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六月初三,长安城内一片寂静。李世民站在秦王府的庭院中,仰望着深邃的夜空,心中充满了沉重的忧虑。他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最近,李世民明显感觉到太子李建成对他的敌意越发强烈。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李建成当众讽刺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声称自己才是真正的战场统帅。这番话让李世民在群臣面前颜面扫地,也让他的心中燃起了无尽的怒火。
李世民在心中反复思量着自己的处境。李渊对他的猜忌日益加深,这一点从李渊剥夺他调兵遣将的权力就能看出来。而且,李渊还以防止内乱为由,命令李世民削减府兵人数。这使得李世民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二公子,您找我?”宇文士及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李世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见宇文士及站在门口,便淡淡地说道:“宇文将军,进来吧。”
宇文士及走进房间,行了个礼,说道:“不知二公子找我有什么事?”
李世民示意他坐下,开口说道:“宇文将军,你一直跟随我左右,对我的忠诚我心知肚明。如今,我面临困境,特来向你请教。”
宇文士及心中一凛,他明白李世民所说的困境指的是什么。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而李渊对李世民的猜忌也使他的处境愈发艰难。
“二公子,如今的局势确实不容乐观。”宇文士及沉声说道,“太子殿下在父皇面前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而我们这边却屡遭打压。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二公子的安危都会受到威胁。”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可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宇文士及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二公子,非常手段或许才是唯一的出路。”
李世民心中一震,他明白宇文士及所说的“非常手段”是什么。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如今的局势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他很可能会被李建成彻底打压,甚至失去性命。
“宇文将军,我明白你的意思。”李世民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可是,这样做真的可行吗?一旦失败,我们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宇文士及坚定地说道:“二公子,如今我们已经没有其他选择。如果我们继续坐以待毙,结果只会更加糟糕。只有采取非常手段,才有可能扭转局势。”
李世民停下脚步,看着宇文士及,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好!那我们就赌一次!但具体要怎么做,还需要详细的计划。”
宇文士及点了点头,说道:“二公子放心,我早已开始着手准备。我们可以在玄武门设伏,待太子和齐王入朝时,一举将他们击杀。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掌控局势。”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说道:“玄武门?那里是皇宫的要冲之地,守卫森严,我们的人能否顺利埋伏?”
“二公子不必担心。”宇文士及答道,“我早已安排妥当。我们的人已经混入玄武门的守卫之中,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动手。”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说道:“好吧,那我们就按这个计划行事。不过,行动之前,你一定要确保所有的安排都万无一失。绝对不能让任何人提前察觉到我们的计划。”
宇文士及拱手道:“二公子放心,所有的事宜我都已经安排妥当。接下来,只需要等待时机成熟即可。”
与此同时,李建成也正在东宫中忙碌着。他下令将东宫的守卫人数增加一倍,并且亲自检查了所有的防御设施。李建成知道,李世民已经到了狗急跳墙的地步,很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手段。
“殿下,这是您要的肥皂和牙刷。”一名宫女拿着几块新做的肥皂和一把牙刷走了进来。
“嗯,放着吧。”李建成头也没抬地说道。他正在查看一份关于东宫守卫的名单,想要确保每个位置都安排得当。
“太子殿下,您又在忙什么呢?”郑观音款款走进来,轻声问道。
李建成抬头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观音,我正在检查东宫的守卫名单。最近局势紧张,不得不小心防范。”
郑观音点了点头,走到李建成身边,轻声道:“夫君,我知道你是为了保护东宫的安全,但你也别太劳累自己。你的身体要紧啊。”
李建成握住郑观音的手,说道:“我知道,我会注意的。你放心吧。”
郑观音微微一笑,不再多言。她知道李建成一旦忙碌起来,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很难顾及到自己的身体。她只能在旁边默默地支持他。
夜幕降临,长安城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李世民站在秦王府的庭院中,抬头仰望着星空,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自己即将迈出的这一步,将会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二公子,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宇文士及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李世民转过身来,看着宇文士及,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我们就静待时机。”
李世民知道,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斗争,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而他,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无论结果如何,都必须拼尽全力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安城的局势愈发紧张。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两人都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李建成在东宫中加紧训练自己的侍卫,同时与朝中的大臣们频繁往来,试图争取更多的支持。他知道,自己的军事力量不如李世民,必须在朝堂上争取优势。
而李世民则在秦王府中秘密集结兵马,暗中与一些将领达成协议,准备在关键时刻起兵。他深知,自己必须在军事上占据上风,才有机会夺得太子之位。
整个长安城,仿佛都笼罩在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压抑氛围之中。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一刻的到来。
李世民在秦王府中召集心腹,商讨政变细节。他们决定在李建成和李元吉入朝时,在玄武门设伏,将其击杀。同时,安排部分兵力控制太极宫,劫持李渊,以确保政变成功。
“诸位,成败在此一举!”李世民目光炯炯,“我已联络部分禁军将领,他们会在关键时刻倒戈相向。只要我们控制了玄武门,就能掌控全局。”
心腹们齐声应诺,士气高涨。李世民的计划周密,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尽管知道此行动辄天下大乱,但为了权力,他们愿意放手一搏。
与此同时,李建成也在东宫中与幕僚们紧急商议对策。情报显示,李世民近期频繁调动兵马,且与部分禁军将领有秘密接触,政变风险日益增大。
“孤已命人加强东宫守卫,并在关键路口布置眼线。”李建成沉声道,“若李世民敢轻举妄动,我们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魏征出列拱手:“殿下,李世民图谋不轨,证据确凿。臣建议立即上奏陛下,请求调兵将其拿下,以绝后患。”
李建成摇头:“不可。李渊对李世民仍有忌惮,若无确凿证据,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再者,调兵需诏令与兵符,掌控在陛下手中,非我所能轻易启用。”
“那殿下打算如何应对?”徐师谟急道。
李建成胸有成竹:“孤已安排贾剑作为替身,必要时可混淆视听。此外,华映和于敏捷两人武功高强,可暗中保护殿下左右,确保安全。”
众人闻言稍安,冯立抱拳道:“殿下,长林军已整装待发,随时可为殿下效力。”
李建成点头:“好。你率长林军隐蔽待命,一旦有变,即刻响应。”
冯立领命而去,李建成继续部署:“魏征,你速去联络朝中大臣,晓以大义,争取更多支持。赵弘智,你负责与禁军中我方眼线保持联络,随时掌握动态。”
魏征与赵弘智齐声应诺,匆匆离去。李建成环视众人:“诸位,非常时期,需同仇敌忾。有孤在,必保诸位周全。”
众人齐声高呼,士气振奋。李建成深知,这场权力之争已到白热化阶段,唯有果敢应对,方能化险为夷。
夜幕低垂,长安城被黑暗吞噬。李世民身披重甲,立于玄武门畔,身旁是精挑细选的五百死士。他们手持利刃,杀气腾腾,等待着猎物入网。
李世民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四周。他清楚,此战关乎生死成败,绝不能有丝毫闪失。身旁的宇文士及轻声汇报:“二公子,东宫与齐王府方向已有动静,目标即将入朝。”
李世民微微点头,内心却波涛汹涌。他知道,一旦行动,便是血流成河的结局,但为了皇位,他已别无选择。
与此同时,李建成在华映与于敏捷的保护下,悄然朝玄武门行进。他面带微笑,心中却如明镜,清楚李世民的阴谋。按照计划,贾剑假扮成他的模样,与李元吉一同前往,吸引政变势力的注意力。
“太子殿下,前方就是玄武门,属下已察觉敌意,是否要变换路线?”华映低声道。
李建成摆手:“不必。孤自有安排,只需按计划行事。”
他心中自有定数,政变的火药桶已点燃,只待一声霹雳,便可引发惊天动地的巨变。
而在太极宫中,李渊也在心腹太监的侍候下,焦急地等待着早朝的开始。他隐隐察觉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氛,却未料到政变的阴云已笼罩头顶。
随着早朝时间的临近,太极殿外聚集的文武百官也察觉到了异常。一些与李建成关系密切的大臣面露忧色,而李世民的亲信则暗藏杀机。
整个长安城,仿佛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一刻到来。这一刻,将成为大唐历史上的转折点,开启一个新时代,或陷入无尽的动荡。历史的车轮,正缓缓碾过,无人能预知结局。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