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和韩遂站在军帐内,目视桌上的地图,脸色凝重。军粮早已耗尽,士兵疲惫不堪,内应又遭暴露,长安城内的谋划彻底失败。韩遂叹了一口气:“粮草已绝,内外无援,恐无力再战,必须退兵了。”
马腾点头,面色苍白,但语气果断:“当务之急是保全兵马,我们即刻拔寨后撤,先回西凉稳固,再伺机而动。”
当夜,西凉军悄然拔营,向西撤退。消息很快传到长安,李傕与郭汜得知后冷笑不止,立即下令追击。张济领军追击马腾,樊稠则率军赶韩遂,企图趁其撤退之际斩草除根。
张济的军队迅速逼近马腾的后军,战鼓声震天,兵刃交错。马超在阵后断后,见张济军追击势如猛虎,冷哼一声,策马提枪迎上。他长枪挥舞如风,瞬间杀入敌阵,所向披靡。张济手下士兵被杀得人仰马翻,阵脚大乱,不得不下令撤退。
另一边,樊稠的追兵距韩遂的队伍越来越近,陈仓城近在眼前。眼见后军即将被追上,韩遂勒马回头,面对追击而来的樊稠,高声喊道:“樊稠,我与你同乡相识多年,今日何至如此无情?”
樊稠一愣,也勒住马,冷声回道:“上命在身,不得不追!”
韩遂叹了一口气,语气中满是无奈:“我此行,本为国家而来,并非私图。既是同乡,为何如此相逼?”
樊稠听罢,沉默片刻,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抬头看著韩遂,最终一甩马缰,低声道:“我不追了,回营去吧。”说罢,他调转马头,率军返回。
韩遂望著樊稠的背影,松了一口气,随即策马带军队迅速撤离。
然而,樊稠放走韩遂的消息很快被李傕的侄儿李别得知。他带著密报回到长安,将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傕。李傕听后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樊稠竟敢纵敌,擅自违抗军令!这分明是叛逆之举!”
郭汜闻言,连忙劝阻:“目下形势不稳,内忧外患未平,切莫动干戈引发更多动乱。”
此时,贾诩从容站起,目光冰冷,语气平静:“将军若在此时兴兵讨樊稠,恐会引发军中不安,反招更大的祸端。不如设宴庆功,邀请张济与樊稠参加,席间将樊稠擒下处决,既能震慑军心,又不费一兵一卒。”
李傕冷笑一声,抬手一拍案桌:“此计甚妙,就依先生之言!”他转身命令部下:“传令下去,设宴庆功!”
李傕命人于城内大设筵席,邀请张济与樊稠赴宴。宴席摆设得极为奢华,金杯玉盏,佳肴满案,烛光摇曳间气氛显得格外热闹。张济与樊稠进帐时,李傕满面笑容,亲自迎接,热情招呼二人入座:“今日得两位将军鼎力相助,大破西凉军,特设此宴,共襄庆功!”
樊稠闻言,心中微有戒备,但见李傕态度诚恳,又见席间歌舞助兴,气氛融洽,便逐渐放下心防,与张济同席畅饮。李傕频频举杯敬酒,谈笑间让二人不觉放松警惕。
酒过半巡,樊稠端起酒杯正欲再饮,却见李傕脸色骤然一沉,原本满面笑容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冷厉与怒意。他猛地一拍案桌,厉声喝道:“樊稠!你与韩遂暗通款曲,意欲何为?莫非想要谋反不成?”
樊稠大惊,酒杯跌落在地,脸上满是不可置信:“大将军,这……这从何说起?末将从未有此心思!”
然而,李傕根本不给他辩解的机会。他冷笑一声,抬手挥下,厉声喊道:“来人!将这逆贼斩首!”
话音刚落,帐外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齐齐涌入,手持锋利兵刃将樊稠团团包围。樊稠还欲抗辩,然而刀光一闪,已被一刀斩于席下,鲜血溅满地面。
张济见状,惊得酒杯脱手,跪伏于地,浑身颤抖不已:“大将军息怒!末将对您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李傕见状,脸色稍缓,起身将张济扶起,语气平静却带著几分威慑:“樊稠勾结外敌,意图造反,自然该诛。张将军乃我心腹,何须如此惊惧?以后西凉军的残部,便交由你统领。”
张济强忍心中惶恐,低头连声称谢:“多谢大将军信任,末将必誓死效忠!”他勉强镇定心神,辞别后迅速回到弘农驻扎,远离是非之地。
自从李傕与郭汜击退西凉军,长安局势稍有稳定,朝廷内外不再有人敢对他们挑衅。然而,国内民生困顿,百姓怨声载道。贾诩多次进言劝道:“将军,当今乱世,应该抚慰百姓,结交贤士,这样才能稳固根基,保长久之安。”
李傕听后若有所悟,命部下稍稍减少暴行,又召集地方贤士入朝参议,朝廷才开始显露一丝生机。
正当此时,青州地区传来噩耗——黄巾军死灰复燃,各地匪徒蜂拥而起,聚众数十万,劫掠城池,残害百姓,声势甚为惊人。李傕与郭汜闻讯,面色凝重,连忙召开会议商讨对策。
太仆朱隽站出,拱手建言:“将军,眼下黄巾军乱世作孽,百姓苦不堪言。若想平定山东群贼,臣愿推荐一人,他定能克日而破之。”
李傕急问:“此人是谁?”
朱隽沉声答道:“东郡太守曹操,字孟德,智勇双全,素有威名。此人治军严明,深受士卒爱戴,麾下军队训练有素。若能命他征讨黄巾,胜利指日可待。”
郭汜也附和道:“孟德确实是一员良将。可知此人现在何处?”
朱隽回道:“操正在东郡驻守,手下兵强马壮,完全有能力应对此事。”
李傕大喜,立刻命人起草诏书,亲笔盖印,命使者星夜将旨意送往东郡。使者骑快马风尘仆仆而至,曹操接旨后,恭敬拜领,随即整军出发。
曹操与济北相鲍信会合,共同商讨作战计划。他谨慎行事,将兵分数路,准备逐步清剿黄巾馀党。然而,鲍信性情急躁,率军突入敌军腹地,未曾设防,终遭伏击,战死沙场。
曹操闻讯后大怒,亲率主力追赶黄巾军,直奔济北。一路上,他克敌制胜,军威大振。许多黄巾馀众见势不妙,纷纷投降。曹操命降军为前锋,重新编组,让这些曾经的贼军带路攻打其馀据点,屡屡奏捷。
百馀日内,曹操收降了数十万黄巾馀党,安抚流民男女逾百万人。为扩充战力,他从降军中挑选精锐士卒,编为“青州兵”,成为自己麾下的一支强大力量,其馀人则遣返回乡务农。
捷报传回长安,李傕与郭汜听闻曹操短短数月内平定黄巾,收降如此众多兵马,惊叹不已。朝廷下令嘉奖,加封曹操为镇东将军,声威更胜从前。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