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騰和韓遂站在軍帳內,目視桌上的地圖,臉色凝重。軍糧早已耗盡,士兵疲憊不堪,內應又遭暴露,長安城內的謀劃徹底失敗。韓遂嘆了一口氣:「糧草已絕,內外無援,恐無力再戰,必須退兵了。」
馬騰點頭,面色蒼白,但語氣果斷:「當務之急是保全兵馬,我們即刻拔寨後撤,先回西涼穩固,再伺機而動。」
當夜,西涼軍悄然拔營,向西撤退。消息很快傳到長安,李傕與郭汜得知後冷笑不止,立即下令追擊。張濟領軍追擊馬騰,樊稠則率軍趕韓遂,企圖趁其撤退之際斬草除根。
張濟的軍隊迅速逼近馬騰的後軍,戰鼓聲震天,兵刃交錯。馬超在陣後斷後,見張濟軍追擊勢如猛虎,冷哼一聲,策馬提槍迎上。他長槍揮舞如風,瞬間殺入敵陣,所向披靡。張濟手下士兵被殺得人仰馬翻,陣腳大亂,不得不下令撤退。
另一邊,樊稠的追兵距韓遂的隊伍越來越近,陳倉城近在眼前。眼見後軍即將被追上,韓遂勒馬回頭,面對追擊而來的樊稠,高聲喊道:「樊稠,我與你同鄉相識多年,今日何至如此無情?」
樊稠一愣,也勒住馬,冷聲回道:「上命在身,不得不追!」
韓遂嘆了一口氣,語氣中滿是無奈:「我此行,本為國家而來,並非私圖。既是同鄉,為何如此相逼?」
樊稠聽罷,沉默片刻,臉上掠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抬頭看著韓遂,最終一甩馬韁,低聲道:「我不追了,回營去吧。」說罷,他調轉馬頭,率軍返回。
韓遂望著樊稠的背影,鬆了一口氣,隨即策馬帶軍隊迅速撤離。
然而,樊稠放走韓遂的消息很快被李傕的姪兒李別得知。他帶著密報回到長安,將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李傕。李傕聽後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樊稠竟敢縱敵,擅自違抗軍令!這分明是叛逆之舉!」
郭汜聞言,連忙勸阻:「目下形勢不穩,內憂外患未平,切莫動干戈引發更多動亂。」
此時,賈詡從容站起,目光冰冷,語氣平靜:「將軍若在此時興兵討樊稠,恐會引發軍中不安,反招更大的禍端。不如設宴慶功,邀請張濟與樊稠參加,席間將樊稠擒下處決,既能震懾軍心,又不費一兵一卒。」
李傕冷笑一聲,抬手一拍案桌:「此計甚妙,就依先生之言!」他轉身命令部下:「傳令下去,設宴慶功!」
李傕命人於城內大設筵席,邀請張濟與樊稠赴宴。宴席擺設得極為奢華,金杯玉盞,佳肴滿案,燭光搖曳間氣氛顯得格外熱鬧。張濟與樊稠進帳時,李傕滿面笑容,親自迎接,熱情招呼二人入座:「今日得兩位將軍鼎力相助,大破西涼軍,特設此宴,共襄慶功!」
樊稠聞言,心中微有戒備,但見李傕態度誠懇,又見席間歌舞助興,氣氛融洽,便逐漸放下心防,與張濟同席暢飲。李傕頻頻舉杯敬酒,談笑間讓二人不覺放鬆警惕。
酒過半巡,樊稠端起酒杯正欲再飲,卻見李傕臉色驟然一沉,原本滿面笑容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冷厲與怒意。他猛地一拍案桌,厲聲喝道:「樊稠!你與韓遂暗通款曲,意欲何為?莫非想要謀反不成?」
樊稠大驚,酒杯跌落在地,臉上滿是不可置信:「大將軍,這……這從何說起?末將從未有此心思!」
然而,李傕根本不給他辯解的機會。他冷笑一聲,抬手揮下,厲聲喊道:「來人!將這逆賊斬首!」
話音剛落,帳外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齊齊湧入,手持鋒利兵刃將樊稠團團包圍。樊稠還欲抗辯,然而刀光一閃,已被一刀斬於席下,鮮血濺滿地面。
張濟見狀,驚得酒杯脫手,跪伏於地,渾身顫抖不已:「大將軍息怒!末將對您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李傕見狀,臉色稍緩,起身將張濟扶起,語氣平靜卻帶著幾分威懾:「樊稠勾結外敵,意圖造反,自然該誅。張將軍乃我心腹,何須如此驚懼?以後西涼軍的殘部,便交由你統領。」
張濟強忍心中惶恐,低頭連聲稱謝:「多謝大將軍信任,末將必誓死效忠!」他勉強鎮定心神,辭別後迅速回到弘農駐紮,遠離是非之地。
自從李傕與郭汜擊退西涼軍,長安局勢稍有穩定,朝廷內外不再有人敢對他們挑釁。然而,國內民生困頓,百姓怨聲載道。賈詡多次進言勸道:「將軍,當今亂世,應該撫慰百姓,結交賢士,這樣才能穩固根基,保長久之安。」
李傕聽後若有所悟,命部下稍稍減少暴行,又召集地方賢士入朝參議,朝廷才開始顯露一絲生機。
正當此時,青州地區傳來噩耗——黃巾軍死灰復燃,各地匪徒蜂擁而起,聚眾數十萬,劫掠城池,殘害百姓,聲勢甚為驚人。李傕與郭汜聞訊,面色凝重,連忙召開會議商討對策。
太僕朱雋站出,拱手建言:「將軍,眼下黃巾軍亂世作孽,百姓苦不堪言。若想平定山東群賊,臣願推薦一人,他定能剋日而破之。」
李傕急問:「此人是誰?」
朱雋沉聲答道:「東郡太守曹操,字孟德,智勇雙全,素有威名。此人治軍嚴明,深受士卒愛戴,麾下軍隊訓練有素。若能命他征討黃巾,勝利指日可待。」
郭汜也附和道:「孟德確實是一員良將。可知此人現在何處?」
朱雋回道:「操正在東郡駐守,手下兵強馬壯,完全有能力應對此事。」
李傕大喜,立刻命人起草詔書,親筆蓋印,命使者星夜將旨意送往東郡。使者騎快馬風塵僕僕而至,曹操接旨後,恭敬拜領,隨即整軍出發。
曹操與濟北相鮑信會合,共同商討作戰計劃。他謹慎行事,將兵分數路,準備逐步清剿黃巾餘黨。然而,鮑信性情急躁,率軍突入敵軍腹地,未曾設防,終遭伏擊,戰死沙場。
曹操聞訊後大怒,親率主力追趕黃巾軍,直奔濟北。一路上,他剋敵制勝,軍威大振。許多黃巾餘眾見勢不妙,紛紛投降。曹操命降軍為前鋒,重新編組,讓這些曾經的賊軍帶路攻打其餘據點,屢屢奏捷。
百餘日內,曹操收降了數十萬黃巾餘黨,安撫流民男女逾百萬人。為擴充戰力,他從降軍中挑選精銳士卒,編為「青州兵」,成為自己麾下的一支強大力量,其餘人則遣返回鄉務農。
捷報傳回長安,李傕與郭汜聽聞曹操短短數月內平定黃巾,收降如此眾多兵馬,驚嘆不已。朝廷下令嘉獎,加封曹操為鎮東將軍,聲威更勝從前。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