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野草 98: 第98章 文风遗毒
0%
墨書 Inktalez
在八七、八八年,经过十余年的荡涤,文革遗毒早已随伤痕文学而去,倒是八十年代初中期一些西方文化和思想潮水般涌入,导致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政策的直接出台和部分领导人物的变动。在政治和民间思维风起云涌的关节上,东西文化的碰撞日趋激烈,从不亲近政治的我,却在无意中坚守着一种可怜而又可笑的文风。 0
教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厚遗产,新中国的领导者虽然“打破了一个旧世界”,但牢牢地将教化工具抓在手里的传统“批判地继承”了下来,迅速普及的广播系统,中央直管的宣传体系,一直主导着国民的思想与行动。 0
这个时候,教育也不遗余力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最大的体现便是从小学一年级延续到高中三年级的语文课程与教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鲁迅的文章开始大量地出现在每一期的课本里,潜移默化着我们的思想。稚嫩的我,对世界和人生的观感尚不成熟,对政治和上层的热情更是兴趣缺缺,对鲁迅的文章更是一知半解,但不知不觉之间,却片面养成了冷嘲热讽的文风。 0
正好,连续几年的高考,作文体裁不成文地约定为议论文,从进入高中开始,语文老师训练大家的,也多是议论文,这种文风因此一天浓比一天地渗进了我的作文之中。在前面三年里,或许是运用得还不够成熟,或许是心底还有一些害怕和敬畏,冷嘲热讽的成分并不是太多;到了复课班,老师实行粗放式的管理,我的这种风格好似火星遇上了氧气,一下子窜升起来。 0
多年以后,再反思当时,如果这种风格只是写写作文、记记日记,倒也无伤大雅;若是能够修成正果,达到某些人认可的“作家”水平,则更是倍有荣誉,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偏偏我这个半调子,东西没学好,爱显摆的心却有意无意地发酵,在受着鲁氏文风遗毒的同时,又用自己的文风伤害了其他的人。 0
第一个和我保持通信联系的姐姐黄冬秀,便是最大的受害者。经历几十年的岁月磨砺,我已无法记起当时到底写了一些什么,只能从当年收到的回信中体会到丝丝的伤痕: 0
以前我觉得你是一个单纯天真的小弟弟,可现在我觉得你性格十分古怪,你心里是十分苦闷、复杂、矛盾的,虽然表面上不表现出来,这只是我对你的初步认识,也许是由于对你缺乏了解吧,望你不要生气。 0
哪知你这位自称“无世故人情更无人间冷暖”的卧龙先生,在这方面还是挺老练的,比我还要心细,谢谢你的提醒。从信中,可以看出你对这个世界的不满,比我还要强烈,你好像已看破红尘,对这个社会有一股怒意。你说你现在只喜欢写,肯定写了不少杰作了吧,能否给姐姐欣赏欣赏呢,看来你现在的写作能力比以前已大有进步了,不然连姐姐都不太看得懂你的大作了。我觉得你的性格现在变得好古怪的,简直叫人难以捉摸,好像有点鲁迅的那个风格,不冷不热,叫人好难受的。 0
我觉得,你就像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我看,你还是一个小孩子,一点委屈都受不了。上次我给你的回信还没给你什么还击,而你就叫起来了,说什么“放下架子来吧,应该是姐姐对弟弟的态度”,真叫人哭笑不得。你可曾想过,你给我的信可是作为一个弟弟写的信?我简直以为是一位什么圣人,在发表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还装得一本正经,根本没有把我这个姐姐放在眼里,还说要我放下架子,简直是猪八戒倒打一耙。 0
也许你的时间是“太少了”,但你又说你“似乎有的是时间”,我也不懂你到底是有时间还是没有时间。但我是过来人,知道你们的时间很宝贵,我不敢给你写信,怕打扰你的学习,浪费你的精力,这个罪名我可担当不起啊。我也感觉到,我们总是以论战式在写信,但我一个人无法改变。 0
真想不到,你会用那个“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来比喻我,真叫我气愤!你不知道,你的话已深深地刺伤了我那可怜的自尊心,我也因此曾发誓不再给你写信。 0
搜寻日记,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深受鲁氏文风遗毒的一段话,或许这唯一留存下来短短的一百多字,正是我和姐姐通信史的结束: 0
我弄不明白,我们为什么总有一点格格不入的感觉。在这个漫长的暑假中,我的思想闲得无聊,有许多次想到这个问题,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从恍然中钻出一个大悟来。也许是由于我们两个都有点儿心高气傲,且又不太互相了解的缘故,宝黛这样心心相印的一对儿,都曾因不了解、自恃傲气而生了一场大气,更何况我们两个呢?!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