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大唐 130: 第131章
0%
墨書 Inktalez
    第131章 猜忌 0
 
    李建成幹脆的回答讓幾人稍稍驚訝,心中也是安穩了許多,平時還好,越到時候越能感覺到李建成的份量。 0
 
    這本也是試探,若李建成應下來,代王也會想辦法拒絕,然後命人圈禁李建成,等陛下回來在做分說。 0
 
    實在不敢想李建成若是在長安振臂一呼響應楊玄感,或是領著長安的精銳與楊玄感大軍合流,那才是天大的禍事。 0
 
    李建成繼續道:“不僅是我,長安目前合適的將領中,有許多都是在楊素麾下效力的,這樣的人應該想辦法避開。” 0
 
    他對著代王楊侑拱手道:“此時最合適的人選莫過衛尚書,請殿下明鑒。” 0
 
    刑部尚書衛文升也是當仁不讓的對著代王道:“楊玄感既然決意攻打洛陽,憑他的兵力,定然是沒有能力再分兵攻打長安了。 0
 
    而誠如李郎君所言,楊素昔年數度作為大軍統帥,這時候大軍兵權絕不能輕易委任之,還是老臣親自領兵而去最為妥當。” 0
 
    作為總掌大權的人,衛文升既然下了決斷,除非他公然造反,否則代王楊侑也是攔不住他的。 0
 
    何況皇帝臨行前便吩咐楊侑,要以師禮對待衛文升,不能輕易違背。 0
 
    楊侑點頭道:“那就依尚書所言而行。” 0
 
    衛文升並沒有感激李建成的舉薦,而是在擔心這是不是故意將他支出去。 0
 
    於是看著李淵父子道:“我知貴父子正在丁憂守孝,但正逢社稷顛沛,陛下未歸殿下尚幼,我身為長安留守,有些事也是不得不做了。” 0
 
    李淵麵上沒有什麽表情:“無陛下旨意或者代王殿下的命令,回府後絕不擅出亦不見客,衛尚書也可派人看管。” 0
 
    衛文升搖頭:“老夫想請唐國公隨我一同馳援東都。” 0
 
    其餘人都閉上了嘴低下了頭,沒有去看李淵父子,唯有代王楊侑則是緊緊的盯著李建成的表情神態,似乎是想看出點什麽。 0
 
    李淵麵色難看道:“衛尚書,我自幼喪父,是家母含辛茹苦將我養大,她老人家才去世數月,你就要讓我拋下守孝的禮製隨軍出征?” 0
 
    衛文升歎了口氣躬身拱手道:“在其位謀其職,負其責盡其事,陛下臨行前將長安和代王殿下交給老夫,老夫今日便要做個惡人了。” 0
 
    這對父子必須要分開,互相為質才算妥當,李建成畢竟與楊玄感交往甚深,還是帶著李淵合適。 0
 
    韋義節趕忙緩和關係道:“雖說百善孝為先,但自古以來都是金戈之事不避,舍孝盡忠是也,今時便是如此啊。” 0
 
    代王楊侑也在舅舅的示意下說道:“等皇祖父回來,本王必定請皇祖父補上奪情旨意,使國公忠孝兩全。” 0
 
    李淵看了眼兒子,知道這件事不是光憑孝道就可推拒的,若是死活不肯走,衛文升多半會直接將他們囚禁在宮中。 0
 
    “承蒙衛尚書看中,某便隨軍馳援東都,吾兒建成,你回府後務必安分守己,守在靈位前替為父守孝。” 0
 
    “兒遵命。” 0
 
    <div class="contentadv"> 0
 
    李建成對著父親行禮後,麵色平淡的轉過臉向衛文升問道:“不知尚書對建成還有什麽吩咐嗎?” 0
 
    衛文升知道這是徹底得罪唐國公府了,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擔君之憂,又何懼哉! 0
 
    “請郎君遵照汝父之意。” 0
 
    李建成點點頭對著代王楊侑恭敬的行禮道:“殿下,雖料想楊玄感那逆賊並無分兵之可能,但事關社稷,總要多做準備,正在修繕城防的十萬民夫,應當暫時充軍整訓,以備萬全。” 0
 
    看到舅舅和刑部尚書都點頭,楊侑也就應下了此事。 0
 
    隨即衛文升就拉著李淵去調兵準備出發了,李建成自己回到府內,安撫了母親妻子及弟弟們,然後再次緊閉府門,不見外客。 0
 
    ………… 0
 
    洛陽城下,楊玄感親自舉行祭祀招魂,魂帆上赫然寫著裴公弘策,也就是一路且戰且敗,硬生生送了楊玄感七千青壯及兵甲的河南讚治裴弘策。 0
 
    原來裴弘策敗逃回城後,便與洛陽留守樊子蓋起了衝突,根本原因也在於對洛陽防務的指揮權之爭。 0
 
    樊子蓋能力出眾,曆任邊塞窮苦地域的太守,能文能武,是皇帝親自提拔的親信,但他有個很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家世不顯,原先也並未在朝任職。 0
 
    屬於一朝得誌,驟降的東都留守,因而自然沒有什麽門生故吏姻親朋黨可言,沒有這些也就意味著縱然身居高位,也並沒有相應的權威。 0
 
    因而哪怕裴弘策是敗軍之將,但也依舊有的姻親故舊幫他脫罪,並支持他主持出麵主持大局,河東裴氏就是如此顯赫。 0
 
    但出乎意料的,樊子蓋下了狠心,直接命左右當場殺了裴弘策。 0
 
    皇帝多年以來還是收攏了不少忠臣義士,在這危難之時,他所信任的臣子,都為了他的江山社稷,不惜得罪高門顯貴。 0
 
    裴弘策就這麽死了,當然有人替他說話,並斥責樊子蓋公報私仇,但一見樊子蓋還要大開殺戒,國子祭酒楊汪等人隻能叩首求饒。 0
 
    畢竟樊子蓋欽命的留守大臣,可以對他陰奉陽違,但正麵抗衡他,除非越王楊侗發話,但與代王楊侑一樣,皇帝臨行前也囑咐過他,要以師禮對待樊子蓋,聽從信重。 0
 
    於是樊子蓋強硬的握住了洛陽大權,開始安排防守事宜,立刻傳召周邊的郡縣籌兵來援,並重新調整了守城將士,嚴令他們絕不可擅自打開城門,有行跡詭異者,可先斬後奏。 0
 
    楊玄感和樊子蓋的應對讓關注局勢的所有人都看在眼裏,樊子蓋的舉措讓他們想起了皇帝,也是這般輕賤貴戚性命,一言不合便喊打喊殺。 0
 
    楊玄感的舉措就好很多了,祭祀招魂完畢後,楊玄感對著麾下將士們道:“我身為上柱國,家累钜萬金,至於富貴,無所求也。” 0
 
    下方的軍士們都點頭,出身弘農楊氏,先楚國公上柱國尚書令的嫡長子,富貴本是他天生的宿命。 0
 
    楊玄感望著眾人真的升起一股為民請命、再造山河的豪情:“今不顧破家滅族者,但為天下解倒懸之急,救黎元之命耳! 0
 
    …………… 0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