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風波暫息,李世民回到秦王府,猶如困獸般在房中來回踱步,心中焦慮萬分。房玄齡、杜如晦等謀士圍坐一旁,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他們深知,此次李建成呈交的證據棘手至極,稍有差池,秦王一脈便會萬劫不復。
「如今之勢,若想破局,必須先捨車保帥。」房玄齡率先打破沉默,眉頭緊鎖,眼中滿是憂慮。
李世民猛地停下腳步,目光如炬地看向他,問道:「你是說張亮?」
房玄齡微微頷首,沉重地說道:「張亮身處洛陽,行事雖為殿下着想,但如今已成為眾矢之的。若想保殿下周全,只能先讓他承擔罪責,與他劃清界限。」
李世民心中一陣絞痛,張亮追隨他多年,忠心耿耿,讓他放棄張亮,實在難以抉擇。但他也明白,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容不得半點婦人之仁。
「也只能如此了。」李世民長嘆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決絕,「只是苦了張亮。」
於是,李世民進宮面見李淵,主動提議將張亮下獄,以顯自己大義滅親,撇清與張亮的關係。李淵看着李世民,眼神中透着複雜的情緒,有失望,也有一絲欣慰。他沒想到李世民會主動提出這個建議,這讓他對李世民的態度稍微緩和了一些。
「既然你能認清形勢,主動請罪,朕便暫且相信你。但張亮之事,朕定會徹查到底,若你真有謀反之心,朕絕不輕饒!」李淵冷冷地說道。
李世民謝恩後,退出宮殿。他知道,這只是暫時的緩兵之計,接下來必須儘快找到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張亮很快被抓入獄。在獄中,他遭受了嚴刑拷打,但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半句對李世民不利的話。他心中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關乎着秦王的安危,哪怕受盡折磨,也絕不能背叛秦王。
「你們休想從我嘴裡得到任何東西!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唐,絕不是謀反!」張亮對着審訊他的官員怒喝道。
與此同時,李建成在東宮密切關注着局勢的發展。他深知,張亮入獄只是第一步,要想徹底扳倒李世民,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和支持。他與李元吉商議後,決定利用這個機會,進一步打壓李世民的勢力。
「大哥,如今張亮入獄,正是我們削弱秦王府的好時機。我們可以趁機彈劾秦王府的其他親信,讓他們自顧不暇。」李元吉眼中閃爍着陰狠的光芒,向李建成建議道。
李建成點頭表示贊同:「你說得對,但我們也要小心行事,不能讓父皇覺得我們是在故意打壓。」
於是,李建成和李元吉開始在朝堂上彈劾秦王府的其他官員,指責他們與張亮勾結,意圖謀反。這些彈劾如同一顆顆重磅炸彈,在朝堂上掀起了更大的波瀾。秦王府的官員們人人自危,紛紛為自己辯解,但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步步緊逼下,他們逐漸陷入了困境。
李淵面對這些彈劾,心中十分頭疼。他既不想看到兒子們之間的爭鬥愈演愈烈,又不能對這些指控置之不理。經過一番權衡,他決定對秦王府的官員進行調查,但並沒有立即做出處罰,而是採取了觀望的態度。
在這場權力的鬥爭中,李世民的處境越來越艱難。他不僅要應對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攻擊,還要想辦法證明自己的清白,挽回父皇的信任。他日夜與謀士們商議對策,四處尋找能夠為自己開脫的證據,但始終一無所獲。
就在李世民陷入絕境之時,長孫無忌站了出來。他深知李世民的困境,決定冒險為他尋找生機。長孫無忌利用自己的人脈和關係,暗中調查張亮事件,希望能找到其中的破綻。
經過一番艱苦的調查,長孫無忌終於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他發現,在張亮招募死士的過程中,有一些人的身份十分可疑,他們似乎並不是真正的死士,而是被人故意安插進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陷害李世民。
「殿下,我發現了一些線索,這些人可能是李建成派來的,故意陷害我們!」長孫無忌興奮地將調查結果告訴李世民。
李世民聽後,心中大喜,但他也知道,這些線索還不足以證明自己的清白,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繼續調查,一定要找到確鑿的證據,讓李建成的陰謀大白於天下!」李世民堅定地說道。
與此同時,李建成也察覺到了長孫無忌的行動。他知道,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得力助手,若讓他找到了對自己不利的證據,之前的努力就會付諸東流。於是,他決定派人暗中監視長孫無忌,阻止他的調查。
朝堂上的鬥爭仍在繼續,局勢愈發複雜。李世民和李建成如同兩隻斗紅了眼的猛虎,在權力的戰場上你來我往,互不相讓。而李淵則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他既希望維護大唐的穩定,又不想傷害任何一個兒子。但這場爭鬥已經愈演愈烈,他又該如何抉擇呢?未來的局勢又將走向何方?一切都充滿了未知,而大唐的命運,也在這場激烈的權力博弈中懸於一線。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