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出了郿塢,浩浩蕩蕩的隊伍直奔長安。前有旗幟引路,後有護衛簇擁,車隊行進間塵土飛揚,氣勢頗為壯觀。董卓坐在華麗的車廂內,面露得意,彷彿已經看到自己加冕為帝,萬民朝拜的景象。
然而,車隊行至三十里處,忽然傳來「咔嚓」一聲巨響,董卓所乘的馬車猛地一震,隨即向一側傾斜,車輪竟然折斷了。護衛立刻上前扶住車廂,喧嘩聲中,董卓被攙扶下車,臉上滿是驚訝與不滿。
「怎麼回事?」董卓皺眉喝問,目光中帶著一絲不耐。
護衛戰戰兢兢地回答:「太師,車輪突然斷了,恐怕無法繼續前行。」
董卓臉色陰沉,冷哼一聲:「罷了,備馬來!」
片刻後,一匹駿馬牽到董卓面前,他翻身上馬,繼續向前行進。然而,不過十里路,那匹馬突然狂躁不安,嘶鳴聲刺破寂靜,隨即掙斷轡頭,前蹄高高揚起,幾乎將董卓掀下馬背。
護衛們慌忙上前安撫烈馬,董卓穩住身形,臉上浮現一絲不安的陰雲。他轉頭看向身旁的李肅,語氣中透著試探與疑惑:「車折輪,馬斷轡,這些異象是何兆頭?」
李肅神色未變,拱手上前,語氣恭敬而鎮定:「太師,這正是天意的顯現。車輪斷裂,象徵太師即將告別舊日繁瑣;轡頭斷裂,象徵太師將換乘新的玉輦金鞍,象徵天命歸心!這一切,正是太師受禪的吉兆。」
董卓聽罷,陰沉的臉色瞬間緩和,隨即露出滿意的笑容,點了點頭:「果然是天命不可違。很好,快些啟程,莫要耽擱我登基的大事!」
李肅微微低頭,掩去眼中一閃而過的寒光,嘴角浮現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
翌日,董卓的車隊繼續向長安進發。行至半途,天氣驟變,原本晴朗的天空被昏暗的霧氣覆蓋,狂風四起,夾雜著枯葉與塵土,將整個隊伍籠罩在一片混沌之中。馬匹受驚,嘶鳴聲此起彼伏,士兵們紛紛停步,眼中透著不安。
董卓坐在車中,掀開簾幕,皺眉望向外面的異象,臉色沉沉:「這是什麼情況?莫非有什麼不祥之兆?」
李肅緊跟在車旁,聽到這話,立刻策馬靠近,拱手道:「太師勿憂!此乃天象異動,昭示太師即將登龍位,自然有紅光紫霧來彰顯天威。這正是大吉之兆,請太師放心。」
董卓的眉頭舒展了些許,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哈哈,果然是天意不可違!加速前進,莫讓天命久等!」
隊伍繼續向前,終於抵達長安城外。城門大開,百官早已列隊迎接。旌旗招展,鳴鑼聲震天,眾人伏地叩拜,口呼「恭迎太師」。然而,眾人之中,唯獨不見董卓的心腹謀士李儒。
董卓掃視人群,眉頭微皺,問身旁護衛:「李儒何在?」
護衛低聲回報:「太師,李儒大人因病重在府,未能前來迎接。」
董卓略一思索,隨即揮手示意:「罷了,這些小事不足掛懷。」
入得相府,呂布親自前來賀喜。他身著甲胄,步履鏗鏘,拱手跪拜道:「恭喜太師即將登基,成就萬世之業!」
董卓滿面笑容,語氣中滿是寵溺與驕傲:「奉先,我登九五之尊,你當總督天下兵馬,助我守護這大好江山!」
呂布跪地叩首,聲音鏗鏘:「布必不負太師所託,竭力輔佐,護衛朝廷!」隨後退至帳前歇宿。
入夜,長安郊外寒風呼嘯,遠處傳來一陣稚嫩的歌聲,隨著風聲斷斷續續飄入董卓的帳中。歌聲清亮卻透著詭異,唱道: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
董卓眉頭緊皺,臉色陰沉,招手喚來李肅,沉聲問:「這些童謠,聽來悲切,是否不祥?」
李肅站在帳外,深吸一口氣,隨即進入帳中,神情鎮定:「太師勿需多慮。童謠不過是世人愚見,並無實質意義。依臣之見,這詩意喻劉氏氣數已盡,而董氏必興,正是天命歸順的象徵!」
董卓眉頭稍展,面色緩和,露出一絲輕笑:「果然如此!這些庸人俗語,倒也有幾分趣味。」
他轉身坐下,端起酒盞,似乎將所有的不安拋之腦後,沉浸在自己的美夢中。
黎明時分,董卓車隊整裝待發,儀仗隊列成排,旌旗招展,甲士森嚴。董卓身著華服,坐在豪華的車中,滿臉得意,眼神中透著勢在必得的狂妄。他身邊的李肅手握寶劍,緊隨其後,目光不動聲色,暗藏殺機。
車隊剛行不遠,忽見一道人出現在道旁,身穿青袍,頭裹白巾,手中舉著一根長竿。竿上縛著一丈白布,兩端各寫著一個「口」字,隨風招展,分外醒目。眾人見此異象,議論紛紛。
董卓掀開車簾,眉頭一皺,冷冷問道:「這道人是何來歷?他手中的布意圖為何?」
李肅立刻上前,壓低聲音回道:「太師勿慮。這道人乃妄想之徒,所謂『心恙之人』,多是心中有疾,無需放在心上。」
董卓冷哼一聲,揮手道:「驅走他!莫要影響儀仗威儀!」
隨即,幾名護衛上前喝斥,道士被驅趕而去。車隊繼續向皇宮行進,城中百官早已在路旁列隊,身著朝服,跪伏迎接。儀仗隊的鼓樂聲與百官的頌聲相輝映,董卓看在眼裡,心情愈發得意,嘴角微微上揚。
李肅策馬靠近,手握寶劍,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光,語氣恭敬:「太師,前方已至北掖門。」
董卓點頭,車隊進入北掖門,護衛的甲士忽然被攔在門外,只剩下御車前後的二十餘人得以隨行。董卓未加在意,繼續向殿內進發。
進入皇宮正門時,董卓忽然瞥見前方殿門外,王允等群臣已然列隊而立,每人手中皆持一柄寶劍,目光如炬,神色凝重。這不尋常的一幕令董卓心中一凜,他猛地坐直身體,轉頭低聲問李肅:「王允等人為何持劍而立?這是何意?」
董卓尚未等到李肅回答,便感到車輦猛然一震,李肅一聲不吭,手扶車沿,推車直入正殿。董卓皺眉,隱隱感到不對,剛想開口,卻聽見殿外一聲高呼:
「反賊董卓已至!護衛何在?」
聲音如雷,回蕩在大殿之中。董卓大驚,猛地坐起,轉頭向四周望去,卻見兩側的屏風後忽然殺氣騰騰,轉出百餘名甲士,手持長戟利槊,目光凌厲,直逼而來。
「反了!反了!」董卓怒吼一聲,伸手摸向腰間,但他的甲胄過於厚重,行動遲緩,尚未拔出佩刀,幾柄槍戟已然刺來。他勉力躲避,仍被一戟刺穿左臂,鮮血瞬間濺滿車廂,他痛得大叫一聲,重重摔下車來。
倒在地上的董卓,臉色慘白,滿面冷汗,捂著血流如注的左臂,咬牙怒吼:「奉先!我的奉先在哪裡!快救我!」
話音剛落,一道高大的身影從車後閃出,腳步鏗鏘,手執方天畫戟,聲音冷冽如冰:「呂布奉詔討賊,董卓,你罪該萬死!」
董卓一見呂布,眼中露出一絲絕望與不可置信:「奉先……是你……」
呂布冷冷注視著倒地的董卓,雙目炯炯如燃燒的火焰。他未再多言,手中方天畫戟猛然向前刺出,直取董卓咽喉。董卓瞪大雙眼,喉中只來得及發出一聲嘶啞的吼叫,便被畫戟貫穿,無力地癱倒在地。
幾乎同時,李肅揮劍一閃,已將董卓的頭顱斬下,提在手中,高聲呼喊:「國賊董卓,伏誅!」
呂布站在董卓的屍體前,左手持戟,右手從懷中取出天子詔書,高高舉起,大聲宣布:「呂布奉天子密詔,討賊臣董卓!其餘無辜之人,不必懼怕!」
殿內眾將士見董卓已死,無不跪地叩首,齊聲高呼:「萬歲!萬歲!」聲音震天,直衝雲霄。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