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野心
楊玄感低垂著頭,生怕李建成發現他歡欣鼓舞的神態低聲自語道:“到時候若有達官顯貴振臂一呼,社稷危矣啊。”
李建成似是不經意間:“陛下對我等關隴貴戚確實是有些苛待了,總是想提拔山東士族和江南士族。”
是啊是啊,關隴一直被打壓,山東士族雖有提拔,但大體上還是屈居關隴之下,弄的雙方都不滿意。
隻有江南士族廣受皇帝恩惠,也有不少人身居高位了,但他們手中卻是沒有多少兵權。
如果皇帝陛下真按照建成所說的錯招頻出,那他不僅是報仇有望,自家甚至可以更進一步,以楊代楊。
楊玄感抬頭直視李建成,聲音都因為激動而高昂了起來:“建成…”
李建成問道:“兄長有何事?”
“沒什麽,隻是在擔心陛下會不會動怒。”
楊玄感還是按耐住了直接坦言拉攏的想法,現在還是太早,何況李建成也是太過顯貴,他還真沒什麽好許諾的。
人家什麽也不幹也能繼承唐國公的爵位,要拉攏許諾,總要往上吧,郡王親王的他倒是並不吝惜,隻是他現在自己都隻是國公,怎麽好空口白牙許諾王爵。
往後幾天一如既往,甚至都沒有原先那般盡力攻城了,三位主將提心吊膽,雖然覺得李建成所言很有道理,但畢竟是關乎身家性命,由不得不多思多慮。
但幾天過去了,皇帝莫說降罪,便是問都不問一句,這其中的意味也就昭然若揭了,顯然他們做對了選擇。
在李建成的帶領下,他們上奏請罪,兩位將軍隔了幾天還特意弄了箭傷,消息傳過去後還得到了陛下的嘉獎,於是五人開始輪番負傷。
在一種詭異的氣氛下,大軍就這麽被區區一座遼東城阻攔住了,而皇帝依舊是與眾多使臣歡宴作樂。
………
所有人都在等待第三路大軍的捷報,而已經快要逼近高句麗都城的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卻發現自己的大軍出現了重大問題,糧食沒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出征前每個將士都分發了足夠百日消耗的糧食,現在才不到兩個月,怎麽可能沒了?
說!是不是有人貪墨了糧草,本將軍立刻斬了他!”
副將黑著臉回答道:“將軍,山路不好走,東西太多太重,下麵的士卒趁著安營紮寨的時候,偷偷把糧食都埋在地裏了。”
由於他們這條戰線上的山路極為崎嶇,後方根本供給不上糧草,於是隻能讓將士們自行帶著被服、糧草、甲仗和兵器。
山路本就難行,各個背著如此負重,體弱的要死要活,偏偏宇文述還曾下令“丟棄軍備物資者,斬!”
身強體壯又老實的自然奉命,可體弱又愛偷奸耍滑的,便認為糧食這麽多,自己的沒了找兄弟們蹭一蹭,總能回去。
而且大概率也等不到他們到平壤,皇帝陛下便已經攻下平壤了,他們就得直接班師回朝了,於是就偷偷摸摸埋藏糧食。
正所謂,當所有人都抱著投機取巧的心理時,災難就已經慢慢在發生了。
<div class="contentadv">
誰能料到,皇帝被攔在遼東城,水師也已經失去了戰鬥力,最終竟然真的要靠他們這支繞遠路的部隊去攻打高句麗都城。
但那些投機取巧的人也沒想錯,他們這一路輕便的到了這裏,而主將確實也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餓死,更不可能斬了他們,法不責眾。
隻能下令收繳所有人的糧食,開始統一押運分配,投機取巧者洋洋得意,安分守己者深恨自己沒出息。
渡過鴨綠江後,宇文述與另外幾路大軍匯合,雖然名義上是同等級,但宇文述在沒有皇帝的情況下,就是實際上的主帥。
正準備進兵卻聞擊敗了來護兒的高句麗新晉宰相乙支文德攜帶眾多金銀財寶前來,說是希望能夠和談。
宇文述是個極為貪財的人,已經到了如此地位,卻還能做出為了錢認眾多商賈為義子的事情,可見其人。
他一見那些金銀財寶眼睛就花了,而右翊衛大將軍於仲文則是趕忙勸道:“應該擒下此人,押解至禦駕,聽由陛下發落,更是斷了高麗王一臂。”
但撫使、尚書右丞劉士龍則是反對道:“陛下有旨意,既高句麗表露誠意,欲要投降請罪,怎可擒拿之,何況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我天朝上國,怎能在蠻夷麵前而失禮義!“
於仲文急切道:“此人不是尋常使臣啊,這是高句麗的柱國之臣!”
劉士龍用手指點著於仲文道:“汝欲抗旨不遵邪?”
沒有人有這個膽子,於仲文也同樣,皇帝用這麽多年的時間,已經將自己的文臣武將都篩選好了。
加上乙支文德在宇文述麵前唯唯諾諾,口稱一定回去勸諫國主臣服大隋,向大隋天子請罪。
於是乙支文德被扣留了三天後,還是順利的離開了宇文述的大營,馬不停蹄的往都城趕。
而宇文述和於仲文也開始後悔起來,便瞞著劉士龍,派人去追乙支文德,想要將其詐回營中。
但為時已晚,乙支文德根本不予理會,他已經得到了想要的消息,不枉費他冒險深入虎穴,隋軍如此勞師遠征,不僅內部失和,竟然還已經開始缺糧,天佑我高句麗!
…………
楊玄感和李建成在前軍如魚得水,論弓射在軍中也是數得著的,也隻有寥寥幾人比他騎射更準,而楊玄感就更猛了,猶如霸王在世,威蓋三軍,騎戰無十合之敵。
現在遼東城也就是每天做做樣子的攻一攻,時間一久將校們也都看明白了,雖然他們不太清楚是為了什麽,但總也不妨礙他們放鬆了下來。
而軍中能放鬆的也就那些事,楊玄感是刻意放下身段,而李建成是從來如此,加上總有些故舊,便都相處的極好。
李建成也發現軍中雖偶有貧賤之家出身的猛將,但九成五的將校幾乎都是高門士族出身,尋常士卒的作戰素養也很低,幾乎就是剛放下鋤頭的農夫,府兵製的缺陷顯露無疑。
………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