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着那些反對的官員,一字一句地說道:「朕意已決,誰敢阻攔,殺無赦!」
嘉靖帝的眼中,閃爍着冰冷的寒光,他的話語中,透露着不容置疑的決心。他知道,這場改革註定會觸動許多人的利益,也會遭到許多人的反對,但他絕不會退縮,因為他要的是一個全新的,強大的大明王朝,而不是一個腐朽的,即將走向滅亡的王朝。
大殿內一片寂靜,大臣們被嘉靖帝的殺氣震懾,不敢再言語。他們知道,嘉靖帝已經下定了決心,這場改革,勢在必行。
「楊廷和!」嘉靖帝的目光,落在了人群中一直沉默不語的楊廷和身上。
楊廷和上前一步,躬身說道:「臣在。」
「朕命你為首輔,全權負責推行新政!」嘉靖帝的聲音,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
楊廷和心中一凜,他知道,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也是一項充滿風險的任務,但他沒有絲毫猶豫,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着嘉靖帝,說道:「臣領旨!」
====================
6
楊廷和雙手接過嘉靖帝遞來的聖旨,沉甸甸的重量壓在他的手上,更像是壓在他的心上。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看向嘉靖帝,「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厚望!」
嘉靖帝滿意地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他太了解這些老狐狸了,今日朝堂上的反對聲浪雖猛烈,卻也並非鐵板一塊。楊廷和為人正直,能力出眾,由他出面推行新政,最能堵住悠悠眾口。
「楊愛卿,朕知道推行新政阻力重重,」嘉靖帝語氣溫和了些許,「但你要記住,朕是你最堅強的後盾,誰敢阻撓,你只管放手去做,一切後果,由朕來承擔!」
「臣,叩謝陛下!」楊廷和再次跪拜,心中卻翻起驚濤駭浪。嘉靖帝這番話看似是給他撐腰,實則也是在敲打他,讓他明白,新政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楊廷和領旨後,沒有絲毫耽擱,立刻着手準備推行新政。他深知,想要破除舊制,推行新政,必先要了解民情,獲得百姓的支持。
於是,他微服私訪,帶着幾名隨從,輕車簡從,一路南下,深入民間,體察民情。他走訪田間地頭,與農民促膝長談,了解他們的疾苦;他進入市井街巷,與商販百姓攀談,傾聽他們的心聲。
「老丈,今年的收成怎麼樣啊?」楊廷和坐在田埂上,關切地詢問一位正在田間勞作的老農。
老農抬起頭,看見是一位衣着樸素,卻氣度不凡的陌生人,有些疑惑,「還行吧,托老天爺的福,今年風調雨順,收成還算不錯。」
「那就好,那就好。」楊廷和點點頭,接着問道,「老丈,您覺得現在朝廷的政策怎麼樣?有沒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老農聽到這話,放下手中的鋤頭,嘆了口氣,「這位老爺,你是不知道啊,現在這賦稅一年比一年重,我們這些種地的,一年到頭,辛苦勞作,到頭來,能剩下來多少,哎!」
楊廷和耐心地聽着,不時點頭表示理解。他知道,老農的話並非個例,而是大明朝無數農民的真實寫照。
在走訪的過程中,楊廷和發現,大明朝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兼併嚴重,官僚腐敗,百姓生活困苦。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這一切,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回到京城後,楊廷和將自己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想法,詳細地寫成奏摺,呈給了嘉靖帝。
嘉靖帝仔細地閱讀着奏摺,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他知道,楊廷和說的是事實,大明朝的問題,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
「楊愛卿,你說的這些,朕都知道了。」嘉靖帝放下奏摺,看向楊廷和,「朕相信你,放手去做吧,朕會全力支持你!」
「臣,謝主隆恩!」楊廷和心中感動,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他開始着手整頓吏治,改革弊政。他雷厲風行,罷黜了一批貪官污吏,提拔了一批有才幹、有抱負的年輕官員,為推行新政掃清了障礙。他還改革了稅收制度,減輕了農民的負擔,鼓勵商業發展,一時間,大明朝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然而,楊廷和的改革,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他們開始暗中阻撓,甚至對他進行惡意中傷。
一天,楊廷和正在書房批閱奏摺,管家突然來報,「老爺,宮裡來人了,說是有急事求見。」
楊廷和心中一驚,放下手中的奏摺,連忙說道,「快,快請進來!」
====================
finish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