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鬧!」
端王府正堂中,一面相清雋,眉眼風流的中年男子居中而坐,怒聲斥道。
化名王桓的趙桓,如同一隻小鵪鶉般縮着脖子,低頭不語。
他旁邊陪坐着兩名女子,一個長相端嚴秀麗,另一個卻是長得極為美艷。
那秀麗女子板着臉,斥道:「你這個當大哥的,就這麼照顧妹妹的?」
那美艷女子臉色也是不好,但卻沒做聲。
那中年人正是端王趙佶,面相端嚴的女子則是端王妃王氏,也是趙桓的生母,另一長相美艷的女子卻是小丫頭趙福金的生母劉氏。
趙桓屈膝跪下,低聲道:「母后教訓的是,孩兒甘領責罰。」
「母后,不怪大哥,是我纏着他要去的。」
小丫頭趙福金不知道什麼時候溜了進來,搶着跪在趙桓身旁。
一直沒吭聲的劉妃此時終於出聲道:「你這個惹事精,怕不又是皮癢了!」
小丫頭身子一哆嗦,端王妃雖不是她的生母,但性格溫和,對她卻是極為寵愛,反倒是她的生母劉妃對她頗為嚴厲。
那中年人原本怒氣勃勃,此時見小丫頭兩眼含淚,可憐巴巴的跪着,心中便是一軟。
嗔道:「你嚇她作甚。」
說着起身上前拉起小丫頭,順手抱了起來。
「福金,嚇壞了吧?」
小丫頭點點頭,又搖了搖頭。
「父王,饒了大哥吧。」
中年人按了她鼻子一下,說道:「你倒是講義氣。」
小丫頭皺了皺鼻子,道:「咱們行走江湖,自然是義氣當先,那才是好漢子。」
中年人聞言愣了下,隨即哈哈大笑,端王妃也是莞爾,劉妃嗔道:「什麼亂七八糟的,哪聽來的。」
「是那個耍棒的夸史大哥的。」小丫頭說道。
「哦,是那個叫史進的少年嗎?」趙佶笑眯眯的問道。
小丫頭點了點頭,看三人臉色緩了下來,小丫頭也活躍了起來。
「父王,你不知道,史大哥可厲害了。當時我只眨了下眼,那銅鑼就飛過來了,那銅鑼離我的眼睛就只有一根頭髮絲那麼近。但史大哥兩根手指這麼一捏,便像捏蒼蠅一般夾住了它,然後史大哥把那銅鑼隨後一甩,「啪」那銅鑼就扣在了那潑皮的臉上,把他打了個滿臉花,不過史大哥的手也被劃傷了,流了好多血......」小丫頭小臉通紅,已經開始編故事了。
雖然之前趙桓已經說過了,但此刻由小丫頭嘴中再說出來,趙佶仍感到一陣後怕。
這可是他最寵的女兒,沒想到竟然差一點就天人永隔。
劉妃更是心驚膽戰,她受寵於趙佶,除了自身條件出眾外,倒有一大半的原因在子女身上,如果趙福金真有個三長兩短,那可真的是要了她的命。
端王妃見趙佶臉色又沉了下來,忙插口道:「嘿,左一個史大哥,右一個史大哥,叫你大哥都沒這麼親。」
小丫頭難得的羞紅了臉,摟着中年人的脖子,埋在他的肩頭。
趙佶臉色稍緩,見趙桓還跪着,臉一板道:「起來吧。」
果然女兒和兒子的待遇不一樣。
經過小丫頭這麼一打岔,趙佶也冷靜了下來,他倒是對事後趙桓的處理甚為滿意。
當時如果趙桓讓人出手,搞不好落在有心人眼中,便是禍端。
「那個史進,是哪家的子弟。」趙佶沉吟了下問道。
「孩兒已讓人調查過了,與蘇學士府上沾些親,祖上據說是漢杜陵侯史恭那一支。」
「哦,想不到還是王族之後,家世倒也不俗。」劉妃聽了倒是有些意外,原本以為只是一普通的江湖少年,沒想到居然還是世家子弟。
不要小看這個出身,傳承千年的世家大族,自有其底蘊,哪怕只是個農人,也高人一等。
要不劉備都窮的賣草鞋了,介紹自己時,為什麼總是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呢,這就是人的名樹的影,出身的重要性。
「這史進可有功名在身?」端王妃聽趙桓這麼說,也是好奇的問道。
「聽聞他愛武成痴,不喜讀書。」趙桓規規矩矩的答道。
「哦,那倒是有點可惜了。」趙佶皺了皺眉,他雖然也喜歡一些運動,但只是嬉戲而已。
更何況大宋一貫以文御武,武人地位不高。
趙桓猶豫了下,方說道:「兒臣觀他談吐文雅,倒不像個粗魯武夫,或許傳言有誤。」
小丫頭聽幾人說起史進,便豎起耳朵聽着。
聽趙桓如此說,忙道:「對啊對啊,史大哥可斯文了,我幾次諷刺他,他都不生氣,而且他心地特別好,還自己掏腰包給那個耍棒的看病......」
至於那些錢有一半是史進搜刮那些潑皮的,小丫頭自然是選擇性無視了。
端王妃聽了微笑點頭,道:「這少年倒是心善。」
「對了,史大哥還會看病,那人胳膊掉了,史大哥用手一提一拉,那人的胳膊就好了,那個王教頭都贊他醫術高明呢!阿娘,你不是有腰痛的毛病嗎?可以讓史大哥給你看看啊,說不定一下就好了。」
小丫頭一說起史進便是眉飛色舞。
劉妃唇角帶笑,雖然是孩子話,但仍心中一暖。
她生小丫頭的時候傷了身子,腰部總是隱隱作痛,陰天下雨更是難受,沒想到小丫頭倒是惦記着這一點。
她對史進自是極有好感,但卻不相信他醫術有多高明,她這個毛病請宮裡的御醫看了幾次也不見好,只是開些調養的藥慢慢吃着調理罷了。
「這少年倒不失赤子之心,說得我啊,都想見見你的這個史大哥了。」趙佶笑着捏了捏趙福金的鼻子。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