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淚 35: 第十五章(下)千里尋仇遇故交,寧遠大捷振軍威
0%
墨書 Inktalez
傍晚時分,林寧過了山海關,來到了寧遠城外。寧遠城的城門緊閉,估計是因為近期同後金的戰事緊張,所以城門到了晚上便會關閉。寧遠城的城外有一片楊樹林,林寧決定在樹林中過夜,第二天天亮再進城。時值初冬季節,北方夜晚室外的天氣非常寒冷。樹林中的楊樹葉基本已經掉落乾淨,只剩下少許枯葉稀疏地掛在枝頭,搖曳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清冷的月光透過疏葉斜枝照到了鋪滿殘枝敗葉的地面上。更顯現出北方初冬蕭索悲涼的景色。林寧裹緊了身上的衣衫,席地而臥躺在了一棵楊樹下。一隻孤雁發出陣陣哀鳴聲,它撲愣愣地穿過樹林,向遠方飛去。林寧睜開昏昏欲睡的雙眼,望向孤雁遠去的方向,隨着他慢慢地閉上雙目,一行淚水順着他的眼角滑落到了地面的枯葉上! 0
《天淨沙》 0
冬雁哀鳴陣陣,風起葉落瀟瀟,離愁別緒又現。日落宵深,孤吟獨伴冷月! 0
林寧睡到半夜時分,突然聽見樹林深處傳來了"沙沙"的腳步聲。此人的腳步聲極輕,林寧判斷這是一個輕功極高的人。他頓時睡意全無,縱身躍到了身邊的楊樹上,轉瞬間一名男子走過了林寧藏身的楊樹。月光中,男子的背影高大‌魁梧‌,腳步穩健。林寧看到了這個熟悉的背影大喜過望,他大聲喊道:"熊伯伯,熊伯伯,我是寧兒呀!"林寧從楊樹上跳了下來。那名男子快速轉身,只見他面容剛毅,雙目如夜空般沉穩深邃,正是熊延弼。林寧撲到熊延弼身上,抱着他失聲痛哭起來。熊延弼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林寧,也是驚喜萬分。原來自從廣寧、義州失守後,朝廷立即將王化貞抓拿進了監獄,暫時並未對熊延弼做出任何的處罰決定。但是隨着東林黨和閹黨鬥爭的白熱化,互相傾軋,勢同水火。在熊廷弼的問題上,東林黨採取了極端手段,通過顛倒黑白、匪夷所思的構陷之語,欲將熊廷弼和王化貞一同論死下獄定案。而閹黨卻將熊延弼視為是東林黨的人。閹黨通過與東林黨的殘酷鬥爭,試圖通過誣陷熊廷弼挪用遼東軍餉向楊漣行賄等手段,將熊廷弼置於死地。閹黨利用熊廷弼的案件,試圖置東林黨人於死地。其實熊延弼不屬於任何一個派別,他只是一名有能力的愛國將領。 0
首先,廣寧之敗直接的原因是王化貞過於自負,輕信蒙古人與投降努爾哈赤的降將李永芳,就連他的愛將孫得功也被策反了,打亂了明軍的部署,王化貞才是那位要負首要責任的人。其次,王化貞主張進攻,過於輕敵,不知努爾哈赤的深淺,屢屢受挫也不吸取教訓,這也是很大的問題;他主張的戰略部署過於分散,非常容易被後金的騎兵奇襲而逐一擊破;過於信任遼人,不設防,也經常吃虧,種種跡象表明王化貞軍事能力太差,對前線防禦危害很大。反觀熊廷弼,認識到後金的強大,主張防守的同時,積極利用明軍、遼人、高麗人三方面牽制後金;但同時謹慎對待遼人,注意奸細問題;準確預判了蒙古盟友不可靠,眼光獨到;主張將兵力集中於堡壘中的策略,被後來的孫承宗、袁崇煥提出的關錦防線所借鑑,這些都表明了他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而事實上熊廷弼也極少犯錯,在廣寧之戰失利之後,意識到蒙古確實不可靠,遼西之地將來會受到後金、蒙古兩面夾擊,而且後金的進攻策略一直都是打勝仗之後即掠奪人口遷徙到後方,所以此時熊廷弼將百姓護送到後方是很明智的選擇,避免這些人口充實後金。在封建時代攻城掠地不僅僅只是奪下土地,掌控這片土地的人口一樣重要。熊廷弼將人口遷走,後金得到的是無人區,實際收益很小。後金要麼派重兵駐守,要麼從後方遷徙百姓充實這裡。很顯然後者很不划算,萬一被明軍重新奪回來,後金反而損失了自己的本來的人口。而且熊廷弼走之前燒了很多東西,後金重建需要耗費很大財力,他們不一定肯出手。 如此一來,遼西之地成為一個緩衝帶,對大明的防守是很有利的。將來大明重新奪回遼西之地,或者進一步反攻,阻力也小很多。所以說熊廷弼在廣寧之戰之中的一系列行為都很冷靜睿智,處理得當,不應該將戰敗的責任歸咎於他,絕大部分責任應該是王化貞的。可惜的是,明熹宗朱由校昏淫無道,聽信饞言,欲將熊延弼和王化貞同樣論罪。熊延弼聽到風聲,急忙逃出遼東。 0
林寧聽完熊延弼講述了自己這幾年的遭遇,心痛到落淚。他忍不住罵道:"沒想到天啟皇帝糊塗昏庸到這種地步,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竟然迫害有功之臣。熊伯伯,寧兒真替您感到不值。"熊延弼嘆道:"這就是我的命呀,我熊延弼一生光明磊落,剛正廉潔,誓死保衛大明國土完整。至於是非功過,便留給後人評說吧!"林寧憤憤不平地說道:"可是您這樣一位有功之臣反而被誣陷,命運對您實在是太不公平了。"熊延弼笑道:"欲成大事者,必經歷無數風雨之路。健全的人格,都是亦正亦邪,豐滿的人生,基本上都是毀譽參半。寧兒,不信你看那些名貫古今的大人物,哪個不是菩薩心腸、雷霆手段,他們既有佛的慈悲,又有魔的執着,既要有嗜血的狼性,又要有高尚的神性。面對蒼生時他心懷悲憫,面對危險的時候,他要殺伐果斷。面對親人朋友的時候大善大愛,面對敵人的時候不擇手段。所以但凡任何一個厲害的人,他們的功過是非,我們都很難評說,或許只有交給後人去評判。"  熊延弼的睿智讓林寧心生敬佩。自從胡雪吟遠走東瀛後,他的人生進入了最低谷,身心受到了極大的創傷。在他最痛苦的時候,他先後遇到了三位治癒他傷痛和啟迪他人生的人物。一位是用竹筏渡他過河的世外高人老翁,一位是少林寺的禪智方丈,另一位便是能文能武的熊延弼。這幾位前輩高人的大智慧讓他如飲甘泉,清涼舒適。他感激地望着熊延弼說道:"熊伯伯,您的話讓寧兒猶如醍醐灌頂,受益終生。伯伯,聽我爹說您和我的親生父親喻建功是結義兄弟對嗎?"熊延弼驚訝地說道:"寧兒,林幫主把你的身世都告訴你了?"林寧點了點頭,然後將他這幾年的經歷都告訴了熊延弼。熊延弼在金陵恩澤幫曾經見過胡雪吟,他對這個冰雪聰明的女孩印象極好,聽聞胡雪吟去了東瀛的經過,熊延弼也為她和林寧有情人卻不能終成眷屬而感到唏噓不已。熊延弼問道:"孩子,你現在有什麼打算?"林寧說道:"熊伯伯,我這次到關外來就是想為我父母報仇,您能告訴我父母遇難的經過嗎?"見林寧提及此事,十八年前在廣寧閭山腳下發生的事情仿佛是昨天發生的事情一樣在熊延弼的腦海中歷歷在目。他對林寧詳細地講述了那晚驚心動魄的戰鬥經過。林寧聽聞父母遇害的整個過程,忍不住又落下了眼淚,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剛剛出生一天便成為了孤兒。這樣悲情的身世更讓他發誓一定要將出賣父母的陳濤碎屍萬段。林寧沉默了片刻說道:"如今後金已經占領了廣寧,我父母的墳墓還在廣寧,如果有機會我一定將父母的墳墓遷回金陵。"熊延弼說道:"寧兒此言極是,昨天我得到了一個消息,聽說努力哈赤正在招兵買馬,擴充軍隊,我判斷後金極有可能在這個冬天攻打寧遠城,朝廷現在正在通緝我,白天我進不去寧遠城,所以我想趁天黑去一趟寧遠城將這一消息通知袁崇煥,讓他提前做好防範工作。"林寧說道:"熊伯伯,我同您一起去寧遠城,順便我也想結識一下袁將軍。"熊延弼說道:"如此甚好,現在寧遠城中的守軍只有兩萬多人,正是用人之際,你足智多謀,可以助袁崇煥一臂之力。" 0
林寧將汗血馬留在了樹林中,他和熊延弼走出樹林,兩人將身體隱藏在寧遠城外東邊的一個小土包前,向城牆方向觀察了一會情況,一隊巡邏的隊伍從城牆角下走過後,兩人各自展開輕功躍上了五、六丈高的城牆。二更時分,城牆上的大部分守兵睏倦交加,有的已經打起了瞌睡,兩人均是輕功了得,動作極輕極快,就連個別清醒的守兵也沒看清城牆上掠過的人影,進入城中後,熊延弼帶着林寧悄無聲無息地來到了袁崇煥的指揮部。袁崇煥見到熊延弼,心中大喜。林寧見袁崇煥黑瘦矮小,貌不驚人。但是目光卻堅毅有神,顯示出他的精明睿智。熊延弼向袁崇煥介紹了林寧。聽聞林寧是原錦州守備喻建功的兒子,袁崇煥激動地說道:"早聽說喻將軍的英雄事跡,只可惜無緣相見,今日得以見到將軍的後人,真是幸會幸會呀!"林寧抱拳說道:"每一位誓死保衛家園的人都是令人敬佩的,在下今日能見到袁將軍,也是三生有幸。"熊延弼將打探到的後金將要攻打寧遠城的消息告訴了袁崇煥。袁崇煥說道:"屬下已於日前從西方購進了十二輛紅夷大炮,如果後金膽敢來犯,我等眾將士必會死守城池。"熊延弼說道:"如此甚好,老夫已將消息傳達給將軍,完成了我應該做的事情,寧兒,你留下來輔佐袁將軍,助他一臂之力,老夫返便告辭了!"林寧急忙問道:"熊伯伯你要去哪裡?"熊延弼嘆道:"如今朝延通緝我,我能去哪裡?只能是四海為家了!"林寧說道:"熊伯伯您哪裡都不要去,也留在寧遠城中吧!寧兒馬上給你易容,保證您易容後誰都認不出您的模樣!"熊延弼大喜說道:"對呀,老夫怎麼把你會易容術這件事情給忘記了!"隨即林寧從懷中掏出了膠木樹的膠脂等工具,將熊延弼易容成了一名普通士兵的模樣。 0
第二天,寧遠城門一開,林寧出城將樹林中的汗血馬帶進了城中。袁崇煥帶着熊延弼和林寧參觀了十二輛紅夷大炮和城內的防禦工事。熊延弼和林寧見袁崇煥率領軍民修繕城池,堅壁清野,清查內奸,部署紅夷大炮。明軍軍精神抖擻,士氣高漲,兩人心中備感寬慰。 0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發動六萬大軍,再次入侵遼東。大軍西渡遼河,二十三日,後金軍抵達寧遠,經略高第和總兵楊麟擁重兵於山海關,不去救援寧遠。 袁崇煥得知後,隨即寫下血書,與大將滿桂,副將左輔、朱梅,參將祖大壽,守備何可綱等將士盟誓,以死守城。袁崇煥一面堅壁清野,一面讓同知程維楧盤查奸細,通判金啟倧守護糧草,並傳檄給前屯守將趙率教、山海守將楊麒,如果有將士逃到這裡,可將其全部斬殺。 0
努爾哈赤自起兵以來,從未有過敗績,而且每一戰都是以少勝多。這次,他手握六萬精銳,以為拔下寧遠城,易如反掌。孰不料,遭到了袁崇煥等人的殊死抵抗。當時在孫承宗和袁崇煥的訓練下,在山海關一帶的士兵素質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工事也得到了修復和增加,袁崇煥將十二門「紅夷大炮」擺在城牆上,利用紅夷大炮朝後金騎兵猛轟,後金攻城四天卻依然被明軍阻擋在城外。努爾哈赤親自上陣指揮,帶領代善、阿敏、蒙古爾泰、皇太極。以及孫輩碩托、杜度、豪格、月明郡主等人前來助陣。後金官兵用楯車推着兵士,靠近城牆挖城打洞。袁崇煥親自帶勇士從城上用鐵絲吊火球順下燒後金挖城士兵。後金穴洞攻城,又遭失敗。城上施放紅夷大炮,炮打之處,一片火海,八旗官兵,死傷遍野。兵士搶運屍體,到遠處磚窯焚化。天晚,後金軍撤回大營。 0
第五天,後金一眾小將碩托、杜度、豪格等人騎着馬在寧遠城的南城門前挑信叫陣,林寧請求袁崇煥准許自己出城應戰。袁崇煥猶豫片刻同意了林寧了的請求。林寧手握日明刀、騎着汗血馬出了城門。豪格等七、八名努爾哈赤的孫輩將林寧團團圍在中間。這些年輕的小將有許多人從小便跟隨努爾哈赤南征北戰、東伐西討。北方遊牧民族對馬上的戰術極為精通。這些人除了豪格對林寧懷有懼意外,其他人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薩哈廉和滿達海、碩托、岳托、杜度等人同時舉刀向林寧砍來。林寧的日明刀橫掃過去,眾小將只覺寒光一閃,幾人的鋼刀同時斷裂落地。接着林寧左手按在汗血馬的馬背上,他以左手為支撐點身體轉動三百六十度橫掃一周,眾小將紛紛落下馬去。林寧隨即收身穩穩地坐在了汗血馬的馬背上。眾小將狼狽地退回到隊伍中。林寧一招橫掃眾小將,看得後金眾官兵目瞪口呆。努爾哈赤見狀在月明郡主耳邊低語了幾句。月明郡主點了點頭策馬來到林寧面前說道:"林公子多日不見,你的武功好像又長進了不少啊!"林寧說道:"托郡主的福,我有幸又得到了幾位前輩高人的指點,所以武功照比從前略有長進。"月明郡主"哦"了一聲,突然面色一沉揮劍砍向林寧,林寧低頭讓過,月明郡主的身體靠近了林寧,她小聲在林寧的耳邊說道:"把本郡主抓到寧遠城中去,我告訴你寶藏的秘密。"林寧吃了一驚,他無法判斷月明郡主說這句話的目的。他知道老謀深算的努爾哈赤絕不會告訴他藏寶的地點。努爾哈赤是想以寶藏做為誘餌,誘惑他上鈎。既然如此,自己不防將計就計,看看對方到底想要幹什麼?想到這裡,林寧手中的日明刀架在了月明郡主的脖子上。後金眾官兵見郡主被擒,將林寧團團圍在中間,卻不敢輕舉妄動。努爾哈赤命令後金官兵向後退去,不要誤傷了郡主。林寧將月明郡主擄入城中,袁崇煥見林寧的武功出神入化,有勇有謀,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心中大喜。 0
努爾哈赤下令攻城。袁崇煥下令對城外後金兵開炮。努爾哈赤沒有後退,在陣地上繼續指揮戰鬥。不料自己也被袁崇煥的紅夷大炮擊傷。後金軍隊拼命將努爾哈赤救回,傷重的努爾哈赤見寧遠城久攻不下,而自己的士兵又傷亡慘重,只有下令撤軍。寧遠之戰最終以明軍獲得勝利而告終。而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被明軍炮火擊中,導致重傷不治身亡。 0
一剪梅 0
鑼鼓喧天旌旗飄,刀槍如林,盔甲似海!連營陣外號角鳴。踔厲奮發 ,鬥志昂揚! 0
男兒本色保家國,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寧遠大捷振軍威,勢如破竹,銳不可當! 0
(第十五章完)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