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历史上最早懂炒作的网红,不仅成功炒作成西汉第一美女,而且死后数年还让汉武帝魂牵梦绕,甚至动用自己最讨厌的巫蛊之术招其魂魄,只为见她一面。
那一句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就是因她而生的最佳广告词,也成为后世称赞美女的经典台词。
她就是唯一死后与汉武帝合葬的女人 —— 孝武皇后李夫人。
那么她究竟是如何炒作自己的呢?又如何让薄情寡义的汉武帝对她痴迷一生?
有人说陈阿娇是愚蠢的,她死在了自己的爱情里。卫子夫是贤惠的,她死在了刘彻的绝情里。钩弋夫人是无辜的,她死在了刘彻的猜忌里。
而李夫人是聪明的,她死在了刘彻还没有厌倦的时候。
“倾国倾城” 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其实这个成语的出处就来自李夫人。
李夫人出现的契机很奇妙,是因为汉武帝在酒宴之上听了一首流行歌曲,而这首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就是他的哥哥李延年。
李延年是一个宫廷乐师,用现代的话来说,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能弹琴、会作曲,自己唱得也好,是个创作型歌手。
这样的人放在现在是受粉丝疯狂追捧的大明星,万众瞩目。然而在封建王朝中,像他这样从事艺术性工作的人只能被称为 “倡”,地位十分低贱,也被世人所轻视。
李延年年轻时因犯法而被处以腐刑,男人一旦受到了这样的刑罚,是很难在社会上生活的。于是他托人安排入宫,但是入宫后却被分配了负责养狗的差事。
这让心存大志的李延年很是悲观,但是他又不甘于此,于是他把赌注放到了聪明美貌、能歌善舞的妹妹身上。
此时的汉武帝虽身边美女无数,但卫子夫已年老失宠,王夫人过世,正缺少称心之人。
平阳公主看到弟弟武帝如此忧愁,也一直寻找合适目标,想帮助弟弟排遣寂寞。这就为李夫人的出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于是,平阳公主与李延年共同谋划了一场完美的营销。
在一次的宫廷宴会中,李延年为汉武帝演唱了一首《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听完后,不禁感叹道:这世上真有这样倾国倾城的佳人吗?
汉武帝问完这话,平阳公主这个 “捧哏” 马上接茬了。
她说:“陛下有,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您要不要见一见?”
这平阳公主还真是够会给君王献美女的,卫子夫就是她引荐给汉武帝的,现在又推出了李氏女,对于笼络汉武帝确实有一套。
想来汉武帝对于平阳公主举荐美女的 “业务” 自然也是十分信任,于是他就同意见一见这位李氏女。
这一见可了不得,这位李氏女实在是容貌端丽,妙丽善舞,太合皇帝的心意了,立即被召进宫中,封为夫人。
从此,汉宫中又多了一位绝世独立的李夫人。而这看似偶然的邂逅背后全是套路和巧妙布局的结果。
但这场布局中,最重要的还是李夫人的美貌,少了她那倾城倾国的容貌,再完美的炒作也终究会失败。
那么李夫人究竟有多美呢?能让阅女无数的汉武帝一眼定情呢?现在我们肯定是无法得知了,但是可以通过一个故事脑补一下。
据《西京杂记》记载,有一次,汉武帝去李夫人那,突然觉得头上痒痒,于是顺手摘下李夫人头上的玉簪来挠痒。
不曾想,拿下玉簪后,李夫人一头青丝自然散开,雪肤花貌配上这乌云乱散,别有一番动人心魄。
后宫的其他妃子知道后羡慕不已,自以为找到了得宠的秘诀,于是纷纷打造玉簪插在头上,试图得到皇帝的瞩目,
结果导致长安城的玉价都跟着迅速飞涨,所以自此以后,玉簪又被称为 “玉搔头”。
而后世诗人又多以 “玉搔头” 来刻画美人。
刘禹锡在他的《和乐天春词》就写道:“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李夫人入宫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并为汉武帝生下一子,即昌邑哀王刘髆。
但是好似自古红颜都难逃薄命,生子后不久,李夫人就重病缠身。
汉武帝得知后,心疼爱妃前去探望,可李夫人如何也不愿意让汉武帝见到自己病时的模样。
而这时候也让我们看到李夫人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她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着清醒的头脑。
可是皇帝都是大猪蹄子,越是不让看,汉武帝就越是想看,但每次李夫人都是以被蒙面。
汉武帝急问原因,李夫人悲切说:“且长久卧病,已不复往日容颜。不能再见你了,我死不足惜,希望你能照顾好我的儿子和兄弟。”
汉武帝说道:“我知道你已病危,所以特地来见你一面。”
李夫人推辞说:“我的面貌已经变得很丑陋了,不能再见皇上您了,请皇上谅解。”
武帝劝说道:“夫人让我见了,我将给予你千金,并给你兄弟加官进爵。”
而李夫人悲悲切切地说:“封不封,不都在皇帝您吗?哪再见不见这一面呢?”
武帝一定要看,她用手揭被子。李夫人转面向内,任凭武帝再三呼唤,李夫人只是独自啜泣。
于是武帝心里不悦,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汉武帝走后,身边的人就认为她这样不聪明,为什么不趁着病危要求一些东西。
而李夫人却解释道:“你们不知我不见帝的原因,正是为了身托兄弟。我本出身微贱,他之所以眷恋我,只因平时容貌而已。大凡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今天我病已将死,他若见我颜色与以前大不相同,必然心生嫌恶,唯恐弃之不及。怎么会在我死去后照顾我的兄弟呢?还不如让我在他心中永远都是美丽的,也许还会有一些美好念想,也会让我的家人受到照顾。”
这话从一个将死的人嘴里说出来,实在是太让人心生不忍了。
李夫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后的富贵不过是镜花水月,转眼可能成空。她不像陈皇后有显赫的家世,也不像卫子夫有勇冠三军的兄弟子侄,要想保家人平安,所能依仗的不过是君王那一点怜爱之情。
但这一点也充分地说明了李夫人绝对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女人,她利用人的好奇心理和遗憾心理,成功让汉武帝对她念念不忘。
很多时候人不在乎得到的,反而在乎那些得不到的。感情越是得不到的越想得到,越是得不到,反而更加思念。
李夫人貌美未必超得过陈阿娇,性情能力肯定更略逊于卫子夫。
但却如她料想的一样,她死后,汉武帝对她念念不忘,不但命画师将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挂在甘泉宫,还令方士做法招魂,试图再见她一面。
正巧有个名叫少翁的方士,自称有招魂的本领,能将死者的魂魄招来与亲人相见,武帝立即要他招李夫人的魂。
少翁取来李夫人生前穿过的衣服,并叫人腾出一间干净的房间。
他选了一个晚上,点起灯烛,张起帷帐,请武帝在另一帷帐里坐。等他进入帷帐,喷水念咒,做起法来。
闹了好长时间,武帝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个身材苗条的女子缓缓走来,很像是李夫人。
那女子在帷帐里端坐了一会,又慢慢的走来走去。武帝越看她,越发现她像李夫人,不觉看出了神。
看了一会,他想进帷帐与李夫人相见,但被少翁出声阻止。
再转眼一看,里面已经没有人了,他心中又激起一阵悲痛,当即做了一首小词:“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而后世从句子典故引申出成语 “姗姗来迟”。
在汉武帝刘彻去世后,身为皇帝却没有皇后一起合葬。
陈阿娇已死,但是她是废后,没资格。此时的卫子夫也已死,但是因为巫蛊之祸以及是自尽而死也没有资格。
而钩弋夫人虽然是下一任皇帝的生母,可是她并不是皇后。
最后在众大臣的推举中,选择了年纪轻轻早死没有任何功绩的李夫人和汉武帝刘彻合葬。
我想这或许是最好的安排。
李夫人的一生波澜壮阔但又短暂如蝶,她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英明的帝王,用智慧谋得自己一席之地。
尽管她红颜薄命,但李夫人用她聪慧睿智和倾国倾城的风华,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故事。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