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太上
蕭家是很低調的,哪怕是身為後族,家族中人仕途顯赫,也依舊是不顯山不露水,但當今陛下膝下隻有三子,兩個出自蕭皇後,最小的出自蕭嬪。
這裏麵若說一點問題都沒有,恐怕是不太可能,皇帝可不是什麽清心寡欲之人,帝女這些年也有不少,可唯獨皇子,就真的都是蕭氏女所出。
也就說,若是大隋的江山社稷傳承下去,那麽蕭氏必然會從後族轉為皇帝的母族。
蕭氏雖是亡國,但內在並無損傷,朝中大臣都融入到了大隋,分立在南方各郡當中,梁朝最後一帝蕭琮,更不是什麽昏君暴君,因而蕭氏對他們的影響依舊很大。
李家是關隴核心家族,勢力多在北方,南方正是他們最欠缺的區域,因而若有蕭家的全力支持,毫不客氣說,社稷神器已經有五成把握歸屬李家了。
這可是開源建製家姓傳國的偉業,能直接有五成把握,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因而李淵才會許下如此重諾。
何況蕭氏本就是他家三書六禮明媒正娶來的媳婦,將為母儀天下也屬天經地義。
蕭琮感受到了李淵的誠意,但他為女兒外孫考慮,也顧不上得罪他,沉吟片刻還是問出了那關鍵的一句:“公可欲登基為帝?”
小到一家一姓,大到一朝一代,總要有個最後做決定的那個人,若是有多個,那必然就要陷入內耗當中。
李淵現在才五十歲而已,尚且年富力強,若無意外,並有心坐天子位,起碼還能坐天下十幾年,十幾年的變數就太多了。
蕭琮自己也是當過太子做過皇帝的,很清楚到了那個位置,父子之間的感情很難抵得過權柄之爭,而太子天然又要弱勢與皇帝。
李淵當然是想的,沒有人不想當皇帝,因而沒有立刻答應,而蕭琮也沒有催促或者威脅,兩家本就是事實上的姻親,再沒有更好的選擇對象了。
但在這件事上,又有天然的矛盾,蕭琮在意的是他的女兒能否當上皇後,外孫能否繼承帝位,這全在李建成的身上,從這裏算,李淵就是最大的變數。
曆朝曆代,能有幾個嫡長子順利繼承皇位的,這與他們賢能與否沒有什麽關係,甚至越是出眾,就越是容易遭到皇帝的打壓。
兩人對坐飲下一盞茶,李淵才歎息道:“蕭公當年被迫退位,是何等感受?”
“自是痛不欲生,但為了家族故,不得不忍耐之。”
“哈哈,李淵搖頭笑道:“說來可笑,我李家尚未得天下,我也未曾坐到龍椅上,竟也好似已經感受到那等苦痛了,宛如剖心剜肺。”
但李淵很快就正色起來:“為了家族,為了我李氏的大業,當讓賢與吾兒。”
蕭琮滿意的起身拱手:“太上皇亦是大福德者堪配,同樣貴不可言。”
“先定長安?”
“先定長安!”
……………
我兄征遼東,餓死青山下,今我挽龍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饑,路糧無些少,前去三十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煙草,悲損門內妻,望斷吾家老。
安得義男兒,焚此無主屍,引其孤魂回,負其白骨歸。
<div class="contentadv">
淒涼幽怨的歌聲將龍舟上的皇帝驚醒,派人去查才得知,這是纖夫們所傳唱的。
“陛下,臣已經命人訓斥過他們了,必不敢在打擾陛下安寢。”
皇帝目光幽幽的看向了遠處,他在大業元年和六年都曾如今朝這般出巡江都,元年的時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一路上楊柳依依,旌旗獵獵,千古功業就在一念之間。
大業六年下江都時,他修運河立科舉,營建東京征吐穀渾,拓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之疆土,征林邑征契丹征流求,北巡威蓋突厥稱聖人,西域諸國來朝,那時候是何等的豪氣無雙。
而今,卻是灰溜溜的拋下天下逃去避禍,楊廣看著江水說不出話,想死又怕死,真是老了呀。
皇帝直至天明才回去歇下,午時到了汜水,奉信郎王愛仁就冒死上表,勸諫皇帝回返長安重定天下,皇帝沒說什麽,隻是下令將其斬首。
龍舟行至梁郡,地方鄉老前來攔駕“陛下若遂幸江都,天下非陛下之有!”
皇帝殺了鄉老,一路上他自己都數不清殺了多少大隋的忠臣義士。
終於到了江都,但宇文述病倒了,而且很嚴重,數日就到了彌留之際,三子上奏後都圍在床榻前。
宇文述對著長子宇文化及道:“你應該死在我之前,那便是天幸,哎,往後你好自為之。”
然後對次子宇文智及道:“你素來頑凶,陛下看在我的麵子上,尚且留伱性命,往後靠你兄長,難矣,你當常思自保之策。”
最後對三子宇文士及囑咐:“你要離這兩個遠點,便是他們要死了你也莫要出手,好生保全自己,傳承家族血脈,為父在九泉之下亦當謝你。
天下局勢至此,這山河落入誰手尚不可知,但若李建成能從突厥返回,那麽天意或許就要落到他身上了,我記得你與他交情尚可,可前往投靠之。”
三人叩首哀泣,宇文述旁的不說,對子嗣那是極為寵溺的。
很快得到消息的皇帝也派王義過來探望,其實就是問還有什麽記掛的事情。
宇文述強撐著最後一口氣道:“化及,臣之長子,早預籓邸,願陛下哀憐之。”
言盡而逝,王義回宮稟報,皇帝歎道:“吾不忘也。”
皇帝為宇文述這個積年老臣罷朝,並贈司徒、尚書令、十郡太守,班劍四十人,轀京車,前後部鼓吹,諡號為恭,特令黃門侍郎裴矩祭以太牢,鴻臚寺監護喪事。
另對宇文化及三人奪情,特晉封宇文化及為右屯衛大將軍,宇文智及為將作少監宇文士及為鴻臚少卿。
宇文家的風光顯赫並未因宇文述去世而衰減,因而化及智及兩兄弟哀傷了幾日後,便又開始在江都玩樂起來,甚至撿起了父親昔日的路數,開始收商賈為義子以斂財享樂。
……………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評論 0 則