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大唐 208: 第209章
0%
墨書 Inktalez
    第209章 太平 0
 
    肃清吏治、屯田边疆、扫清群盗、劝贼归乡、以农为本、抬举工商,开源节流、休养生息、复兴文教、完善科举。 0
 
    李建成在宣政殿定下了大唐近十年的主调,前朝老臣们都是松了一口气,生怕当今陛下也有超越秦皇汉武的远大抱负。 0
 
    他们可是被炀帝的大业给吓怕了,不怕皇帝奢靡享乐一点,就怕皇帝喜欢东征西讨。 0
 
    尤其怕皇帝想要征讨高句丽去,辽东城才发来奏报受袭,虽然对方没打旗号,但显然就是高句丽,这几年间,高句丽国王高腾总算是解决了内部问题。 0
 
    不谈什么外拓疆土的雄图伟业,自家的门户总是应该夺回来的,因而发兵袭击试探,主要还是想看看唐皇,是否如隋帝一样的疯狂无忌。 0
 
    有官员道:“辽东城实乃飞地,宛若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若国力富强,那么倒也不在乎那点损耗,可现在民生凋零,是不值得在一块飞地上损耗太多的。 0
 
    圣上,臣以为可以用辽东城,换取高句丽称臣朝贡,既免战事又得了实惠。” 0
 
    李建成没说话,秦王李世民立刻道:“不可!高句丽性若豺狼,得寸便要进尺,现在不仅不应当谈和让城,反而应当派遣使臣问罪,告诫高句丽,若胆敢觊觎我大唐城池,便莫怪百万天兵再度压境!” 0
 
    这话能不能吓住高句丽上下还不得而知,反正是先吓住了不少老臣,但也赢得了不少武将的支持,灭国之功都馋得厉害。 0
 
    老东西们是被吓坏了,但他们可不怕,何况有不少将领都曾随陛下攻入过平壤,都很清楚高句丽在当年的战事中元气亏损的有多严重。 0
 
    若是还有昔年的国力,他们早就兴兵夺回辽东城,怎么还会多此一举的试探。 0
 
    尚书左仆射裴寂开口道:“秦王所言有理,依臣看高句丽也需敲打,而辽东城也不可轻易让出,但臣忧虑的唯有这其中,是否还有突厥的挑唆。 0
 
    若是再度征讨高句丽,内忧外患必使好不容易稳定的局势再度崩坏,那些现在就对朝廷政令阴奉阳违的郡县,又怎么可能安分呢,这是臣所忧虑的。” 0
 
    李建成高坐在上,一身赤黄色的袍衫头戴冠冕,听完群臣的意见后开口:“左仆射所言实为老成谋国之言,但秦王所言也有道理,辽东城攻取不易,更是时刻遏制住了高句丽的野心,不能轻弃。 0
 
    因而朕决意派遣使臣前往高句丽通传朕的旨意。” 0
 
    皇帝没说如果高句丽不接旨该如何,也没有下令整军备粮,显然是并不准备愤而开战,最多是命辽东城将卒们固守。 0
 
    如此是稳定了,但天子的威严呢? 0
 
    一些感性熟读经史的文臣已经想到了汉文帝,并非完全没有实力反击,而是为了大局韬光养晦。 0
 
    韬光养晦,韬指的是弓箭的套子;光意味著锋芒;养是藏蓄;晦代表昏暗。 0
 
    收起刀兵,在黑暗中默默发展,如此必然要忍受非议。 0
 
    陛下可并非什么文弱君王,那可是东征攻入平壤斩首了高句丽先王首级,北战突厥逼始毕可汗签下榆林之盟的统帅。 0
 
    如此一来就连最反对与高句丽交恶开战的老臣们心中都有些不舒服了。 0
 
    区区高句丽,若非炀帝频频失误,早就该被灭的小国。 0
 
    <div class="contentadv"> 0
 
    卫国公李靖吐出一口浊气,出列便要请战,不需要百万大军,甚至连二十万十万都不用,只需精兵五万,在加上辽东城的将卒,他便要为君上,灭了高句丽! 0
 
    但皇帝摆摆手示意卫国公退回去:“高句丽之主乃是朕亲手扶立,狠毒有馀胆魄不足,多半是会接朕旨意的。 0
 
    太平太平,朕现在唯盼太平,能与民以修养生息,馀者皆可暂让,诸卿亦当明朕心意,辅佐朕安定天下。” 0
 
    皇帝最重要的任务绝不是逞个人英雄,强迫所有人去服从自己的梦想,而是要把自己的梦想、官员的梦想和老百姓的梦想整合到一起,带领所有人一起去实现这个梦想。 0
 
    现在天下人的梦想,是太平。 0
 
    ……… 0
 
    李建成放弃对外作战,并提拔了关陇人物为宰相执掌尚书省,为的便是维持内部稳定,集合关陇的力量对不受控制的郡县官员进行清理整顿。 0
 
    另外就是让十六卫大将军,统筹兵马进行剿匪,保证百姓的安全及商路的畅通。 0
 
    尤其是先保证对长安洛阳江都及蜀郡、宣城、毗陵、吴郡、会稽、馀杭、东阳、南海、豫章、荆州、蔡州、岐州等地官道畅通。 0
 
    不仅是忍下了高句丽的试探,也放任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将炀帝好不容易打下的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收复。 0
 
    皇帝的一系列行政方针,让一些官员心悦诚服,但也让一些官员将领觉得皇帝软弱。 0
 
    独孤怀恩联络了宣威将军元君实中大夫裴粟等人,这些人多是关陇贵戚但在朝中地位只能说是不上不下。 0
 
    最顶层的官职都被关陇宿老占据,而后面排队等著接替的都是皇帝心腹,例如王𫠆杜如晦房玄龄刘文静等人,根本没有他们的机会。 0
 
    因而平日就愿意在私下抨击皇帝的政令,而有独孤怀恩扯头后,他们便更加振奋了。 0
 
    他们忧愁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师出何名。 0
 
    有人提议以助逊帝杨侑复国大隋为名,但很快就被众人否决,现在的百姓可还没忘记炀帝的罪过,对大隋绝没有半点眷恋。 0
 
    又有人提议以皇帝威逼太上皇为由起兵,偏远地方的百姓对关中之事知之甚少,以子囚父天理难容。 0
 
    但又被人否决,太上皇身康体健的,你到外面以太上皇的名义举兵,太上皇得知后愤然亲征,岂不是都自寻死路了。 0
 
    还有人想从皇帝身上找重大的道德缺点,但苦思冥想也没想出一个来,甚至想到最后,他们有些都觉得是不是不该造这等圣仁之主的反了。 0
 
    但独孤怀恩坚持,并道:“诸郡从龙功臣惶恐难安,这便是皇帝苛待功臣,李氏宗亲多未封王,可见皇帝寡恩,他还重用萧琮王𫠆房玄龄等江南山东士人,打压关陇士人,忘了他的天下,多是我关陇出力得来的!” 0
 
    …………… 0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