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烽火義途》 74: 第七十四章
0%
墨書 Inktalez
孔融正在府中與賓客談論時,忽有門吏進報:「徐州的糜竺先生前來求見!」孔融一怔,旋即起身吩咐道:「速請進來!」 0
 
糜竺快步入堂,神色焦急,拱手行禮後,直截了當地說道:「融公,徐州危在旦夕!曹操率大軍圍城,陶公孤立無援,特命我親來求救,望融公垂憐一方百姓!」 0
 
說罷,他取出陶謙的親筆信遞上。孔融接過書信,展開細讀,眉頭漸漸皺起。他放下信,長歎一聲:「我與陶公素來交厚,如今他有難,我豈能袖手旁觀?子仲親自前來,情誼甚深,我自當設法相助。」 0
 
糜竺聞言,忙道:「多謝融公大義!然曹操兵威甚盛,望融公即刻點兵相救,否則徐州百姓恐遭屠戮!」 0
 
孔融搖頭,沉吟道:「曹孟德與我素無怨仇,若能和平解決,豈不更好?我當先遣人送書說和,若曹操不肯,才起兵相助。」 0
 
糜竺眉頭緊鎖,語氣中透著焦急:「融公,曹操素性剛烈,倚仗兵威,豈肯因一封書信而退兵?時間拖久了,恐徐州危矣!」 0
 
孔融思索片刻,轉頭對左右說:「傳令下去,整備兵馬,做好出征準備;同時派人將書信送至曹操軍中,試與之解和。」話音剛落,門外突然傳來一聲急報:「北門急報!黃巾賊黨管亥率群寇數萬人,直逼城下!」 0
 
孔融大驚,倉促起身:「速備戰馬!」他轉向糜竺,神情中透著歉意:「子仲,當前急事在前,恐需稍後再商議徐州之事了!」 0
 
糜竺心中懊惱,卻不便多言,只能默默退到一旁。 0
 
孔融迅速整兵出城,遠遠望見管亥率領的群寇蜂擁而來,聲勢浩大。管亥騎著高頭大馬,揮舞長刀,在陣前高聲喊道:「孔融,我知北海糧米充足,今日來此,借糧一萬石即可退兵!若不從,打破城池,老少不留!」 0
 
孔融聞言,怒氣陡升,策馬前出,厲聲回道:「我是大漢臣子,守大漢疆土,豈能助逆賊!想要糧食,除非從我屍體上踏過!」 0
 
管亥大怒,怒喝一聲,拍馬衝來,揮刀直取孔融。眼看雙方接戰,孔融身後,將軍宗寶縱馬挺槍出陣,迎向管亥。 0
 
兩馬相交,槍刀碰撞,火星四濺。宗寶咬牙死戰,但管亥力大如虎,連劈數刀後,找準破綻,長刀一閃,直直劈向宗寶胸口。宗寶大叫一聲,從馬上翻身栽倒,血染沙場。 0
 
孔融軍見主將被斬,頓時大亂,紛紛潰退,退入城中死守。管亥見狀,揮手下令分兵四面圍城,斷絕出入。孔融倚城樓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敵軍,神色陰沉,胸中滿是鬱悶之氣。糜竺站在他身旁,握緊拳頭,滿臉愁容,卻無計可施。 0
 
第二日清晨,孔融立於北海城樓上,面色凝重。他俯視城外,只見黃巾賊的營帳如海,旌旗翻動,殺氣彌漫,圍城的兵力似乎比昨日更加壯大。 0
 
他雙手緊握城樓欄杆,低聲自語:「若再無援軍,北海恐難保住!」 0
 
 
正憂心之際,忽然遠方塵土飛揚,一人騎著駿馬,手持長槍,如一道疾風從城外的賊陣中衝出。他槍挑刀劈,左衝右突,所過之處,賊眾紛紛倒地,竟無一人能擋住其鋒芒。孔融目不轉睛地盯著這突然而至的陌生身影,驚訝不已:「此人是誰?怎敢如此孤身犯險?」 0
 
那人揮舞長槍,殺透賊陣,直奔城下。抵達城門後,他勒馬仰天大喝:「快開城門!」 0
 
孔融皺眉,轉身吩咐左右:「此人來歷不明,莫輕易開門。觀其動靜再說。」 0
 
城門上士兵遲遲未動,城外的賊軍已經發現此人突圍,蜂擁追趕而來。眼見賊兵逼近,他猛然回身,長槍一掃,直搠敵軍前鋒,幾個賊兵應聲墜馬。他的槍如狂風過境,連挑十數人,鮮血飛濺,餘眾見狀,竟嚇得不敢上前。 0
 
孔融驚嘆其英勇,當即命令:「速開城門,將他迎入!」 0
 
城門轟然打開,那人策馬飛奔入城。剛入城門,他便翻身下馬,將長槍扔到一旁,腳步從容地登上城樓,朝孔融拱手一拜,聲音洪亮:「太守在上,黃縣太史慈,前來效命!」 0
 
孔融一愣,心中一陣驚喜:「太史子義!久聞大名,今日得見,果然威猛過人!」 0
 
太史慈一抱拳,語氣恭敬:「慈年少遠出,家中老母蒙太守恩顧,屢次受粟帛濟助,母親常念府君之德。聞賊寇圍城,母命我速來相助,這才冒險殺入。」 0
 
孔融大為感動,攙住太史慈的手,連連稱讚:「子義果然是忠義之士,今日得你相助,城內軍民皆可放心矣!」他轉頭對左右道:「速備佳餚,為子義接風洗塵。」 0
 
隨後,他再次轉向太史慈,目光中帶著幾分期待:「子義,賊兵勢大,何以退之?你有何良策?」 0
 
太史慈微微一笑,眼中透著堅定:「太守放心,慈必不負所託。」 0
 
城內,孔融將太史慈視為座上賓,設宴款待,又親自贈予他一副精良的甲胄和一匹駿馬。太史慈身披新甲,手握鐵槍,神采奕奕,但語氣卻堅決:「太守,慈願借精兵一千,出城迎戰,擾亂賊軍士氣!」 0
 
孔融眉頭微皺,搖頭道:「子義勇武我自信得過,但管亥勢力浩大,數萬人馬圍城,如此輕率出擊,恐有不測。」 0
 
太史慈抱拳,語氣堅定:「慈母親感念太守恩德,特遣慈前來解圍。若我無法助您退敵,便愧對母命,無顏相見。此事我志在必行,還請太守成全!」 0
 
孔融沉吟片刻,嘆道:「子義有忠義之心,我自不能拂你的意。不過當下賊勢洶湧,即便你的武勇,也未必能一舉擊潰他們。若能請到劉備玄德相助,此圍必解。可惜,難覓能出城聯絡之人。」 0
 
 
太史慈目光一亮,立刻應聲:「太守,但請修書一封,慈願親自出城,趕赴劉玄德處求援。」 0
 
孔融聽罷,面露喜色:「子義果然智勇雙全!如此一來,城中軍民尚可多得一線生機。」當即吩咐修書,蓋上印信後,親自交至太史慈手中。 0
 
太史慈接過書信,整理衣甲,腰帶弓矢,手持鐵槍,準備就緒。他向孔融拱手一拜,語氣鏗鏘:「太守且安心等候,慈此去必不辱命。」 0
 
城門轟然洞開,太史慈一騎當先,駕馬飛奔而出。城外大河蜿蜒,對岸管亥部將早已警覺,立刻率領賊兵殺來,妄圖攔截。太史慈毫不懼怕,鐵槍一擲,直搠敵方前鋒,連挑數人下馬。賊軍大亂,太史慈趁機猛衝,片刻間便突破了第一道封鎖。 0
 
但管亥早已料到有人會出城求援,得報後,立刻親率數百騎疾馳而至。賊兵將太史慈團團圍住,槍刀如林,喊殺聲震天。 0
 
太史慈勒馬停步,臉色沉著,掃視四周。他微微一笑,抽出身後硬弓,搭上一支長箭,淡然說道:「不知今日,還有誰能擋我?」 0
 
管亥怒喝:「拿下此人,決不可放他逃走!」 0
 
話音未落,只見太史慈鬆手一放,箭如流星般飛出,正中一名賊將咽喉。四周賊兵驚呼未定,太史慈已搭上第二箭,瞄準另一名賊首,連射連中,數箭之下,倒地者不下十人。 0
 
圍攻的賊軍漸漸膽怯,不敢再逼近,太史慈乘機驅馬疾馳而去。管亥見情勢不妙,怒不可遏,揮刀大喊:「追!給我追!」 0
 
然而,太史慈駿馬疾速如風,他一手勒緊馬韁,一手搭箭四射,八面應對,箭無虛發。追兵被射得人仰馬翻,驚恐退散,竟無人敢再近身。 0
 
片刻後,太史慈的身影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中,賊軍只能懊惱地停下腳步,無奈撤回。他一路疾馳,心中唯有一念:盡快見到劉備,為北海解圍帶來希望。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