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大唐 174: 第175章
0%
墨書 Inktalez
    第175章 太上 0
 
    萧家是很低调的,哪怕是身为后族,家族中人仕途显赫,也依旧是不显山不露水,但当今陛下膝下只有三子,两个出自萧皇后,最小的出自萧嫔。 0
 
    这里面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恐怕是不太可能,皇帝可不是什么清心寡欲之人,帝女这些年也有不少,可唯独皇子,就真的都是萧氏女所出。 0
 
    也就说,若是大隋的江山社稷传承下去,那么萧氏必然会从后族转为皇帝的母族。 0
 
    萧氏虽是亡国,但内在并无损伤,朝中大臣都融入到了大隋,分立在南方各郡当中,梁朝最后一帝萧琮,更不是什么昏君暴君,因而萧氏对他们的影响依旧很大。 0
 
    李家是关陇核心家族,势力多在北方,南方正是他们最欠缺的区域,因而若有萧家的全力支持,毫不客气说,社稷神器已经有五成把握归属李家了。 0
 
    这可是开源建制家姓传国的伟业,能直接有五成把握,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而李渊才会许下如此重诺。 0
 
    何况萧氏本就是他家三书六礼明媒正娶来的媳妇,将为母仪天下也属天经地义。 0
 
    萧琮感受到了李渊的诚意,但他为女儿外孙考虑,也顾不上得罪他,沉吟片刻还是问出了那关键的一句:“公可欲登基为帝?” 0
 
    小到一家一姓,大到一朝一代,总要有个最后做决定的那个人,若是有多个,那必然就要陷入内耗当中。 0
 
    李渊现在才五十岁而已,尚且年富力强,若无意外,并有心坐天子位,起码还能坐天下十几年,十几年的变数就太多了。 0
 
    萧琮自己也是当过太子做过皇帝的,很清楚到了那个位置,父子之间的感情很难抵得过权柄之争,而太子天然又要弱势与皇帝。 0
 
    李渊当然是想的,没有人不想当皇帝,因而没有立刻答应,而萧琮也没有催促或者威胁,两家本就是事实上的姻亲,再没有更好的选择对象了。 0
 
    但在这件事上,又有天然的矛盾,萧琮在意的是他的女儿能否当上皇后,外孙能否继承帝位,这全在李建成的身上,从这里算,李渊就是最大的变数。 0
 
    历朝历代,能有几个嫡长子顺利继承皇位的,这与他们贤能与否没有什么关系,甚至越是出众,就越是容易遭到皇帝的打压。 0
 
    两人对坐饮下一盏茶,李渊才叹息道:“萧公当年被迫退位,是何等感受?” 0
 
    “自是痛不欲生,但为了家族故,不得不忍耐之。” 0
 
    “哈哈,李渊摇头笑道:“说来可笑,我李家尚未得天下,我也未曾坐到龙椅上,竟也好似已经感受到那等苦痛了,宛如剖心剜肺。” 0
 
    但李渊很快就正色起来:“为了家族,为了我李氏的大业,当让贤与吾儿。” 0
 
    萧琮满意的起身拱手:“太上皇亦是大福德者堪配,同样贵不可言。” 0
 
    “先定长安?” 0
 
    “先定长安!” 0
 
    …………… 0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0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少,前去三十程,此身安可保? 0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0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0
 
    <div class="contentadv"> 0
 
    凄凉幽怨的歌声将龙舟上的皇帝惊醒,派人去查才得知,这是纤夫们所传唱的。 0
 
    “陛下,臣已经命人训斥过他们了,必不敢在打扰陛下安寝。” 0
 
    皇帝目光幽幽的看向了远处,他在大业元年和六年都曾如今朝这般出巡江都,元年的时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一路上杨柳依依,旌旗猎猎,千古功业就在一念之间。 0
 
    大业六年下江都时,他修运河立科举,营建东京征吐谷浑,拓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之疆土,征林邑征契丹征流求,北巡威盖突厥称圣人,西域诸国来朝,那时候是何等的豪气无双。 0
 
    而今,却是灰溜溜的抛下天下逃去避祸,杨广看著江水说不出话,想死又怕死,真是老了呀。 0
 
    皇帝直至天明才回去歇下,午时到了汜水,奉信郎王爱仁就冒死上表,劝谏皇帝回返长安重定天下,皇帝没说什么,只是下令将其斩首。 0
 
    龙舟行至梁郡,地方乡老前来拦驾“陛下若遂幸江都,天下非陛下之有!” 0
 
    皇帝杀了乡老,一路上他自己都数不清杀了多少大隋的忠臣义士。 0
 
    终于到了江都,但宇文述病倒了,而且很严重,数日就到了弥留之际,三子上奏后都围在床榻前。 0
 
    宇文述对著长子宇文化及道:“你应该死在我之前,那便是天幸,哎,往后你好自为之。” 0
 
    然后对次子宇文智及道:“你素来顽凶,陛下看在我的面子上,尚且留伱性命,往后靠你兄长,难矣,你当常思自保之策。” 0
 
    最后对三子宇文士及嘱咐:“你要离这两个远点,便是他们要死了你也莫要出手,好生保全自己,传承家族血脉,为父在九泉之下亦当谢你。 0
 
    天下局势至此,这山河落入谁手尚不可知,但若李建成能从突厥返回,那么天意或许就要落到他身上了,我记得你与他交情尚可,可前往投靠之。” 0
 
    三人叩首哀泣,宇文述旁的不说,对子嗣那是极为宠溺的。 0
 
    很快得到消息的皇帝也派王义过来探望,其实就是问还有什么记挂的事情。 0
 
    宇文述强撑著最后一口气道:“化及,臣之长子,早预籓邸,愿陛下哀怜之。” 0
 
    言尽而逝,王义回宫禀报,皇帝叹道:“吾不忘也。” 0
 
    皇帝为宇文述这个积年老臣罢朝,并赠司徒、尚书令、十郡太守,班剑四十人,辒京车,前后部鼓吹,谥号为恭,特令黄门侍郎裴矩祭以太牢,鸿胪寺监护丧事。 0
 
    另对宇文化及三人夺情,特晋封宇文化及为右屯卫大将军,宇文智及为将作少监宇文士及为鸿胪少卿。 0
 
    宇文家的风光显赫并未因宇文述去世而衰减,因而化及智及两兄弟哀伤了几日后,便又开始在江都玩乐起来,甚至捡起了父亲昔日的路数,开始收商贾为义子以敛财享乐。 0
 
    …………… 0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