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德站在陶謙病榻前,看著他眼中那抹最後的堅決光芒逐漸暗淡。陶謙伸出顫抖的手指著自己的胸口,氣若游絲地說:「徐州……就托付於……明公……」話音未落,手指無力地垂下,眼睛也隨之閉上,長歎一口氣,斷了生息。
屋內瞬間一片寂靜,隨即,哭聲四起。糜竺和陳登跪倒在地,悲聲哀號:「府君啊!」關羽和張飛默然無語,只是眉頭緊鎖,臉上寫滿了沉重的哀慟。
劉玄德仰天長歎一聲,默默閉上眼睛,雙拳握緊。他再次推辭道:「陶使君待我如至交,我豈能貪圖徐州這片城池?此事斷不可行!」
次日清晨,徐州城內外,百姓攜家帶口,扶老攜幼,擠滿了府衙門前。許多老人伏地痛哭,年輕人聲嘶力竭地喊道:「劉使君!若您不領徐州,我等百姓必遭流離之苦!您若棄我們不顧,豈是大仁大義之人?」
哭聲震天,彷彿整座徐州城都沉浸在一片愁雲之中。劉玄德站在府門前,望著滿眼悲泣的百姓,心如刀割。他回頭看向關羽與張飛,兩人沉著臉,齊聲勸道。
「大哥,百姓心意已明,你若再推辭,反倒是不義之舉!」關羽沉聲道,目光銳利而堅定。
張飛更是按捺不住,粗聲粗氣地說道:「兄長,陶謙將徐州拱手相讓,如今百姓也哭求你留守!你再推辭,難道要讓他們自生自滅?咱們兄弟保住徐州,這才是大義!」
劉玄德沉默良久,眼中流露出掙扎與猶豫。他抬頭看著悲痛欲絕的百姓,終於長歎一聲,朗聲道:「既然如此,劉備權且代領徐州事務,但此事只是暫托於我,待天下太平之日,必當還政於賢能之士!」
話音落下,百姓們齊聲高呼:「劉使君萬歲!」哭聲轉為歡呼,情緒激動,百姓們紛紛拜倒於地。
劉玄德接過徐州牌印,旋即任命孫乾、糜竺為輔佐,陳登為幕僚,隨即傳令將小沛的軍馬徹底整編入城,出榜安民,穩定局勢。
徐州城內,劉玄德下令為陶謙舉辦盛大而莊嚴的葬禮。他與麾下將士全都穿上孝服,戴上白絹,親自參加祭奠儀式。白幡飄揚,哀樂低迴,整座城池都籠罩在一片肅穆的氣氛中。玄德站在靈堂中央,焚香祭酒,向陶謙的牌位深深一拜,眼中含淚,神色凝重:「陶使君高義,備銘記於心,願您泉下安息!」
祭禮結束後,陶謙的遺體被抬往黃河之原安葬。劉玄德親率軍民,護送棺木一路前行,直到塋地。風聲蕭瑟,河邊草木皆低垂。玄德站在墓前,揮淚而拜,眾人隨之哀號。
事畢,劉玄德取出陶謙遺留下的奏表,派人迅速呈送朝廷,將徐州事宜一一稟報,明示此事非己所求,乃百姓所托。
由此,徐州就改為劉備治理,並逐漸安定下來,而百姓們終於得以喘息。
曹操坐在鄄城大營之中,眉頭緊鎖,手中緊握著徐州傳來的消息。他將書信狠狠地拍在案上,怒聲道:「陶謙這老賊雖死,但我的血仇還未得報!如今劉備這匹夫,居然不費吹灰之力便坐上徐州牧的位置!這口氣,我如何咽得下?我誓先殺劉備,再挖出陶謙的屍骨,方能告慰我父在天之靈!」
軍帳內眾將面面相覷,誰也不敢開口。曹操目光如炬,環視一周,冷冷道:「傳我的令,三日內整軍拔寨,殺向徐州!」
這時,荀彧緩緩走上前,神情鎮定,長揖一禮後勸道:「主公且息怒,臣有一言,望主公能聽之。」
曹操眯起眼,語帶不耐:「文若,你有什麼話便快說,我現今心中怒火難平,別來磨蹭!」
荀彧神情堅定,朗聲道:「主公,請容我細說利害。往昔漢高祖劉邦堅守關中,光武帝據守河內,皆是選擇固守根本之地,以此進退自如,終成大業。如今兗州之於主公,正如關中之於劉邦,河內之於光武,是您事業的根基啊!河、濟一帶更是天下要道,若主公失了兗州,將無立足之地。」
曹操雙眉一挑,冷笑道:「我大軍席捲而去,徐州必然手到擒來。難道你以為劉備這個市井匹夫能擋我?」
荀彧搖頭,語氣堅決:「主公豈不知徐州之民已歸附劉備?陶謙生前對民善待,如今劉備接掌徐州,必得民心。徐州百姓若與劉備同心協力,主公若強攻,必陷入苦戰。而此時,呂布正在一旁虎視眈眈,若我等遠離兗州,他乘虛而入,豈不等於將根基拱手送人?到那時,徐州未得,兗州反失,主公將退守何地?」
曹操聽到此處,臉色微微一沉,眼神中透出一絲猶疑,但仍倔強道:「可是如今糧草匱乏,我軍守在這裡,坐以待斃,難道這才是上策嗎?」
荀彧微微一笑,眼神銳利而堅定:「主公,解燃眉之急非難事。汝南、潁川一帶尚有黃巾餘孽何儀、黃劭之流,這些賊寇四處劫掠,手中必有大量糧草和金帛。我等可調兵東略陳地,破賊取糧,既可養活軍士,又可保兗州無虞。此舉順應天道,既安天下,又能使百姓感德,豈不兩全其美?」
曹操沉思片刻,心中怒火漸漸平息,終於展顏一笑,拍案道:「文若此言有理!你真是我的智囊啊。若按你所言,破黃巾取糧,再徐圖徐州,便是萬全之策!」
荀彧微微拱手道:「主公明鑒,此乃大局所需。待軍力充盈,再圖徐州,定能報先君之仇,光耀大業。」
曹操轉頭看向眾將,目光中重新燃起銳氣,喝道:「即刻傳令!全軍東進,先掃蕩黃巾餘賊,奪取糧草,再做後計!」
眾將齊聲應道:「遵命!」
營帳外,傳令兵飛奔四方,軍中鼓角齊鳴,氣勢如虹。曹操站在營門前,雙目眺望遠方,唇角微揚,低聲自語道:「劉備,你這徐州牧的位置暫且坐穩,但我們之間的賬,總有一天會算清的……」
曹操決意出兵,將大軍整編後,命夏侯惇、曹仁留守鄄城一帶,自己親率主力部隊南下,征討陳地與汝南、潁川的黃巾餘黨。這一帶盜賊橫行,何儀、黃劭等人聚眾作亂,百姓苦不堪言。
消息傳到黃巾軍營,何儀與黃劭聚集部將商議,黃劭咬牙切齒道:「曹操這匹狼終究來了!他這些年兵鋒銳不可擋,我們若不齊心,恐怕難以抵禦!」
何儀冷笑一聲,掃視眾人:「曹操再強又如何?我們兵力數倍於他,何懼之有!傳令大軍,羊山會戰,絕不後退!」
黃巾軍隨即聚集十萬之眾,兵器雜亂,旌旗飄搖,雖人數龐大,但毫無隊列規整,儼然是一群烏合之眾。
曹操軍陣內,旌旗肅整,戰鼓沉穩,曹操披甲立於高處,目光如鷹般俯瞰敵軍陣勢。他嘴角浮起一絲輕蔑的笑意,對郭嘉說道:「這一群烏合之眾,連行陣都不會擺,何足為懼?」
郭嘉微微一笑:「主公言之有理,但切記迅速擊潰,不留後患。」
曹操揮手下令:「弓弩手準備!先讓他們嚐嚐我軍的鋒芒!」
一聲令下,弓弦震動,漫天箭雨如蝗般鋪天蓋地射向黃巾軍。敵軍兵卒頓時哭喊四起,人仰馬翻,一片混亂。
「典韋!」曹操大喝一聲。
典韋早已等得不耐煩,手持一雙鐵戟,猛然催動坐下戰馬,飛速衝出陣前。他身形如山,鐵戟閃爍著寒光,戰馬嘶鳴,地面震動,直奔敵軍而去。
「誰敢迎戰!」典韋聲如雷霆,震得黃巾軍士膽顫心驚。
黃巾軍中,一名副元師勉強策馬而出,搖晃著長槍,臉上掩不住的驚恐。雙方交馬之間,典韋大喝一聲:「拿命來!」雙鐵戟一揮,只聽「噗」的一聲,那副元師連人帶馬被刺穿,血濺三尺,翻滾落地。
黃巾軍見副將瞬間敗亡,頓時士氣潰散,隊形大亂。曹操眼見時機成熟,立刻舉起佩劍,振臂高呼:「全軍進攻!追擊賊寇,勿留一人!」
喊殺聲震天動地,曹軍如猛虎出柙,強弓硬弩壓陣,刀戟齊舞。士卒步步緊逼,勢不可擋。典韋一馬當先,鐵戟揮舞,所到之處,無人敢攔。黃巾軍潰散而逃,曹軍乘勝追擊,直逼羊山腳下,迅速奪取山下營寨。
曹操登高遠望,見敵軍潰敗如流水,不禁長笑道:「烏合之眾,不堪一擊!何儀、黃劭,此回必亡矣!」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