来。 0
 
“反了!反了!”董卓怒吼一声,伸手摸向腰间,但他的甲胄过于厚重,行动迟缓,尚未拔出佩刀,几柄枪戟已然刺来。他勉力躲避,仍被一戟刺穿左臂,鲜血瞬间溅满车厢,他痛得大叫一声,重重摔下车来。 0
 
倒在地上的董卓,脸色惨白,满面冷汗,捂著血流如注的左臂,咬牙怒吼:“奉先!我的奉先在哪里!快救我!” 0
 
话音刚落,一道高大的身影从车后闪出,脚步铿锵,手执方天画戟,声音冷冽如冰:“吕布奉诏讨贼,董卓,你罪该万死!” 0
 
董卓一见吕布,眼中露出一丝绝望与不可置信:“奉先……是你……” 0
 
吕布冷冷注视著倒地的董卓,双目炯炯如燃烧的火焰。他未再多言,手中方天画戟猛然向前刺出,直取董卓咽喉。董卓瞪大双眼,喉中只来得及发出一声嘶哑的吼叫,便被画戟贯穿,无力地瘫倒在地。 0
 
几乎同时,李肃挥剑一闪,已将董卓的头颅斩下,提在手中,高声呼喊:“国贼董卓,伏诛!” 0
 
吕布站在董卓的尸体前,左手持戟,右手从怀中取出天子诏书,高高举起,大声宣布:“吕布奉天子密诏,讨贼臣董卓!其馀无辜之人,不必惧怕!” 0
 
殿内众将士见董卓已死,无不跪地叩首,齐声高呼:“万岁!万岁!”声音震天,直冲云霄。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