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大唐 55: 第55章
0%
墨書 Inktalez
    几天后李靖顺利晋升为翊师将军,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李建成的能力,别看只是升了一品半,但这可是无功无绩平白升上去的。 0
 
    而且很显然只是暂时的,后面稍有些功绩,便会再升。 0
 
    李靖的大名再次响彻京城,不管旁人心中如何作想,但见到了总要笑著上前见礼并称呼一声李公。 0
 
    在太子对他的宠信没有消减前,谁也不想得罪李建成,实在是太难缠了。 0
 
    李建成混了两三年,柳述等人为了对付他,自然什么方法都用过了,可结果就是,玩盘外招,这小子更狠,尤其擅长领人围堵打人家儿子孙子侄子外甥。 0
 
    若是旁人耍这套自然不行,以大欺小犯忌讳,可李建成年岁在哪,对同辈出手,闹到陛下面前,也是不好苛责。 0
 
    仁寿三年夏,杨素李建成与一众文士在城外迎接名声享誉天下的王通,这人年方弱冠,但学识渊博,有古先贤圣人之风采。 0
 
    现在追随他的门人学生便足有数百,不乏年纪比他大许多的,但都对他敬若天人。 0
 
    这次他来京,便是要为皇帝献上《太平十二策》。 0
 
    在城外众人下马等候,而杨素的家仆已经开始布置桌椅烧酒煮茶以待。 0
 
    没多久一架牛车驶来,但后面还跟著数十骑,有背著许多的书册竹简,也有不少背著弓箭跨著长刀的,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群以德服人的儒士。 0
 
    牛车缓慢停下,一个有些瘦弱的儒冠少年走出,众人迎上前问好,那人说话不紧不慢,但对任何人都极为和善。 0
 
    李建成跟著问好后,便找到他后面那群骑士中的一个器量不凡的男子行礼问好,这人乃是太傅窦炽之幼子窦威,也是李健成母亲的堂叔。 0
 
    众人礼节性的饮酒品茶,然后便浩浩荡荡的回京了,杨素本欲设宴款待,但王通却颇有时不我待之感,执意要现在就拜见皇帝。 0
 
    经杨素通传后,皇帝召见了王通,六品以上得以入内,李建成品级不够,但也堂而皇之的跟了进去,众人视若无睹。 0
 
    王通拜见后,慷慨激昂的诉说著自己的理念:“得人才者得天下,推行仁政者安天下,顺应民心者顺天下,公而忘私者昌天下,田不荒废、民不缺具…… 0
 
    以道德为轴者帝天下,选贤任能者令天下,贤臣当政、国富民强者稳天下,功过分清、赏罚严明者统天下,精兵简政、居安思危者康天下。” 0
 
    众人默默听完,谁都知道这若是能够顺利施行,必能让国家富强稳定,只是太不现实,需要举国上下极高的道德素养。 0
 
    莫说一个王通,便是来十个孔孟,一世之内,也不可能扭转人心私欲。 0
 
    但王通的思想还是有可取之处,比如对如今儒学势微,佛道昌盛的现象,提出三教可一,要让儒学佛道思想及方法之长。 0
 
    这样的年纪就能有如此见解,实属少见,只是就在李建成欣赏王通的时候,群臣已经开始了对他进行批判,杨素也难以控制。 0
 
    老朽的皇帝也并没有坚持对他的欣赏,或许是王通来的太晚了,他并没有精力以及意志,推行这样的政策。 0
 
    于是只是任命其为蜀郡司户书佐,王通并没有领旨意谢恩,他婉拒了朝廷的官职,表示要回乡教书,皇帝没有挽留。 0
 
    出宫后王通瘦弱的身体好似更加单薄了,他回首望了望宫城唱道: 0
 
    “我思国家兮,远游京畿。 0
 
    忽逢帝王兮,降礼布衣。 0
 
    遂怀古人之心乎,将兴太平之基。 0
 
    时异事变兮,志乖愿违。 0
 
    吁嗟! 0
 
    道之不行兮,垂翅东归。 0
 
    皇之不断兮,劳身西飞。” 0
 
    唱毕便要爬上马车离去,众人纷纷挽留,杨素也再次入宫求见,终于为王通求来了钱绢赏赐及太子侍读的官职,显然杨坚也觉得,或许给儿子留下这个人,也是不错的。 0
 
    但王通还是带著失望婉拒了,或许在他短短二十年的人生经历中,他认定当今陛下便是明主,若是他都不行,那么也就不用指望别人了。 0
 
    这时有官员拦住王通道:“左仆射如此敬重你,你就是这样怠慢左仆射的吗?” 0
 
    李建成拦住那人道:“若杨公能被怠慢,那王公便是对的,若杨公不该被怠慢,那么便是王公错了,对错得失都在王公自身,我们又何必去干涉呢。” 0
 
    王通意外的看了眼李建成,这话内涵的道理,与他几乎不谋而合,他自然也是听过李建成的名声与诗文,但在他眼中,诗词歌赋并不能救济天下,因而有些慢怠李建成。 0
 
    “多谢李郎君。” 0
 
    他对杨素道:“请仆射与我言陛下,通有先人之弊庐足以蔽风雨,薄田足以具粥,读书谈道足以自乐,愿陛下正身以治天下,时和岁丰,通也受赐多矣!” 0
 
    然后对著京中众人道别,而李建成却是表示,要送王公回乡,并希望能稍稍学习一下,王通本欲施教天下,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0
 
    ………… 0
 
    李建成回京时已经年末了,他觉得这一趟不虚此行,通过王通回乡的路上,他结识了许多地方儒生名士,这也是李家最缺的人才。 0
 
    打天下靠武夫,治天下再靠武夫是不行的,沿途与江南山东的士族子弟结交甚欢,他在京这几年,练的便是交朋友的功夫。 0
 
    当然,还有些人因为在地方任职,并没有能够见到,比如王通的好友房玄龄、魏征、王珪、杜如晦、陈叔达等。 0
 
    是的,都是很眼熟的名字,上层文士的圈子就是这么狭窄,否则李建成何必一定要攀上王通。 0
 
    好在用几个月的时间,硬是磨的王通写信为他引荐,李建成也如愿给他们附上了书信,若是能有几个回应的,便是赚了。 0
 
    刚回京便听闻皇帝陛下赐死了燕荣,大快人心,这人是出了名的残暴,最愿意鞭打下吏,动至千数,流血盈前,饮啖自若。 0
 
    且每听说下属官吏及百姓妻女有美色的,辄舍其室而淫之… 0
 
    李建成自当年之事后,最讨厌的便是鞭刑和淫贼,燕荣没有这次,以后也得死在他手上,算他死的快吧。 0
 
    ………… 0
 
    王通教学,分门授受,“门人窦威、贾琼、姚义受《礼》,温彦博、杜如晦、陈叔达受《乐》,杜淹、房玄龄、魏征受《书》,李靖、薛方士、裴晞、王珪受《诗》,叔恬受《元经》,董常、仇璋、薛收、程元备闻《六经》之义”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