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野草 91: 第91章 精神恋爱
0%
墨書 Inktalez
一代哲学大师柏拉图创造了“精神恋爱”一词,并在八十年代随着西方哲学涌进中国而风靡一时,变成许多青年津津乐道和纷纷仿效的时尚。我仔细的考究过后世的柏拉图们为它贴的“四张标签”,觉得自己居然占了好几张:一是理想式的爱情观;二是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三是双方平等的爱情观;四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精神爱恋对象,而且只有一个。 0
正如一般人总把第一、二种情形当作精神恋爱一样,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有意或者无意地探索自己的感情,甚至可以说:我在精神上是一个早熟的色狼,在肉体上却是一个无欲的圣人。 0
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感觉,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学时代,前面我曾写过一篇《性的萌芽》,对照柏拉图的理论分析一下,正好切合了第一张标签。让我动心的对象,是当时能够找到的,最理想的一位,虽然天地空间太小,她毕竟是女同学中最接近理想的那种,漂亮而又成绩良好。这种选择,从某种意义上看,又和第四张标签也沾上了边,相对的完美,正是冥冥中吸引我的要素。至于第二张,当时近乎是完全的背道而驰,当我禁不住淡淡体香的诱惑而试图拥“她”入怀的时候,才发现“她”居然是另一个她。 0
我的初中分两个阶段,一是炉子中学的初一,二是花园中学的初二和初三,现在想来,我仿佛真是一只饥不择食的饿狼,期间又开启了两场“精神恋爱”的帷幕。和柏拉图的第一张、第四张标签对号入座,它同小学时代的情形如出一辙,选择的对象是相对的理想和完美。只是在对比第二张标签的时候,我似乎跳出了柏拉图的窠臼,除了精神而外,试图追寻部分肉体的愉悦,只是碍于传统的教育和现实的禁止,最多也只能是无语的凝视,默默的追寻和体味,让那桃红李白的脸、黝黑清澈的眼、灵动跳跃的腿刻印在心间,加速心的跳动,特别是在父母、老师和同学的面前,甚至还得装出一番“敬而远之”的景象。 0
进入高中时代,第一次真正的远离父母,老师又不再像过去那样严格管理自己的每一分时间和空间,我的精神恋爱越发找到了生长发芽的土地。像是讽刺,也像是注解,当我面对第四张标签的时候,当我的心里慢慢把那个完美、理想的对象固化的时候,这才发现,短短几年时间,我居然换了这么多的“唯一”,我到底是在追求一种柏拉图式的爱情,还是在为自己枯燥的学生生活寻求一种刺激? 0
好在高中三年,她是那样的完美,完美得无论是学业还是容颜,在我的眼里都是那样的无可替代、无法撼动。她又是那样的接近,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她就悄悄地刻在了我的心底,并且不知不觉地发芽生长,即使文理分科,我们仍然在一起!这一来,我没有了更换对象的理由,只能把这一次的精神恋爱轰轰烈烈而又悄无声息地进行到底。 0
从来,我骨子里都是一个“大男人”,这让我对柏拉图的第三张标签嗤之以鼻,甚至,受《封神演义》中土行孙的影响,我幼小的心灵里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响:女人,本就是男人的附庸,哪里要什么平等?可面对她的时候,高山仰止的感觉却深深地压迫着我,将我身体中那一块块大男人的骨头格格作响;更让我难受的是,她并没有在我面前露出丝毫压迫的气息,甚至总像邻家姐姐那样对我浅笑、低咏,让我在体验“骨肉如水”的同时,“大男人”的枝丫却少了生长的养分。 0
当然,八十年代的环境,让我把第二张标签的内容当作了精神恋爱的基础和底线,我从来没有真正的想过要让这一场爱情达到“灵与肉”的融合,哪怕一次次我们是那样的接近,哪怕一次次我们有过拉手、扶持甚至拥抱的机会,但在现实中,我们还得装起优秀学生的“清高”与“听话”,我还得在某些时候表现“大男人”的强势与霸道,甚至在很多时候刻意的和她对着干! 0
然而,柏拉图毕竟是古人、西人、外人,他怎么能够理解我的心情?何况在当时,我并没有真正的接触他的精神恋爱理论,正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我们高考的内容,《理想国》和《形而上学》还是批判的对象呢?向来天马行空的我,最开始的时候便跳出了精神恋爱的圈子,一直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够把这场精神恋爱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0
有一段时间,我的心在烧,一时半刻也不想让自己的视线离开她的身影,这还好,默默的注视不会影响她,也不会影响我。可我的心它在悸动,它将数理化政语生英这些高考的内容都挡在了心门之外啊,成绩的波动虽没有引起任何老师的注意,但我自己感觉到了。 0
坐在我前面一尺之隔的她,是那样的近,又是那样的远,这就是精神恋爱的真正滋味吗? 0
我想跳出来,这场游戏我不玩了! 0
我用白色的烛泪在自己的课桌抽屉里熔炼了两个字,“情”和“绝”,不知道的人只能看到其中一个,可我发现,我自己也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 0
我又主动申请调换座位,向后搬到三排,又挪到最边上的一排,远离那个优秀学生集中的漩涡,可是,我的目光,我的心,仍然固执地停留在那个地方。 0
这就是精神恋爱吗?! 0
我的精神恋爱何时是一个尽头?!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