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燕也從馬車上摸出一根大約一米半長的大斧,準備應對即將來臨的衝突,但典韋卻只是輕輕擺弄著腰間的一對四十斤的鑌鐵戟。
隨即他對高順說:
高順老弟,你會使用長刃嗎?
高順毫不猶豫地點頭應允。
好!這裡還剩下一支長劍,給你先用著吧。
說罷,典韋從車內取出一柄長,凌空投給高順。
高順接過後試了試動作,簡短地表達了感激之情:多謝典韋大哥。
當隊伍逐漸接近,塵土落定,所有人才看清來襲者的模樣。
來並不是正規的軍隊,只是一幫穿著襤褸、紀律渙散的強盜團伙,每個強盜眼裡都燃燒著貪婪的光芒,就像飢餓久的野獸,急切地尋找食物。
隱約傳來他們兇狠的喊叫:
夥伴們,衝鋒,前方都是無力反抗的難民,今晚我們可以享用豐盛的食物了!
高家人和褚燕這才明白了他們的意圖來他們竟然是要將這些人當作食物!顯然,選擇攻擊弱小的難民比起冒著巨大風險去搶劫財大氣粗的人更加穩妥,因為長時間的飢餓經讓這些難民去反擊的力量。
但在他們面前出現的是勇猛的典韋和武裝起來的高家人。
之前典韋與褚燕經配了糧食給大家,儘管他們仍舊飢餓,但具備基本的抗爭能力。
隨著敵人步步逼近,空氣中瀰漫著緊張氣氛。
所有人都屏息等待著。
典韋依舊保持著那副漫不經心的姿態,手裡不停地擺弄著他的迷你戰戟。
事實上,他在練習的是一種特別的拋擲技能,短距離內有著非常精準的命中率:二十步內,幾乎萬無一。
這是典韋的信心所在。
但是手中小型戰戟的數量極為有限,僅十幾把而,不足以對抗對方的四五十人的龐大數量,必須等待最佳出手時機。
隨著強盜接近至五十步、四十步、三十步直至二十五步時,典韋緊繃身體,在剎那間做出了反應。
那一刻,手中的戰戟猶如閃電般飛射而出,擊穿了敵人的身體。
接二連三的慘叫聲劃破了天空,多名劫匪從坐騎上紛紛摔下,生還與否無人得知。
對峙一方的攻勢因此受阻,停滯了片刻。
然而,這僅僅是一瞬而,他們很快再度發起了攻勢。
步步緊逼,直至與目標僅剩十步、五步、甚至三步的距離。
轉瞬間,戰馬便沖入人群之中。
馬背上的劫匪彷彿陷入了狂亂,手持利刃揮每一個眼前的障礙。
他們似乎是幸運的,
因為在戰場上以騎兵的身份對抗步兵,無疑佔有了巨大的心理優勢。
但這種所謂的運氣卻稍縱即逝。
面對的是東漢末年的步戰之首典韋。
哈哈,居然膽敢挑戰你典韋祖宗,瞧好我的槍!
典韋迅捷地從腰間抽出了兩柄沉鐵短槍,徑直朝衝過來的馬首砍去。
只聽刷
的一聲,
一顆馬首應刃落下,其上的騎手隨之摔落在地,生死未卜。
另一側的高家則表現出了驚人的英勇。
在幾名壯漢的協力下,二十餘個匪徒竟未能推進半。
相比之下,褚燕則面臨更大的挑戰,
孤身一人抵擋七個乃至八個匪賊的聯手攻擊,即使武藝精湛,終究雙拳難敵四手。
抵抗極為艱苦,啊!
一不留神,一名匪賊砍傷了他左臂,骨頭清晰可見。
幸得他意志堅強,只是一聲吼叫后,
又強忍劇痛投入到激烈的戰鬥中。
隨著戰鬥時間延長,
鮮血不停地從傷口湧出,臉色也變得越來越蒼白。
啊!褚燕老兄,撐住了,我來助你!
見到這情況,典韋大步流星趕往救援,遇人便砍。
接連幾擊之下,竟然擊殺七八個人。
鮮血濺滿了他的身體。
加上那兩米多高、壯碩且猙獰的外表,宛如出自煉獄的惡魔一般。
殺戮到了後來,匪賊再也不敢接近。
典韋的每一步前進,
他們都引馬退一步,只要有退路便立刻撤退。
直到退無可退,才意識到形勢嚴峻,首領在匪群的後方發現了事情不對。
這些並非是他白天觀察到的那種幾乎無力反抗的饑民,而顯然是一支精英戰隊。
特別是那個超過兩米高的巨人,
揮動著兩把沉的短槍,即使面對騎兵衝擊也毫無畏懼,一旦靠近便不是斬首馬頸,便是將人劈兩截,
其場景血淋漓,極其恐怖。
這可不行,再這麼耗下去,部隊就要全完了。
必須迅速採取行動止損。
撤!全隊撤離!
在軍事行動中,
最棘手的部從來不是進攻,而是在遭遇挫敗后能否有序撤退,因為恐慌情緒是可以快速傳播的。
匪幫本來就沒有組織與紀律,這種情況尤甚。
一聽見首領的命,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