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烽火義途》 100: 第一百章
0%
墨書 Inktalez
李傕與郭汜的帳內燈火通明,兩人面色陰沉,怒氣漸起。探子回報曹操大軍已至,將士皆感壓力陡增。郭汜咬牙說道:「曹操遠道而來,兵馬雖精,但定有疲態。我等不如速戰,奪其銳氣,便可大勝!」 0
 
賈詡立於一旁,臉上卻透著幾分冷靜。他走上前,拱手勸諫:「兩位將軍切莫輕敵。曹操兵精將勇,行軍如雷。如今我們內無糧草,外無援軍,正面交戰恐怕凶多吉少。不如遣使求降,保全性命,以圖後計。」 0
 
李傕聞言,怒火中燒,猛然拍案而起:「你竟敢滅我軍心!」他拔出腰間的長劍,目光兇狠地盯著賈詡,聲音冰冷:「你這賣主求榮的鼠輩,該斬!」 0
 
賈詡冷笑一聲,不急不躁地回道:「將軍,聽不進忠言,終有後悔之時。」眾將見情勢不妙,急忙上前勸阻,才將李傕勉強按住。 0
 
當夜,賈詡獨自騎馬離營,消失在夜幕中,回到了家鄉。 0
 
*** 0
 
次日,曹操大軍與李傕、郭汜在平原上對峙。天光初現,兩軍陣列綿延數里,旌旗翻飛,殺氣瀰漫。李傕的兵馬雖然人數眾多,卻顯得陣型凌亂,士氣低迷。 0
 
曹操立於高處,俯瞰敵陣,目光如炬。他轉頭對許褚、曹仁、典韋吩咐:「三百鐵騎,隨我衝陣三遭,斷其士氣。」 0
 
三人抱拳應命,領著鐵騎如猛虎般撲向敵軍。許褚當先沖入敵陣,長刀橫掃,幾名士兵慘叫著倒地。他如入無人之境,連破數陣,帶領鐵騎左突右擊,殺得李傕的軍隊陣腳大亂。曹仁與典韋緊隨其後,鋒芒畢露,所過之處血流成河。 0
 
片刻之後,曹操下令鐵騎回陣,整軍再戰。敵陣中央,李傕的兩名姪子李暹與李別驟然躍馬出陣,立於戰場中央,氣勢洶洶地大喊:「曹軍小兒,誰敢與我一戰!」 0
 
話音未落,只見許褚驟然飛馬而出,怒喝一聲:「匹夫安敢狂言!」刀光一閃,李暹甚至來不及反應,便被一刀斬下馬去。李別見狀,嚇得臉色慘白,驟然勒馬倒退,卻不慎摔下馬鞍。許褚毫不留情,衝上前再補一刀,雙雙人頭滾落地面。他提起兩顆血淋淋的頭顱,回到陣前獻給曹操。 0
 
曹操大笑著拍了拍許褚的肩膀:「子真,你果然是我的樊噲!」 0
 
*** 0
 
隨後,曹操親自整軍,命夏侯惇領兵出左翼,曹仁出右翼,自率中軍鼓聲齊響。三軍如狂潮般湧向李傕的陣地。 0
 
戰場上喊殺聲震天,刀槍劍戟交錯,鮮血四濺。曹操的士卒訓練有素,步步為營,迅速分割敵軍陣型。李傕與郭汜的士卒士氣崩潰,陣列潰散,大批士兵丟下武器四散奔逃。 0
 
曹操目光冷冽,拔出腰間寶劍,驅馬至前線,厲聲喝道:「莫放過一人,追擊到底!」 0
 
曹軍全力追殺,賊兵屍橫遍野,降者無數。李傕與郭汜狼狽逃竄,衣甲不整,仿佛喪家之犬,最終躲入深山,了無蹤跡。 0
 
 
夜幕低垂,洛陽城外,楊奉與韓暹的帳內燈火搖曳。兩人坐於案前,神情各異。楊奉緊握著酒盞,眉頭緊鎖,低聲道:「曹操如今立下大功,手握兵權,又深得天子信任。我們的處境……怕是不妙了。」 0
 
韓暹聞言,放下酒盞,沉聲回應:「你我都知曹操是何等人物。他表面謙恭,實則心機深沉,哪能容得我們分權?若再留於洛陽,恐怕早晚會成為他的眼中釘。」 0
 
楊奉冷笑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忿懣:「當初你我拼死護駕,才有今日局面,如今卻要被他挾制,這口氣如何能忍?」 0
 
韓暹沉默片刻,忽然提議:「不如趁現在曹操還未穩固,向天子請奏,以追擊李傕、郭汜為名,調本部兵馬離開洛陽,前往大梁駐紮。」 0
 
楊奉眼神微亮,但隨即皺眉:「此計可行,但若曹操發覺我等意圖,他會不會以此為由興兵相逼?」 0
 
韓暹斬釘截鐵地說:「若不早日離開洛陽,他要動手時,我等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到了大梁,兵力在手,就算曹操有異動,也不至於讓我們束手就擒。」 0
 
楊奉沉思片刻,終於點頭:「就按你說的辦。但奏章如何措辭,不能讓曹操察覺我們的意圖。」 0
 
韓暹冷笑道:「只說是為了徹底剿滅李傕、郭汜餘黨,追擊到大梁。此理由冠冕堂皇,曹操也無可奈何。」 0
 
*** 0
 
次日清晨,楊奉與韓暹進宮面見漢獻帝,神色恭謹地跪於殿下。楊奉開口道:「啟稟陛下,李傕、郭汜雖已大敗,然其餘孽尚未絕,臣等願領軍前往大梁徹底剿滅,還天下太平。」 0
 
漢獻帝聽罷,略一沉吟,目光中閃過一絲欣慰:「兩位將軍忠心為國,朕甚感安慰。既然如此,准奏!」 0
 
韓暹與楊奉大拜叩謝,轉身退出宮門,面上掩不住幾分輕鬆。他們清楚,離開洛陽的這一步,不僅是避開曹操的勢力,更是為自己尋求一線生機。 0
 
當他們的部隊拔營離開時,遠處的洛陽城在晨光中漸漸模糊,而他們的未來,則如同前路的迷霧般,隱藏著未知與凶險。 0
 
一日,漢獻帝遣使至曹操營中,召操入宮議事。天使到達時,曹操正在帳中處理軍務,聽聞通報後立刻起身迎接,拱手相請:「天使遠道而來,請入內稍作歇息。」 0
 
來人跨入帳內,舉止從容,眉清目秀,氣色紅潤,與當下飢荒四起的景象格格不入。曹操仔細打量他,心中暗想:「如今百姓流離失所,官僚和士卒皆面有菜色,此人卻面色紅潤,氣色甚佳,實在奇異。」 0
 
操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如今東郡大荒,人人為飢所困,敢問先生以何妙法得此佳顏?」 0
 
那人不慌不忙,拱手答道:「無他,只是清淡飲食三十餘年罷了。」 0
 
 
曹操聞言,暗自點頭稱奇:「先生能堅守如此,實乃難得。」隨即問道:「敢問先生尊姓大名,現居何職?」 0
 
使者答道:「某舉孝廉出身,原為袁紹與張揚從事,聞天子還都,特來朝覲,官封正議郎。濟陰定陶人,姓董,名昭,字公仁。」 0
 
曹操一聽,大喜,連忙避席,拱手作揖:「久聞董公仁之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他隨即命左右設宴,以示款待,又招來荀彧,特意安排兩人相會,共論時局。 0
 
酒宴正酣,忽有親兵來報:「啟稟丞相,方才有一隊人馬出營東去,似在趕路,不知來歷。」 0
 
曹操眉頭微蹙,放下酒杯,問身旁將領:「速去查探,此隊人馬是何方勢力?」 0
 
此時董昭從容開口,語氣平靜:「這定是李傕舊將楊奉與白波帥韓暹。他們不願與丞相同處,心生疑忌,故引兵往大梁去了。」 0
 
曹操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寒意:「難道他們以為我曹某容不下他們嗎?」 0
 
董昭搖頭笑道:「不過是鼠目寸光的匹夫罷了。明公英明神武,何須為這些小人動怒?」 0
 
曹操聞言,臉色稍霽,又問道:「李傕與郭汜二賊,遁逃山中,若得喘息,會否成後患?」 0
 
董昭舉起酒杯,輕輕一笑:「二賊如虎失爪,鳥折其翼,無人相助,彈盡糧絕,遲早為明公所擒,實不足為慮。」 0
 
曹操聽罷,仰天大笑,舉杯邀飲:「董公此言,實合我心!今日相會,真是天意。」帳內眾人飲酒談笑,氣氛隨著曹操的笑聲逐漸變得輕鬆,而曹操心中對當前局勢的掌控更添幾分信心。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