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烽火義途》 104: 第一百零四章
0%
墨書 Inktalez
翌日清晨,陽光灑滿徐州府,呂布帶著幾名隨從,身穿鎧甲,雄赳赳地踏入郡衙。他面帶微笑,聲音洪亮:「聞劉兄蒙朝廷封命,特來恭賀!」 0
 
劉備聽聞呂布到來,連忙吩咐:「快請入內。」片刻後,呂布步入大堂,劉備迎上前,抱拳行禮:「多謝溫侯厚意,請上座。」 0
 
呂布哈哈一笑,揮手道:「劉兄功勳卓著,得此封賞是理所應當,布特來賀喜,不敢僭越。」 0
 
正說話間,忽聽大廳外傳來一聲怒吼:「呂布,受死吧!」隨即張飛手持長劍,怒氣沖沖地闖入大堂。他目光如火,死死盯著呂布,大步向前:「呂布,你這反覆小人,今日我定要替天下除害!」 0
 
呂布見狀,眉頭一皺,站起身來,警惕地握住腰間方天畫戟,沉聲道:「翼德何故欲殺我?我與你劉家兄弟無怨無仇!」 0
 
張飛冷笑一聲,揚劍直指呂布:「曹操已告知我哥哥,你是無義之人,教我哥哥殺你。我張飛今日代我哥哥執行此事!」 0
 
劉備見狀,臉色大變,急忙攔在兩人之間,雙手壓低張飛的劍,怒聲喝道:「翼德,不得無禮!」 0
 
張飛不甘心地吼道:「大哥!這呂布三姓家奴,豈能容他繼續活著?他若留在小沛,必成後患!」 0
 
劉備皺眉,聲音低沉而嚴厲:「張飛,我劉備何時失信於人?呂布窮困來投,我若殺他,與小人何異?」他用力一揮手,將張飛推開:「退下,回營去!」 0
 
張飛怒氣沖沖地瞪了呂布一眼,拂袖離去。呂布面色陰沉,長戟未放,目光中透著一絲不安。他緩緩問道:「劉兄,今日此事,莫非真是曹操暗中指使?」 0
 
劉備嘆了一口氣,說道:「溫侯隨我入後堂,我有事相告。」 0
 
後堂內,劉備屏退左右,神情凝重。他從袖中取出一封信遞給呂布,低聲說:「曹操保薦我為徐州牧,卻暗中送來這封密信,要我……要我誅殺溫侯。」 0
 
呂布接過信,快速掃視。隨著字句映入眼簾,他的雙拳越攥越緊,眼中燃起怒火,但很快又被一層悲涼掩蓋。他將信重重地放在桌上,沉聲說道:「曹操此計,分明是要讓我與你反目成仇。他心思險惡,實非人臣所為!」 0
 
劉備一臉誠懇地看著呂布,語氣堅定:「溫侯,請放心。玄德豈能做此不義之事?劉備既然允諾庇護,便絕不會違背道義。」 0
 
呂布抬起頭,目光深沉,似有一絲感激閃過。他長嘆一聲:「劉玄德,我呂布雖然敗走至此,但仍知是非。曹操奸計雖毒,卻不及你之仁義。此恩,呂布記在心中。」 0
 
劉備拍了拍呂布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一絲勸慰:「曹操詭計多端,我等唯有彼此信任,才能共渡難關。」 0
 
夜色降臨,燭光搖曳,呂布滿懷感激地站在堂前,深深地對劉備拜了三拜,語氣誠摯:「玄德公高義相待,呂布無以為報。若將來有用得著呂布的地方,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0
 
 
劉備連忙扶起他,語氣真誠:「溫侯不必如此,天下多艱,彼此守望相助即可。」他拍了拍呂布的手臂,笑道:「今日天色已晚,何不留下與我共飲幾杯?」 0
 
呂布略一猶豫,隨即點頭,笑道:「既然玄德公有此盛情,呂布豈敢推辭。」 0
 
兩人推杯換盞,言笑晏晏,氣氛中竟無一絲劍拔弩張之意。直至深夜,呂布才起身告辭,帶著幾分醉意,搖晃著身子返回小沛。 0
 
*** 0
 
呂布剛走,關羽與張飛快步走進堂內。張飛一臉怒氣,劈頭就問:「大哥,你為什麼不殺呂布?這是個禍害,留著他只會有大麻煩!」 0
 
劉備見張飛怒火中燒,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語氣平靜但堅定:「三弟,你可曾想過,曹操為什麼要讓我們殺呂布?」 0
 
關羽微微皺眉,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大哥的意思是……曹操有別的用心?」 0
 
劉備點點頭,語氣變得深沉:「曹操心機深沉,恐我們與呂布聯手伐之,便以此計使我們自相殘殺。若我殺了呂布,徐州勢必大亂;若呂布得知此事,反而會先下手為強。我們兩敗俱傷,他卻能坐收漁翁之利。」 0
 
關羽聞言,輕輕頷首:「大哥此言有理。曹操此計毒辣,我等當警惕。」 0
 
張飛卻不服氣,猛地一拍桌案,聲音如雷:「可我就是看不慣這個呂布!他本就不是什麼好人,留著他早晚是禍患。大哥,我看今日就該一刀斬了他,省得夜長夢多!」 0
 
劉備看著張飛的怒容,語氣中多了一份耐心的勸解:「三弟,呂布雖然多次反復,但此時投奔於我,是因勢窮才來求助。若我此時殺他,豈不失信於天下?人無信而不立,為兄豈能做這等失義之事?」 0
 
張飛張口還欲爭辯,關羽按住他的肩膀,低聲說:「三弟,且聽大哥一回。仁義是我劉氏立身之本,豈能因私怨而棄之?」 0
 
張飛撓了撓頭,雖心有不甘,但也無話可說,只得悻悻地坐回椅上,滿臉不忿地嘟囔:「好人真難做!」 0
 
劉備看著張飛的模樣,笑了笑,轉頭望向關羽,語氣堅定:「曹操用心險惡,我等須步步為營,才能保全自己,亦保徐州百姓。」 0
 
關羽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大哥所言極是。既如此,便依大哥之策行事。」 0
 
燭光之下,劉備的目光深沉,似乎透過這簡陋的堂屋,看向了遙遠的未來。 0
 
 
曹操坐於書案前,手中把玩著剛送來的劉備回信,眉頭微微皺起。信中措辭恭敬,但言語模棱兩可,只提「容緩圖之」,對曹操暗中託付的密計隻字未提。他放下書信,問跪在面前的使者:「劉備如何回應?」 0
 
使者低頭稟報:「劉玄德拜表謝恩,款待周到,但對呂布之事避而不談。他言與呂布共守徐州,並未見有殺意。」 0
 
曹操聞言,輕輕冷笑一聲:「劉備果然假仁假義,不肯動手。」 0
 
他轉頭看向站在旁側的荀彧,語氣中帶著幾分不耐:「文若,『二虎競食』之計未成,現在該怎麼辦?難道就這樣任由劉備和呂布苟安於徐州,坐等他們尾大不掉?」 0
 
荀彧神色從容,向前一步,拱手道:「主公勿憂,此計既未成功,臣尚有一策,名為『驅虎吞狼』,必能讓劉備不得安寧。」 0
 
曹操聞言,眼神微亮,放下手中的書信,靠坐在椅背上,饒有興致地問:「此計怎施?」 0
 
荀彧微微一笑,侃侃而談:「袁術雄踞壽春,野心極大,一心想稱帝,與劉備素來不和。若我們派人去密告袁術,說劉備向天子上表,欲奪其南郡,袁術定會大怒,率兵攻擊劉備。而我們再借天子之名下詔劉備,命他討伐袁術,逼他與術大戰。」 0
 
曹操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果然妙計,讓劉備和袁術兩邊互相消耗,我便坐山觀虎鬥。」 0
 
荀彧輕輕頷首,語氣變得更加冷靜:「不僅如此,若劉備忙於對付袁術,徐州必定動蕩不安。呂布見局勢紊亂,定會心生異志,趁機奪權。屆時,劉備內憂外患,必無力自保,而我們可從容伺機而動。」 0
 
曹操聽罷,抬手拍案,大笑道:「好!就照文若之計行事!」 0
 
他當即下令,秘密派遣一名心腹使者,趕往壽春見袁術,傳遞假情報,挑撥關係。同時,又假借天子之名,頒下詔令,命劉備立即出兵討伐袁術。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