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大唐 261: 第262章
0%
墨書 Inktalez
    第262章 评臣 0
 
    辽东的捷报虽然没有传来,但朝廷根据已得的消息,还是对此战抱乐观态度。 0
 
    主要也是因为动员的兵马不算多,而且还有新罗供给一部分粮草,全当是练兵了。 0
 
    五月底,朝廷的恩科开启,数以千计被贬的官员参加,皇帝命萧琮虞世南李百药为主考官。 0
 
    这次取士,并不是朝野以为的,皇帝只会选取数人至多十馀人意思意思。 0
 
    而是整整要取二百人,这让世家大感意外,尤其是被贬罢官员人数最多的关陇,更是带头称颂皇帝。 0
 
    皇帝在一片歌功颂德中,又将改进的造纸术以及雕版印刷术公布,命大举刊印弘文馆梳理统一的经义典籍,以极低的价格发行。 0
 
    并命恢复国子监与州县学,主旨兴学育才,广办学校,敦本息末,崇尚儒宗。 0
 
    除了文章典籍外,皇帝还命人刊印了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著作,在国子监另设几学科,由太医钦天监弘文馆官员为讲师。 0
 
    在一片欣欣向荣中,皇帝下旨要奉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南巡。 0
 
    大军征战辽东,皇帝欲要南巡,这两者加起来让群臣下意识的恐慌。 0
 
    李建成突然向新任的右仆射封德彝问道:“江南可有什么贤才在野,爱卿可向朕举荐。” 0
 
    六月,自长安先到洛阳,然后由洛阳直抵江都,重惩了几个欲献媚讨好的官员后,一路便消停了。 0
 
    这话皇帝在数日以前就曾向几位近臣垂问过,便真是不知,有这几日功夫,怎么也该探听到了几个值得说一说的人物。 0
 
    大唐不是偏安一隅的政权,天下人都要参与进来,可以凭能力上下,但绝不能因地域出身而被排挤在外。 0
 
    显然,在他们的眼中,朝廷有个萧氏就已经很让人难受了,再多些江南士人,岂不是要回到前朝了。 0
 
    可南巡也是必要的,李建成自起兵,就一直是在北方,登基后更是没有离开过长安,洛阳和江都,都是必须要巡幸安抚的。 0
 
    好在舟船什么的都是现成的,李建成也不嫌弃,更舍不得命工部新造。 0
 
    而问及王珪杜如晦高士廉长孙无忌唐俭等人,却也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0
 
    好在皇帝下令,一切仪仗缩减,并严禁地方官员沿途陛见,一应供给皆自备,不许地方上贡。 0
 
    他容忍不了关陇对朝廷影响控制,自然也不愿看到现在已经隐隐强势起来的山东世家独占朝堂,他需要江南士子更多的参与进来。 0
 
    龙舟之上,皇帝与群臣处理完朝政后,较为松散的闲谈叙话。 0
 
    尤其是江南地区,作为朝廷掌控最薄弱的地方,李建成也要效仿炀帝亲自前往施恩。 0
 
    封德彝摇头道:“臣实不知。” 0
 
    另一个原因就是窦氏天年不久,作为儿子,他也当信守承诺,若是能借助江南之润,让母亲滋补身体,多享受几年天伦之乐就更好了。 0
 
    这也是消除关中本位的必须,但彻底弄死关陇,绝不是李建成所希望的。 0
 
    但无论怎么说,耗费也是不小,毕竟是要有相当数量的护军的。 0
 
    “虞世南、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之俦以文章进,王珪、魏征、来济、褚遂良之辈以才术显,咸能起自布衣,蔚为卿相,雍容侍从,朝夕献纳,我朝之得人,于斯为盛!” 0
 
    可见,天下俊才英杰皆已在陛下之庭中,再无遗漏之贤才了。” 0
 
    李建成目光扫过恭顺的臣子们冷声道:“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朕主政治世正恐不能知人才干,而使得俊才埋没,这才垂问诸卿,尔等岂能如此狂妄自得自满,诬一世之人! 0
 
    知人之事,自古为难,用人之道,尤为未易,朕尚且谨慎若此,尔等莫非是嫉贤妒能?” 0
 
    <div class="contentadv"> 0
 
    皇帝的话很重,尤其是在前些时日大开杀戒后,天威已显,一声一斥,宛若雷霆霹雳。 0
 
    诸臣慌忙下拜连道不敢,他们有些不明白皇帝是要做什么。 0
 
    李建成指著民部尚书王珪道:“卿平素忠厚,今亦觉自己能盖压一代?” 0
 
    “臣不敢,臣蠢愚粗笨之人,幸蒙陛下不弃,提拔为人,平日唯恐才德不足,而误朝廷要政。” 0
 
    平时说到这里,皇帝也就不会再追究了,但皇帝今日显然是另有所图。 0
 
    依旧是不依不饶道:“方才唐俭说了不少人,你亦在其中,你既然言自己是蠢愚粗笨,那在坐的其馀人呢? 0
 
    莫不成,都是名不副实的庸才吗?” 0
 
    礼部尚书唐俭满头大汗,恨不得将刚才的话吞回肚子里去。 0
 
    王珪沉默片刻道:“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房玄龄,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 0
 
    撰写诏书和奏报事务,详明而公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理繁杂和紧急之务,妥当而周到,臣不如戴胄。 0
 
    耻君不及尧舜,以谏争为己任,臣不如魏征,忠君体国……” 0
 
    皇帝挥手打断他,目光落到封德彝身上:“朕听说,主贤则臣直,是朕昏聩,才使臣下如此?” 0
 
    封德彝吓了一跳,慌忙答道:“陛下武功文德,跨绝古今,发号施令,事皆利物,《孝经》云:‘将顺其美。’ 0
 
    臣顺之不暇,实不见陛下有所愆失。” 0
 
    李建成点头道:“为臣不言君,为子不骂父,尔尚知忠君敬父。” 0
 
    “臣时刻不敢忘忠孝大义!” 0
 
    “尔等呢,可有上谏者?” 0
 
    所有人都不说话,您真若是想要虚怀纳谏,那直接将魏征传召回来就是了,何苦难为我们。 0
 
    “尔等不能言,朕为君为父,是否可以直言尔等之优劣?” 0
 
    “臣等恭听圣训!” 0
 
    皇帝指著自己的礼部尚书道:“唐俭言辞漂亮流利,性情平和善解人意,觥筹交错之间,言语更是滔滔不绝,然却无一言论及国家得失。 0
 
    封德彝能力出众智识过人允文允武,在前朝便曾辅佐朝政,但有抑制贤能善左右逢源之弊缺。 0
 
    长孙无忌为人善避嫌疑,应对敏捷,但却不通军略,无领兵为将之能。 0
 
    房玄龄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但未能与朕意相合,便稽颡请罪悚惧踧躇。 0
 
    杨师道性行纯善,品德无可指摘,但是为人怯懦,难当大任,无论事务缓急,皆不得力。” 0
 
    ………… 0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