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救駕
很快雁門郡下屬的四十一座縣城就被攻克了三十九座,隻剩下雁門郡城和崞縣,郡中處處都是突厥人的身影,郡城下更是無邊無際,此次始畢可汗發動的兵馬粗略也有三十餘萬。
就在皇帝心急如焚的時候,蘇威又稟報了一個壞消息:“陛下,城中的糧食隻夠大軍二十日的吃用,再省也難撐過一月。”
縱然是郡城,一下子湧進來十多萬人,再加上原有的軍民,糧草不夠那是必然的事情。
皇帝就算再怎麽不知兵也清楚,始畢可汗三十萬大軍,便是長安洛陽立刻派兵並召集天下兵馬來救援,路上就要耽誤許久,趕來後也不定能戰勝始畢可汗。
“所有糧食先供給守城的將士,其餘人包括朕都要減少吃用,那些無用的人,不必給糧!”
無用的人自然是在說僧道百戲之流,這些皇帝走到哪都要帶著的人,竟然迎來了這樣一個結局。
如此十餘日,突厥人依舊是日複一日的攻城,皇帝連援軍的影子都沒瞧見一個,而軍心士氣也接近崩盤。
這也就是皇帝在這兒,而隨行護衛的兵馬又是驍果軍,否則麵對如此攻勢,早就開城投降了。
眾臣見如此情景,隻能勸皇帝親臨城牆鼓舞士氣,皇帝在皇後的勸慰下勉強振作,可剛登上就見一道銳矢飛來,好懸射中了他。
皇帝連退數步幾欲昏厥,再不肯上前一步,隻能由蘇威傳旨:“守城有功者,無官者授予六品之職,賜物百段,有官以次增益!”
皇帝退回行宮又讓人去傳令:“眾將士努力擊賊,隻要能保全社稷,不必煩憂富貴,朕必不使有司弄刀筆破汝勳勞!”
皇帝的許諾還是成功鼓舞了軍心,眾將士皆踴躍,晝夜拒戰,死傷慘重。
軍心士氣尚可,但皇帝卻是徹底崩潰了,他抱著小兒子趙王楊杲痛哭流涕,直哭的雙目腫脹連話都說不清楚了,文武官員都目瞪口呆。
我們因你一意孤行,牽連淪落到如此境地都還沒哭,你身為天子,竟然作婦人狀,這這…
宇文述趕忙解圍道:“末將願率數千精騎,護陛下衝出重圍!”
蘇威皺眉:“城守則我方尚且還有餘力,輕騎乃突厥人之所長,陛下萬乘之主,豈宜輕動,若有閃失,該當如何?”
皇帝沒有說話,但不說話也就是一種拒絕,而其餘官員也立刻道:“不若據堅城以挫其銳,坐征四方兵使入援。”
虞世基也立刻表示不能輕舉妄動,還是多賞賜將士鼓舞士氣等待救援吧。
隻是逃亡倉促,大多數珍寶都已經被丟棄,想要厚賞也難了,皇帝隻能多加許諾。
內史侍郎蕭瑀又建議道:“突厥之俗,可賀敦預知軍謀,可賀敦義成公主以帝女嫁外夷,若無我大隋為後援,她自己也難以在突厥立足,應該立刻遣派使者去求援。”
昔年漢高祖白登之圍時,也是靠著賄賂匈奴單於的閼氏才得以保全,有先例在,皇帝自然沒有意見,立刻安排精銳騎兵突出重圍送信。
…………
在得知皇帝被圍危在旦夕後,各郡援軍晝夜兼程匯集在雁門郡的邊上,與突厥兵馬對峙,因兵力明顯處於弱勢,而不敢進兵交戰。
隻能等待其餘較遠的援兵前來,漸漸的兵馬越來越多,開始嚐試與突厥交戰,但觸之即敗,他們疲憊之軍,如何能勝過以逸待勞的突厥兵馬。
但隨著長安洛陽的援兵趕來,情況稍有緩解,隻是依舊到不了郡城。
<div class="contentadv">
因各路兵馬都是自發趕來,並沒有明確的主將統帥,大軍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從江都趕來的王世充蓬首垢麵悲泣道:“我等怎能眼見陛下危機而惜身,此刻正是盡忠的時候啊。”
王世充官職不算顯赫,但此人能這麽快從江都趕來就可見忠,聽聞他一路未曾解甲,夜裏也直接睡在草上,因而眾人也沒有喝斥他。
王世充當然不是皇帝的忠臣,他隻是覺得皇帝應該死不了,因而故作姿態罷了,見眾人都見識到了,他也不再說話,隻是哭泣。
而站在屯衛將軍雲定興身後的李世民突然開口:“始畢敢舉兵圍天子,必謂我倉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晝則引旌旗數十裏不絕,夜則鉦鼓相應,虜必謂救兵大至,望風遁去。
不然,彼眾我寡,若始畢悉軍來戰,我軍必不能支。”
這是個好辦法,但不是誰都有資格在這裏出主意的,畢竟皇帝要是沒死,那麽這便是實打實的功績,眾人望去,一個英俊的少年,但並不眼熟。
北海郡守皺眉問道:“汝是何人?”
李世民應道:“某乃唐國公嫡次子李世民。”
唐國公李淵的兒子,右驍衛大將軍李建成的弟弟,按理來說自然是有資格說話的,甚至他們還要捧幾句,憑他的身份,什麽都不做也該分口肉吃,何況確實是個好主意。
但那是以前了,沒看帶他來的雲定興都沒有幫著說話,而是任由他自己道明身份,顯然不是他的靠山,隻是礙於情麵帶他進來。
“黃口小兒,這裏沒有你說話的份,出去!”
“嗬,汝兄乃是如楊玄感一般的逆賊,伱不在府中等候發落,竟然也敢到這裏,我看你是與突厥有勾結。”
李世民十六歲了,自然不是小孩子,麵對眾人的排擠並沒有絲毫反應,但也沒有再開口的意思。
皇帝雖然礙於兄長率大軍孤懸在外,不能下旨鏟除唐國公府,但已經派遣禁軍監視,家族安危懸於一線。
他此來便是試著看能否立下救駕之功,緩解家族的危機。
其餘人則是準備換個說法,將這計策改為自己的,眾人用目光交流,吃了這口肉可不能搶別的了。
就在這時進來的人道:“朝廷什麽時候定了我的謀逆之罪?是陛下的旨意,還是你信口胡說!”
眾人大驚,但都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李建成大步入內,他的麵上有幾道傷痕,甲胄也有明顯的破損,進來後虎視四方,方才還指責李世民的官員立刻縮起了腦袋。
他怎麽來了?
誰都沒想到李建成會來救皇帝,朝廷雖然沒有明旨,但皇帝的態度再明顯不過,若是李建成膽敢回中原,必然是要尋個理由殺掉的,五馬分屍也不足為奇。
………………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