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末路
楊積善上前抓住兄長的臂膀道:“我也想念父親了,大哥帶著弟弟一起去見父親吧。”
楊玄感伸手抹來弟弟臉上的血淚鼻涕:“你忘了我原先說的話了?我是絕無生路,但父親的血脈楊氏的名望,難道你就要絕之?”
“去吧,謹小慎微的活著,你要比我難,苦了伱了。”
李子雄冷哼一聲拍馬就要離去,但楊玄感突然拔刀脫手,鋒刃瞬息之間貫穿了李子雄的胸膛,他跌落下馬,指著楊玄感死去。
親衛跳下馬將其頭顱砍下,用其衣服包好,楊玄感笑道:“哪有人空手上門求庇的,吾弟尚有我楊家的底蘊,法主隨我一場,李子雄的首季便是我最後的饋贈了。
你莫要怪我,我也是有心而無力,終是沒能實現你我的壯誌啊。”
李密到了如今麵色才緩和一點:“你確實不是明主之才。”
兩人相交多年,這時候也沒什麽尊卑上下可言,楊玄感也是苦笑道:“法主,有些事在你看來簡單,是我左右徘徊耽誤時機,但真到了哪個位置,你才知道,太難了。
好了,我們也別再耽擱了,來世再會吧!”
楊玄感振奮精神越上馬背:“兒郎們,隨我攻入弘農,回家!”
“萬勝!萬勝!”
這隻自黎陽就久經殺戮的大軍,好似才知道了自己的目的地,洋溢著殺氣洋溢著一種大無畏,就這麽馳騁而去了。
雖然弘農郡太守必定會阻攔,雖然弘農的兵力遠超這隻殘兵,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們一定會送自己的主君,回到他希望死去的地方。
楊繼善已經崩潰了,李密強拉著他避讓到另一邊去,小心的隱藏好。
他們的軍服本就與隋軍的一模一樣,因而隻是把區分的東西取下,便裝作傳令斥候回返,很快就尋到了李建成的大軍。
兩人不敢暴露身份,但也知道尋常兵卒是沒有資格接近李建成的,而身份高的又很容易認出他們。
因而隻能在營外,尋了個最尋常的值守小卒,將李子雄的首級交給他,並告知這個首級的身份,讓他通傳大將軍。
那小卒聽完又見他們一個文弱一個有傷,當即拔刀就要殺了他們倆,好吃下這份功勞,遮遮掩掩,一猜便知這兩人多半是叛軍,還可能是李子雄的親衛,總之是殺了他們也沒人給他們叫屈。
但楊積善和李密,再如何也是弓馬嫻熟,區區一個剛放下鋤頭不久的小卒,又如何是他們的對手。
李密捏著他的喉嚨:“走過去大喊有人獻李子雄首級給大將軍,我在此張弓,你若膽敢亂言,我便先射死你!”
多大功勞賠上命就不值了,那小卒被拿下後,被貪欲蒙蔽的心智也清明了許多,因而拚命點頭。
被放開後依舊是腿腳發軟,聽著身後弓弦被拉開的聲音,更是嚇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有人獻李子雄首級給大將軍!有人獻…”
兩人現在臉上都有泥巴,李密對著楊積善道:“趴在地上別抬頭!”
果不其然,很快聲音就引來了一群人,李密放下弓也趕忙趴了下去,但手裏還是舉著那個首級。
那小卒見自己安全了,連忙指著他們道:“這兩人是叛軍,是叛將李子雄身邊的親衛!”
李密粗聲喊道:“我們倆殺了李子雄,特來給大將軍獻功,我二人與右曉衛大將軍有舊,特請通傳!”
<div class="contentadv">
趕來的將校也是起了貪念,但聽完就不敢動手了,首先就是自己手底下人不能保證不多嘴,消息傳出冒功事小,殺了大將軍故舊事大。
他揮手讓人去通傳,然後就要命人去將兩人先拿下搜身,怎麽也不可能說什麽信什麽。
但見那兩人依舊沒有抬頭的意思,頓時感覺不對,不對就得多想,然後便不再動了,不動就不會錯。
李建成接到消息也是頗為意外,又問了兩句後便命自己的親衛去領人過來。
李密知道來人必是李建成的親信,因而等他近前低聲道:“我們的臉不能見人。”
那親衛統領沒有說話,但也沒弄掉他們臉上的泥垢,隻是搜身檢驗了有無兵器,然後便由得他們低垂著頭,此時天黑月暗的,倒也算是安全。
很快就一路到了中軍大帳,李建成此時正在寫給皇帝的請罪奏書,沒能劫殺楊玄感,這就是罪過,不論皇帝是否在意,他該請罪的不能免。
兩人在李建成麵前自不用遮掩,但也不由得開始羞愧,三人原先身份是差不多的,如今死生都在對方一念之間。
李建成一眼就認出了二人,對著那親衛統領道:“挑兩個可信的出來領功。”
“諾。”
李密聞言就知道李建成是不準備將他們交給皇帝了,但想想近來所經曆的,不由得哀從心起,默默垂淚,楊積善更甚。
李建成見狀也不看他們倆,揮筆寫著自己的,隻是在最後一段加上,蒙陛下威德,叛軍人心潰散,今有棄暗投明者,獻李子雄首級於帳前。
很快,親衛統領便又領著衣服相同麵上也都是泥汙身形也與楊李兩人相似的青年進來。
李建成放下筆道:“該交代都交代清楚,莫要留下差錯。”
李密當即就將準備的身份告知,並將方才在營外的事情也詳細說了清楚。
兩人又問了許多,然後才對著李建成跪下等候吩咐,李建成道:“憑此功,皇帝怎麽也會封賞個六七品的官職,赴任後一定要小心謹慎!”
“諾!”
然後那兩人就出去了,楊李又換了一身不一樣的甲胄,這才簡單的將臉上的泥垢洗去。
“我這裏不能留著你們倆,積善,我會安排人送你去遼東,法主,我…”
李密擺擺手:“我此行隻是為了楊玄感最後的托付,你隻要送我出關既可,我會自謀生路。”
李建成也沒什麽意外的:“看來跟隨楊玄感一場,是讓你有了新念頭。”
“為人謀主,終不如自己做主,若還念及舊交,便不必再勸了。”
………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