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賓客麵色精彩紛呈,但更多的是疑惑,李靖這個人早年還是有點名氣的,但如今他都三十多了,還是一事無成。
李建成家世名望自身無一缺陷,更重要的是還有太子的寵信,未來必為朝廷柱國要臣,這是眾所周知的,否則左仆射也不會讓他與幾位部堂坐在上麵。
這樣的人物,竟然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拜李靖為師,他們怎麽都感覺不太對勁。
那李靖真有些本事,籠絡用之便是了,何須如此。
李建成自然是考慮好了,他經過這段時間,也已經得出結論,他在軍事上的天賦並不是太高,尋常將門子弟的水準。
而與二郎相比,遠不如矣,因而他需要一個堅定的能幫他在軍事層麵抗衡二郎的存在,縱觀天下,或許也隻有李靖可以做到。
這樣考慮後,李靖在政治方麵的缺陷反而是優勢,沒有缺陷的李靖與二郎就沒什麽區別了,他怎麽敢將自己的兵馬交由他執掌呢,如此兩人互相依賴,倒是最好的了。
俗話說,與人結交貴在雪中送炭,就如當年韓信在擊敗龍且之後,項羽派遣武涉策反韓信。
韓信回複曰:“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話不用,故背楚而歸漢。”
“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我背之不祥,雖死不易!”
李建成自可以解衣推食,但現在還不能給李靖上將軍的尊位,更沒有數萬眾兵馬可以任其縱橫天下,因而他目前能拿出的最大誠意,便是尊之為師。
李靖看著躬身靜待李建成,他感覺自己眼前出現了兩條岔路,一條是靜靜等待時機證明自己,隻是目前看來還是沒有什麽希望的樣子。
另一路卻是好似坦途,他知道隻要點頭,憑李建成的影響力,他很快就可以嶄露頭角,上陣統兵,一展平生所願。
隻是需要與眼前的人結為師徒,往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但好似也沒什麽可遲疑的了,他已經三十三歲了,還能有多少天年能供他虛度呢?
李靖鄭重的點了點頭,聲音有些發澀的應道:“好!”
李建成鬆了一口氣,抬頭對著楊素道:“那麽便沒有師長坐在下麵,而我高坐的道理了,請左仆射容吾師上坐,建成居後侍立。”
楊素的麵龐有些微微抽搐,他覺得自己就不該過壽,這下李建成是如虎添翼了。
“好。”
李建成躬身避讓,請李靖坐到了坐榻上麵,左右分別是禮部尚書和京兆尹,李靖從沒想到,自己是這麽坐到這個位置上的。
然後招手要來一盞茶敬上,李靖喝下後隻感覺如烈酒一般火辣辣的順著喉嚨流入五髒六腑中,一股勁兒翻上來,讓他頭腦都有些昏沉的感覺。
因為這對師徒的緣故,眾人的心思都在他們身上,交頭接耳中左仆射楊素的壽宴並沒有如預想中的那般歡快熱鬧,早早的便散了場。
李建成與李靖出門上了車駕,直奔一處清淨的酒肆,這裏甚少接待外客,是李建成約見心腹的地方。
請李靖坐下後,李建成再次敬茶,但李靖接過後沒急著喝下去:“郎君若隻是想幫我一把,那麽我便謝過了。”
“師傅覺得沒有可以教我的嗎?”
“我或許有,但不一定能教的會。”
“這個建成自然知道。”
李靖看了眼皇宮的方向迷茫道:“我真不知道你這樣待我能得到什麽,以你如今的作為,便是不善兵事也不會有什麽影響。”
“請師傅飲茶吧。”
既然已經定下,李靖也不在糾結,喝了一口後讓李建成坐下,兩人對坐沉默片刻後,李建成道:“楊素向來不喜我師徒二人,太子目前也更仰仗他,而且太子麾下也並不缺將帥,領兵征戰之事尚需一個合適的時機。”
“因而我暫時隻能幫師傅將官職升上一二品,不知師傅是想去往哪個衙門?”
“都可,你看著辦吧。”李靖有些木然,他從正九品到從七品,耗費了十多年的光陰,而現在,好似隻需要飲盞茶的功夫。
沒有過多的說什麽,片刻後便讓李孝恭親自送他回府,而李建成則是直奔東宮而去。
李建成在路上命仆從買了十條臘肉送去李府,這也是拜師的禮節,束脩總是不該免的。
他去東宮順通無阻,但李靖卻是被坊門前的車馬堵的差點回不去家了,一問竟然還都是要去給他家送禮的。
李靖下了馬車後,那群人紛紛圍了上來,不乏方才在楊府的賓客,他們親熱的叫著:“恭賀李公喜得佳徒。”
“李公果然是不凡之輩,這不時機一到,便有青雲助力,必是要鵬程萬裏!”
“李公…”
“李公…”
好在李家也有不少仆從,在夫人張氏的指揮下,將李靖迎回府中,然後才開始待客。
除了一些逢迎之輩,獨孤家竇家蕭家都有厚禮送上,李靖府上十幾年未曾有這麽熱鬧了。
而在東宮,楊廣好奇的問道:“那李靖真有這麽大的本事?竟讓你拜之為師,孤還真有些好奇了。”
“侄兒相信自己不會看錯,叔父可不能搶人,侄兒還指望能從是師傅身上學到本事,將來好以武勳光耀門楣呢。”
因為李建成素來顧全楊廣的大局,因而叔侄兩關係正是最親密的時候,楊廣笑道:“好好好,那你不趕緊去學本事,還來此欲要何為呢?”
楊廣現在並不在意什麽李靖,無非是個會領兵打仗的,他麾下什麽時候缺武夫了,都多的要按排資論輩輪流去領軍立功。
李建成也沒客氣,拱手求道:“叔父明知故問,侄兒的師傅怎麽也不能屈居殿直之位,還望叔父能抬一抬。”
楊廣顯然今日無事,打趣了李建成許久才應下翊師將軍之位,是散號將軍沒有什麽實際的職權,但好在列屬正六品。
而且楊廣也暗示了,總不好一口氣提太多了,免得朝野異議,暫先如此,往後有戰事立功再行加官授職。
……………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