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奉見郭汜軍退而復返,便列開陣勢,準備迎敵。兩軍對峙之間,郭汜麾下大將崔勇策馬出陣,揚聲大喝:「楊奉反賊!挾天子以自重,今日我崔勇便要取你首級,還天下一片清明!」
楊奉怒火中燒,拍馬上前,高聲喝道:「公明何在?」
只見陣中一將應聲而出,身披重甲,手執巨斧,騎著一匹驊騮寶馬,氣勢如虹。他策馬奔出,聲音洪亮:「末將徐晃,請將軍放心!」
楊奉微微點頭,冷聲道:「賜你一炷香時間,取崔勇人頭來見!」
徐晃縱馬疾馳,直奔崔勇而去。崔勇見一員猛將來襲,絲毫不懼,舉槍迎戰。兩馬交錯,刀光斧影瞬間交鋒,只聽「噹」的一聲,槍斷馬翻,崔勇尚未回神,便見寒光一閃,頭顱已飛落於地,鮮血噴涌。
郭汜軍見主將一合之間便被斬殺,頓時驚慌失措,楊奉見狀,大喝一聲:「全軍聽令,給我衝!」
漢軍士氣如虹,猶如猛虎下山般衝入敵陣。郭汜軍大亂,士卒四散奔逃,最終被追殺退至二十餘里外。
***
戰事結束,楊奉收兵,返回車駕前。他翻身下馬,跪拜於漢獻帝面前:「末將幸不辱命,解圍保駕,請陛下恕罪來遲。」
漢獻帝攙扶起楊奉,語氣中帶著感激:「楊將軍,你冒險迎敵,救朕於危難,功勞不可小覷!」
楊奉頓首拜謝:「為陛下效力,乃末將本分,不敢居功。」
漢獻帝轉頭看向陣中的將領,問道:「適才斬賊將者何人?此等勇猛,實屬國之棟樑。」
楊奉聞言,連忙請徐晃上前。徐晃下馬,行至車前,雙膝跪地叩首:「末將徐晃,河東楊郡人,字公明,參見陛下。」
漢獻帝打量徐晃片刻,目露讚賞之色,溫聲道:「徐將軍臨陣不懼,斬將奪旗,確是國家柱石,日後必有重用!」
徐晃拱手拜謝,楊奉則命人整備車隊,護送天子至華陰駐蹕。
***
夜幕降臨,華陰縣內燈火通明。當地將軍段煨得知天子駕到,備下衣物、酒肉,親自奉上,供給車駕與隨行百官。漢獻帝見段煨禮數周到,點頭讚許,賜下言語以表慰勞。
當晚,天子暫宿於楊奉軍營之中,營內戒備森嚴,燈火通明,士卒各執兵器守衛四周。微風拂過營帳,漢獻帝坐於主帳內,望著夜空中稀疏的星辰,終於稍稍感受到一絲安寧。
次日清晨,天色陰沉,郭汜不甘昨日敗績,重新整頓兵馬,揚聲來戰。他大軍蜂擁而至,旌旗遮天蔽日,刀槍如林,殺氣直逼楊奉軍營。
郭汜親自上陣,狂笑著喝道:「楊奉,徐晃!你們昨日不過僥倖,今日我便讓你們葬身於此,天子也休想再逃!」
楊奉冷哼一聲,正欲回應,徐晃已催馬出陣,手提巨斧,朗聲道:「休得猖狂!昨日斬你大將,今日便取你項上人頭!」
徐晃一馬當先,橫斧直取郭汜部隊,刀光斧影間連斬數人,氣勢如虹。然而,郭汜早已命部下布下重重包圍,陣勢如鐵桶般將楊奉與天子困於中央。
喊殺聲四起,箭矢如雨,敵軍不斷收攏包圍圈,護駕的士兵漸漸抵擋不住,楊奉回身大喊:「護住車駕!決不能讓天子受傷!」
漢獻帝坐於馬車內,聽著周圍的厲聲厮殺,握緊雙手,臉色蒼白,目光中滿是無助與恐懼。護衛士兵紛紛倒下,郭汜軍越逼越近,營中將士無不面露絕望。
就在此危急關頭,東南方向突然響起震天的喊聲。遠處塵土飛揚,一面大旗疾馳而至,為首一將披甲執槍,帶領精兵衝入郭汜陣營。
「殺賊救駕!擋我者死!」
這支援軍如猛虎下山,迅速將郭汜的包圍陣撕開一個缺口。郭汜軍陣頓時大亂,士卒驚呼:「援軍來了!快撤!」
徐晃見狀,趁勢率軍反攻,大斧揮舞之下,砍翻數人,殺聲震天。郭汜見大勢已去,咬牙大喝:「全軍撤退!」他一揚馬鞭,倉皇退回後陣。
援軍穩住戰局後,為首的將領勒馬停於車駕前,翻身下馬,跪地叩首:「臣董承,來遲一步,請陛下恕罪!」
漢獻帝見來者,眼眶一紅,淚流滿面,走下車扶起董承,語氣哽咽:「董卿,朕幾乎命喪賊手,今日若無你相救,朕恐再無還朝之日!」
董承抬頭,眼中滿是堅定:「陛下免憂。臣與楊將軍誓斬李傕與郭汜這二賊,以保漢室清明。」
漢獻帝握住董承的手,滿臉悲喜交加:「有卿在,朕心安矣。」隨即,他轉身命令隨行人員:「準備車駕,連夜趕赴弘農,朕要早日脫離此亂世。」
當夜,車駕重新啟程,浩浩蕩蕩地向東前行,隨行的士卒打起精神,警戒四周。漢獻帝坐於車內,望著漆黑的夜空,雖身處險境,卻終於感到了一絲希望。
郭汜狼狽不堪地撤回營地,剛進帳中,便見李傕坐於案前,滿臉陰沉,冷冷問道:「你怎麼落得如此模樣?車駕呢?」
郭汜氣喘吁吁地跪倒在地,滿臉羞憤:「楊奉與董承帶著援軍突襲,我軍不敵,只得敗退。車駕已被護送往弘農,若讓他們在那立足,必會發佈詔令,號召諸侯共伐我們!到時候,我等三族性命都不保!」
李傕聽罷,眉頭緊鎖,手指輕輕敲打案桌,目光中透著狠戾。他沉思片刻,冷笑道:「既如此,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張濟如今據守長安,短時間內動不了。我和你不如合兵一處,追至弘農,將那漢君斬殺,然後平分天下!」
郭汜聞言,頓時兩眼放光,立刻點頭應道:「好!此計可行!與其坐等滅亡,不如拼一把!」
二人隨即拍案定計,合併各自兵馬,整頓隊伍後直撲弘農而去。
***
郭汜與李傕的聯軍一路所過,燒殺搶掠,殘忍至極。村莊被夷為平地,百姓四散奔逃,哭聲遍野。他們如蝗蟲過境,所到之處皆化為廢墟。
此時,楊奉與董承已帶著天子行至弘農。聽聞賊軍合兵而來,楊奉眉頭緊鎖,對董承說:「李傕和郭汜狼狽為奸,已是一條船上的賊寇。他們勢大,我們若不及時迎戰,恐有滅頂之災。」
董承握緊腰間的佩劍,目光堅定:「與其等他們來攻,不如主動出擊。這次我們要讓他們知道,什麼叫自取滅亡!」
楊奉頷首,當即下令整頓兵馬,放棄繼續北行,轉而調頭迎擊。
***
東澗,兩軍對壘,喊殺聲震天,刀光劍影在陽光下閃爍不休。楊奉身披鎧甲,立於高處,舉槍指向敵軍,厲聲喝道:「逆賊李傕、郭汜!天子在此,爾等還不速速退兵,還朝廷一片清明!」
郭汜在陣中哈哈大笑,手提長刀,回應道:「楊奉,董承!你們憑這些人馬就想攔住我們?等殺了你們,天子也得死在我們刀下!」
李傕則默不作聲,策馬緩緩上前,隨手拔劍,向前一指:「全軍衝鋒!今日不殺這些叛逆,我誓不收兵!」
雙方士兵隨即衝殺在一起,喊聲震天,血染河水。楊奉與董承指揮有序,士卒們雖少卻士氣高昂,頑強抵抗著敵軍的猛烈攻勢。殺聲響徹山谷,激戰正酣。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