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押糧
除了麥鐵杖外,尚有虎賁郎將錢士雄、孟金叉等大批將士當場力戰身亡,付出如此代價,可也還是被打退了,並未能如願渡過遼河。
宇文愷脫衣解冠膝行到皇帝禦帳前:“罪臣無能,請陛下誅之,以告慰諸將魂靈。”
內宦領其入內,裏麵站著不少官員,上麵還隱隱傳來哭聲,略微打量竟發現紅著眼睛抹眼淚的竟然是皇帝。
“鐵杖誌氣驍果,夙著勳庸,陪麾問罪,先登陷陣,節高義烈,身殞功存,興言至誠,追懷傷悼,宜賚殊榮,用彰飾德,追贈光祿大夫之職,追封宿國公,諡號武烈!”
“吾皇聖明。”
宇文愷更是感覺自己死路一條了,隻是將頭死死的貼在地麵上,盼望能念其日之功,不要牽連他的妻兒。
楊廣看著跪伏的宇文愷也有些糾結,殺一個工部尚書確實能交代此次失利了,但想想觀風行殿及東都洛陽,就又舍不得了,人才難得啊。
何況,雖然先戰失利,但將士們確實勇武,並沒有畏怯,如今更是因同袍之死而哀,此時隻當鼓舞之。
皇帝將宇文愷貶黜,然後備下重金派人去將麥鐵杖等人的屍首贖了回來,士氣大振,兩天後修造好兩座足夠長的浮橋,順利渡河斬首萬餘,乘勢兵圍遼東城。
…………
李建成在涿郡接到旨意,要他親自押運糧草至前軍,當民部侍郎運籌糧草之事,這有些不合乎常理,但李建成也隻能奉旨,手握天下兵馬的皇帝陛下,就是這世間的真理。
“我也隨你過去吧。”
李靖有些按耐不住了,雖然官職品級上來了,也沒人敢於當麵笑話他,可說到底,他還是沒有在戰場上證明過自己。
“師傅,恕徒兒直言,您去了也沒有領兵的資格,就算能領兵,一舉一動也都要等待旨意,勝了便是陛下英明神武,敗了便是你無能。
此戰因有陛下,必敗無疑。”
李靖沉默片刻道:“建成,我已經四十有二了。”
李建成聞言也是一時默然,若是尋常人便罷了,李靖這一身縱橫無敵的本事,硬生生熬了半輩子,從沒有酣暢淋漓的施展過。
“不遠了,挽天傾救世匡民。”
師徒倆在一起八九年了,因而有些事李靖也發覺出來不對,可為時已晚,天下人都知道他們倆是同進同退的師徒,背信棄義能得到什麽呢?
而近年來的一切也確實如其當年所說的一樣,如此的神異也讓人震撼。
“我將涿郡軍政事宜都委托給您。”
“好。”
留下李孝恭輔佐後,李建成就押著一批糧草直奔前軍,沿途也遭遇了幾次想要劫掠的馬匪,漢人突厥人高麗人雜混,但見識到李建成親衛的悍勇後,他們就知難而退了。
事實上他們大多時候都是搶不到的,除非是早就定好歸屬的。
李建成押著糧草趕到遼東城外,與糧官交割好糧草,然後就去拜見皇帝。
入禦帳後李建成參拜,而皇帝的第一句就是:“你與始畢小兒互通書信,都說了什麽呀?”
“不知。”李建成誠懇的回答道:“臣在其信後,隻寫了這兩個字,然後便打發去回去了。”
見皇帝依舊用森嚴的目光看著他,李建成神態平穩的繼續解釋道:“臣與其相識,是在隨陛下北巡突厥時,往後便沒有往來了,也不知為何,他竟突然寫信威逼利誘,希望臣說出不忠之言。
<div class="contentadv">
臣乃大隋臣子,自然不會與其多言,因而兩字便將其打發了。”
“既然清清白白,為何沒有立刻稟報與朕知曉。”
“陛下親征高句麗乃當務之急,而突厥向來隻是頑瘴痼疾,臣是想等陛下等大勝高句麗後在進言稟報。
到時陛下攜大勝之威。一道旨意便可勒令其來朝,再行分化之策突厥便四分五裂,難成氣候了。”
楊廣麵色稍微緩和,但還是嚴厲道:“往後不許擅作主張,隻要與突厥可汗有關之事,必需立刻稟之!”
“臣知罪,必當謹記!”
李建成俯首帖耳一臉的乖順,皇帝也就收斂了怒氣,其實他也是不信李建成會與始畢可汗有什麽勾結,隻是敲打一下這等隱瞞不報的行為。
敲打過後,皇帝又順嘴安撫了幾句,誇他供給後勤糧草及時之類的話,李建成這時候牙口更緊,回答便是諸如仰賴陛下之德臣不敢居功之類的話。
方向是領導指的,思路是領導給的,遇到困難是領導協調解決的,哪裏有我的尺寸之功呢?
最後李建成是捧著禦賜的美酒出來的,還有二百名高句麗奴隸作為賞賜。
皇帝沒有放他回去的意思,說是高句麗不日就可克定,因而讓他也跟著見證一番,當然隻能是千恩萬謝了。
出來後正欲尋人安排個營帳,什麽身份就要要求什麽樣的待遇,他自然不可能去住押糧官的小帳篷。
剛走出禦帳範圍不遠,就見王義追了出來:“仆聽聞聖諭召您前來,便安排了處營帳,就離著此處不遠。”
李建成拱手笑道:“那建成便不客氣了。”
王義欣然道:“您應下,才是給仆臉麵呢。”
這時楊玄感走上前道:“好不容易攔住了那些人,沒想到還是被王內監搶先一步了。”
王義拱手道:“仆能做的也就這些了,還望楊尚書莫要搶了。”
“好好好,我那邊已經烤好了羊肉,咱們過去吧。”
“仆就不去了,陛下這邊還要伺候。”
李建成再次拉住王義的手謝過,然後讓李謹隨著一旁的內侍去收拾營帳,然後隨著楊玄感過去,一路趕來確實沒吃到幾口熱乎的。
楊玄感道:“我隔壁營帳才收拾出來,看來是不能鄰近而居了。”
李建成笑道:“王內監一片好意,總不能拒絕。”
“也是,他們是最記仇的了。”楊玄感道:“無妨,左右攻克遼東城後,我們也要入城而居了,到時再說。”
李建成當然不會拒絕,畢竟要漁陽郡上穀郡繼續這般聽話,還要倚仗楊玄感。
…………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