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哪个男人被骂带了绿帽子都淡定不了,即使这个人老实憨厚,话语不多。
宋氏被气呼呼的张高粱吓了一大跳:“你你你!你干啥?”
“你的咋回事儿?别血口喷人!”张五梁还是比较维护李氏的。
宋氏被他身后畏畏缩缩的李氏愉悦到了,心想:“李氏你这个不要脸的贱人,居然俺孩儿他爹,还有清溪个姑娘家,看你今咋收场!”
清清嗓子,眉毛微挑,双手叉腰,头颅高昂,宋氏底气十足:“咋了,俺的有错吗?村里都传遍了,就你不知道自己被戴了绿帽子吧!
就李氏这样的女人,就该浸猪笼,嗬嗬,污蔑俺当家的不成,把自己的丑事儿曝出来了吧!活该!”
李氏疯婆子一样的从门内冲出来,伸出指甲长长的手上前抓挠:“宋氏,让你胡,俺让你胡!”
李氏的情绪处在崩溃边缘,宋氏的话扯断了她心中最后一根弦,在她本就担惊受怕的心重重一击。
宋氏干什么的?也不是吃素的!
农村的妇人吵架干仗一点不比男人差,十八般武艺抓挠踢打全上了。
而突然冲出来的李氏让宋氏猝不及防,挨了两下之后反应过来,双手揪著李氏的头不撒手,收拾完家务有些泥垢的指甲刺溜一下划到她脸上。
转瞬间李氏脸上多了好几道伤痕,隐隐冒出血丝。
与此同时,李氏手脚并用,狠狠的在宋氏腰间掐了几把,腿肚猛然被踢了两脚,疼的宋氏呲牙咧嘴。
“你个臭不要脸的,你还有理了啊,就没见过你这样的破烂女人,见到男人就走不动,真给女人丢人!”
“宋氏你个臭不要脸的,自己男人管不住竟然来别人,俺看你是气的吧!”李氏气的口不择言。
完全忘了张高就在旁边,上午在柳清溪门口出师不利,外加被污蔑,现在被宋氏当众出来的气急败坏,让她浑然沉浸在愤怒的海洋里!
村里向来不缺八卦之人,上午的闹剧还没有结束,又一场大战让村民们乐不可支,如此劲爆的新闻再次掀起一股八卦浪潮。
口口相传,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村民们从里面八方奔跑而来,生怕错过最精彩的瞬间。
从始至终,张高粱都处在蒙圈中,呆愣之后的他,突然现人里三层外三层的把他们围在正中间,宋氏和李氏扭打成一团。
气虽然凉爽,但习惯了劳作的人依然穿著单薄,大家眼中的两个女人狼狈无比。
宋氏的头乱糟糟一坨,衣服被扭成一团,全是褶子,腰间软肉隐隐作痛,腿被踢了两脚的地方肌肉紧绷,疼的她呲牙咧嘴。
李氏也好不到哪去,比宋氏更狼狈,衣服扣子都被扯掉一个,脸上好几道抓痕,嘴角冒血,被宋氏按在地上。
两人有深仇大恨一般,势必把对方踩在脚下。
也是,宋氏忍不了自己男人被污蔑,李氏则是被宋氏报复,直接在丈夫面前捅破谣言,本就不对付的两人仇上加仇。
“都别打了!”一声怒吼如炸雷般响起。
熟悉的声音让被压在地下的李氏停住动作,火的张五梁比平时可怕千倍万倍,即使颐指气使的她也害怕。
“你个不要脸的贱人,下次再让俺听你俺当家的,饶不了你!”
宋氏趁李氏一动不动的时候,狠狠的打了两巴掌,踢了两脚,拍拍身上的泥土,淡定的站起来。
虽然这仗她也受了伤,但总的来,是她胜利了!
犹如一个战胜的将军,宋氏昂挺胸缕缕衣服上的褶子,冲张五梁:“没事儿管好你婆娘,别整满嘴喷粪人家,哼!自己屁股还没擦干净呢!”
围在周围的村民对几人指指点点。
“李氏真是不要脸,居然人家三有,估计是自己偷人心虚了,想找个垫背的!”
“高粱真是可怜,累死累活的养活一家老,结果被戴了绿帽子还不知道,得亏今儿个有人了实话,要不大家还不知道呢。”
“就是就是,怪不得整打扮的妖里妖气的,还别,俺好几回都看到她从村头那家过!”
“真的吗?啥时候啊?”顿时好几个人围上去。
张高粱此时怒火万丈,想想平日里任劳任怨的自己,回忆刚才一路上左邻右舍同情的目光,周围人的指指点点。
他的脸火辣辣的疼,掏心掏肺对待的女人这么狠心的背叛,让他无地自容。
但众人的闲言碎语都不是最重要的,压垮他心中最后一根弦的是李氏心翼翼的伺候,是李氏面对宋氏指责时底气不足的反抗。
原来一切都是真的,嗬嗬嗬嗬
张高粱傻笑的站在原地,周围的人影越来越模糊,仿佛来自遥远的际,嘈杂的声音越来越远
这么大的动静柳清溪有所耳闻,本来她不关心别人家的事儿,但是被姐妹张红玲死拉硬拽的拖过来。
“清溪姐,她都那么你了,当然要去看看热闹,走啦走啦!”
心不甘情不愿的在人群的最外围,柳清溪对李氏的处境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上午污蔑自己的时候,她怎么不为自己著想?
“哼!”冷眼旁观的柳清溪对自己信口胡诌的谎话一点不脸红。
此时此刻的她并不知道,不过几句随口而来的谎言,居然戳中了事实的真相,虽然这一场桃色新闻的男主角并不是她所之人。
李氏被张高粱铁青的脸色吓得心肝直颤,心虚无比,顾不得钻心的疼痛,扑倒在丈夫面前,鼻涕一把泪一把的祈求原谅。
“当家的,俺真的没有做,都是宋氏瞎编的!”黏黏的鼻涕混合著泪水流到嘴里,浑然不觉。
“不!是柳清溪那个贱丫头的,当家的,你一定相信俺,俺跟了你这么多年,生儿育女,你不能相信一个外人啊!”
男人的眼神太过可怕,她的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低
张高粱一言不的转身回到院子,李氏心翼翼的跟在身后,回过身的男人砰地一声把门关上,徒留兴趣盎然的围观群众。
如此劲爆的新闻,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邻居大战,家庭大战,他们怎么舍得离开?
更有甚者,偷偷绕过院子,趴到张高粱家屋后偷听。
屋外好奇心满飞,屋内硝烟弥漫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