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我有皮膚我說了算 64: 第64章
0%
墨書 Inktalez
首先就是自動武器的設計要求,戰後期,德日會輸的其中一個原,就是彈藥投送量! 0
地面戰鬥,短兵相接,德軍的和三八大蓋,在面對米軍黃油槍和蘇軍的波波莎,除了死和投降,根本就沒有第三個選擇。 0
雖然和三八大蓋都是不錯的步槍,精準且致命,但在地面戰鬥多數發在米距離,下雨一樣的子彈潑灑才是王。 0
其實,這也跟德國和日本都屬於貧礦國的原有關。 0
德國的鋼鐵產能很高,但鐵礦石的產地,除了魯爾工業區以外,其他的來源全都來自於國外,瑞典、挪威、西班牙、奧地利、盧森堡這些國家的礦石雖然有,但不多,相當於封印了德國的工業上限,所以,德國要想發展,就需要不斷地擴張,把資源產地納入國土範圍。 0
日本,可以說基本上就與鐵礦石無緣了。 0
明治年,日本就用光了所有的石油資源,大正年,所有的煤、鐵礦資源也經消耗光了,戰爭相關的所有資源都依賴進口。 0
所以,日本現有的工業,都是來料加工業,重工業也屬於次加工業,日本的鋼鐵工業,都是買廢鋼鐵進行次加工,從礦石直接加工成鋼鐵的能力,現在的日本是不存在的。 0
九條悠真買的鋼鐵廠,是包含了從礦石粉碎鋼鐵的完全產業鏈企業,一旦開工,年產量超過日本本土只需要一年,就能達日本本土的倍,達萬噸的可怕數據。 0
托馬斯交給戰錘武器工廠的設計,是三款單兵自動武器,一款是,一款是,一款是黃油槍。 0
三款武器被托馬斯全名為阿卡、斯特基、黃油。 0
設計師看托馬斯手繪的圖紙時驚為天人,圖畫成這個鬼樣子,居然也敢設計武器。 0
但在聽完托馬斯描述后,設計師覺得面前這位老闆,公司總裁,真的是位聰明的武器設計師,但就是有點不會畫圖。 0
幾周后,兩款突擊步槍和一款衝鋒槍就造了出來,由於托馬斯描述的近乎苛刻的要求,在沙地、污水、雪地等惡劣環境中,在混合了泥沙、污水、雪泥混合物后仍能正常使用,所以造出來的三十支首批試驗款武器沒有一個能達標的。 0
但是,在萬美元的懸賞被托馬斯亮出來后,僅僅五天後,三款武器都達了簡單、耐媱、結構簡單、強度夠高的要求。 0
有了實物,按照圖紙設計產線就簡單了。 0
不一個月,三款步槍的產線就完成了,一天可以產支,每條產線各支的產能。 0
托馬斯並沒有直接開始產,反開始了步槍產線的產。 0
他有個計劃,那就是把一條產線交給希勒,開始大量產,另一條,則自己產,用來進行他規劃中的全球私計劃,戰前買武器給德國,戰爭爆發就把武器賣給交戰雙方。 0
阿卡,這是留給未來的紅黨戰士們的。 0
斯特基,這是給德國的。 0
黃油,這是給自己的華夏軍團的。 0
論造價,價格低廉,易於大量產,結構簡單,可靠性較高,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的戰場環境,射速相對平穩,易於控制,精度不佳的這個問題,在設計初就被設計師借鑒了和兩款自動步槍后解決了。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