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大唐 108: 第109章
0%
墨書 Inktalez
    第109章 糧草 0
 
    大軍如何不歸他管,李建成招來諸多官吏,仔細的安排了供給後勤的任務,又與眾士族商議,聚集了涿郡僅存的青壯,擴建了倉庫糧倉。 0
 
    雖然眾多官員都隨著天子六軍陪著皇帝禦駕親征去了,但還是有不少民部官員留在這兒,負責協助他組織運糧供給輜重。 0
 
    這些日子以來,大家已經是極好的朋友了,每次民部官員報上來的損耗,雖然有些不妥之處,但李建成說幾句還是會簽收。 0
 
    今天也是一樣,李建成皺眉道:“今日本該運抵的三路糧食都被劫了?” 0
 
    民部侍郎黑著臉:“一路是走汴水而來,被一夥兒名號為瓦崗的賊人劫走了,一路陸運,剛過雁門關就被馬匪劫了,還有一路是運糧官造反,領著民夫落草為寇。” 0
 
    李建成放下筆道:“偶爾三路丟一路,甚至兩路丟一路,我都可幫你們在陛下麵前遮掩,現在大軍剛出征,三路糧草就全丟了,這有點說不過去了。” 0
 
    “哎,您也知道,現在天下盜賊群起,我等也沒有辦法呀,唯請郎君高抬貴手。” 0
 
    “我這手可沒少抬起,從沒有難為過你們,國事艱難需要我們共克時艱,但你們越來越過分了!” 0
 
    民部侍郎有苦難言,原先他們是沒少貪汙,可這次卻是一粒糧食都沒見到,想貪也沒機會伸手呢。 0
 
    但對李建成他們也沒膽子發脾氣,隻能是一個勁兒的辯解求情,但謊話說道了自己都沒有底氣,李建成最後道:“無論如何,半個月內,伱們要把兩路糧食補上,否則陛下追查起來,誰都沒有好下場。” 0
 
    戶部侍郎也知道陛下剛走就出這樣的事,就算李建成幫他們遮掩,也是很容易東窗事發,因而隻能應下。 0
 
    但走之前還是忍不住道:“多謝郎君,但這次確實與我們無關啊。” 0
 
    李建成沒有說話隻是擺手讓他趕緊滾去補糧食,你們沒貪我還能不知道,這三路糧食都被我吃下了。 0
 
    這件事要比預想的容易,因為實在是太混亂了,皇帝聚集了天下兵馬,又將文武百官都隨身帶著走,導致地方兵力不足,各級衙門找不到主官,處處都是一團亂麻。 0
 
    匯聚在涿郡的官吏將校們,望著能供應幾百萬人的糧草輜重,怎麽可能不想要伸手撈一點,你撈一點我拿一點,誰都別多嘴。 0
 
    皇帝也不是沒想過要徹查,但稍一查就發現牽扯的人實在太多太多,而大戰在即,也不能因為這件事動搖士氣,便隻能暫且忍氣吞聲,想等到大勝回來後清算。 0
 
    顯然皇帝是過於樂觀了,莫說是李建成,軍中已經有很多人不看好此戰的結果了,偏偏怎麽上諫皇帝都是無動於衷,甚至更加偏執。 0
 
    若是皇帝如願勝了,那自然是證明了自己雄才偉略非常人可比,但若失敗了,那多年積攢下的威嚴,也就要被扯落下來了。 0
 
    李孝恭走進來遞上書信,是翟讓的筆跡,裏麵寫著的看似是家仆報告家中近況的話,實則是早就商量好的暗語,不僅是根據他的消息截胡了糧船,還順勢在周圍郡縣揚名。 0
 
    已經有不少豪紳地主與他接觸,最有名的一個便是離狐豪紳徐世勣,問詢李建成是否要接納。 0
 
    <div class="contentadv"> 0
 
    還一封書信是杜威的,也就是他那兩千精兵的統領,是李建成從死人堆裏救出來的猛士,沈光都過不了十回合,而且還是在他沒有用盡全力的時候。 0
 
    那批糧草也被他順利截下了,就藏在安樂郡的一處村落當中,哪裏原本的百姓已經不知逃亡何處去了,他們占據下來做了落腳之處,招攬了不少奚人契丹人,有了這批糧草,很快就能壯大為三千餘人的精騎。 0
 
    ……… 0
 
    楊廣率部出征,可還沒與高句麗交戰,率部出南蘇道的左侯衛大將軍段文振就因水土不服而病重了,臨終前上表:““臣以凡庸微賤之身,幸逢盛世,承蒙陛下榮寵信重,欲廢寢忘食,效犬馬之勞,以報答國家大恩於萬一。 0
 
    但臣養身無方,今要含恨於九泉,有些肺腑之言訴於陛下,竊見遼東高氏小醜,未服嚴刑,勞陛下遠降六師親勞萬乘。 0
 
    夷狄多詐,深須防擬,口陳降款,毋宜遽受,水潦方降,不可淹遲,唯願嚴勒諸軍,星馳速發,水陸俱前,出其不意,則平壤孤城,勢可拔也。 0
 
    若傾其本根,餘城自克;如不時定,脫遇秋霖,深為艱阻,兵糧既竭,強敵在前,出後,遲疑不決,非上策也!” 0
 
    也就是勸皇帝不要想著不戰而屈人之兵了,他們投降不過緩兵之計,一定會反複,現在水位下降,應該堅定的進兵攻打,若是不能打下平壤,被他們等到雨季,我們就很難功成了。 0
 
    信剛送到皇帝手中,後麵就有人追上來稟報,說段文振已經病逝軍中了。 0
 
    皇帝看完遺表後麵色沒有變化,隻是下旨追封其為光祿大夫、右仆射、北平郡開國侯,諡號則是讓楊玄感與禮部眾人趕緊商議出來。 0
 
    但段文振的話顯然並沒有改變皇帝的心意,他還是堅定的認為,高句麗上下隻眼看見他的百萬雄兵,便會誠惶誠恐的投降。 0
 
    他並不擔心段文振收所擔憂的那些事,他隻擔心如何防止將領貪功冒進以及如何有秩序地接受敵軍的投降。 0
 
    他特意沒有在二十四路大軍中設統帥,讓他們平級互相牽製,有事必須稟報皇帝決定,不得擅自開戰。 0
 
    另外還設立了受降使者,承詔慰扶,不受各路大將節製,平時與將軍是平級關係,如果將領不接受投降,那麽慰撫使還可以節製他。 0
 
    軍中將領得知了段文振的遺表後,都覺得很有道理,尤其是各軍主將,他們現在處處都有製約,根本不能完全掌控麾下將士。 0
 
    紛紛上表請求皇帝在他們中間設立一個主帥,這樣協調起來才能發揮大軍的力量,可皇帝左思右想也沒有一個人,值得他信任托付百萬大軍的。 0
 
    …………… 0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